王愛民
“政黨學習力”及學習型政黨建設
王愛民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寧波315211)
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黨和國家在新世紀面臨新問題新任務而提出的時代要求和戰(zhàn)略目標。建設學習型政黨的關鍵在于提升政黨學習力。政黨學習力是一種組織學習力,是政黨學習動力、毅力、能力的合力。政黨學習力的積累和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政黨建設的重要戰(zhàn)略。因此,必須從戰(zhàn)略的角度審視和提升政黨學習力。
中國共產黨;學習型政黨;政黨學習力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第一次以中央全會決定的方式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之后,在黨的各次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反復指出,要按照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要求,全面推進黨的建設。那么,什么是政黨學習力?其內在要素包括哪些?中國共產黨該如何提升自身學習力?對于這些問題本文作些探討。
政黨學習力是衡量一個政黨學習能力和效果的重要指標,系統(tǒng)而全面地把握政黨學習力的內涵,對探索如何提升政黨學習力具有重要意義。探討“政黨學習力”的內涵,必須辨別黨員學習、黨員學習力、政黨學習、政黨學習力這四個概念。只有清晰辨析這些概念的異同,才能深刻把握政黨學習力的內涵。
“學習”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學習”指“通過閱讀、聽講、研究、實踐中獲得知識或技能?!睆V義的“學習”是指一個人從外界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整理的全過程。“學習力”泛指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學習的動力、毅力和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按照主體分類,“學習”可分為個體學習和組織學習,“學習力”也可分為個體學習力和組織學習力。
如果說黨員學習是個體學習,那么,政黨學習是組織學習。個人學習就是個人獲取知識及技能的過程。這里的知識及技能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技術和操作性技能,即實施某種行為的能力;二是理解力,即對各種經(jīng)歷在概念上的理解進行描述的能力。組織學習是關于有效地處理、解釋、反應組織內部的各種信息,進而改進組織行為的過程。
個體學習力指學習成果轉化的能力,是人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總和,這種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更新自我、推進創(chuàng)新和變革社會的效果上。組織學習力是指組織內部的各成員在組織所處的環(huán)境、面臨的情況以及組織內部的運作、奮斗的方向等方面,通過對信息及時認知、全面把握、迅速傳遞,達成共識,并作出正確、快速的調整,以利組織更好地發(fā)展的能力。
黨員學習力是黨員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多種形式和手段獲得知識,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速度和帶領群眾學習的能力,主要體現(xiàn)為黨員獲取信息、改造自我、創(chuàng)新工作等能力。政黨學習力是政黨作為一個整體為適應環(huán)境的新變化新挑戰(zhàn),對各種內外信息的認知、互動和反應的能力,實現(xiàn)政黨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皩W習力”在指向組織時,往往以“強弱”來表示。政黨學習力既表現(xiàn)在獲取知識能力的強弱上,又表現(xiàn)在通過學習來提高政黨執(zhí)政能力的強弱上;既體現(xiàn)在從書本和實踐中學習知識的能力強弱上,又體現(xiàn)在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的能力強弱上。
政黨學習力不是黨員學習力的簡單綜合或疊加,而是一種整體學習力,整體不僅大于部分而且大于部分之和。盡管如此,我們不能忽視兩者的內在關聯(lián)。一方面,政黨學習力在一定程度上通過黨員學習力在政黨學習系統(tǒng)的多因素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進行促進或抑制,政黨學習力的提升有助于黨員學習力的增強,可促進黨員獲取信息,優(yōu)化黨員知識結構。另一方面,黨員學習力是政黨學習力的基礎。只有黨員個體學習力得到提高,政黨學習力才能得以提升。黨員也會給相對獨立于政黨要求的學習環(huán)境帶來偏見和限制。比如人們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人們進行社會活動的行動理論必然會被帶到組織中來。
“學習”和“學習力”兩者聯(lián)系緊密。政黨學習是提升政黨學習力的前提和基礎。黨員加強學習,有助于提高自身學習力,進而提升政黨學習力。同樣,政黨學習力是在政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分析、綜合、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創(chuàng)新能力。政黨在實現(xiàn)政黨目標過程中的學習,有助于促進政黨學習力的提升,是衡量政黨學習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直以來,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黨的學習和學習力的提升。積累許多豐富的經(jīng)驗和做法。一方面,重視思想建設,著眼于提高政黨的學習動力和毅力。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這是毛澤東建黨思想的主要內容和主要特點。通過思想建設,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化為自覺學習的動力和毅力。另一方面,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著眼于提高政黨學習的實踐能力。我們黨歷來重視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不囿于書本的條條框框,把學習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工作、和當前中國急需解決的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提升學習型政黨建設水平。
政黨學習力是一個政黨系統(tǒng)對各種內外信息的認識與反應的敏感度。提升政黨學習力有助于促進政黨獲取、加工、處理和儲備大量信息,推進政黨的持續(xù)發(fā)展。政黨學習力是一個復雜系統(tǒng),內容豐富,結構嚴謹,是政黨學習的動力、毅力、能力的合力。
1.學習動力:政黨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政黨學習動力主要包括學習需要、學習目的、學習壓力。學習需要是政黨學習動機產生的基礎,是黨內外各種客觀要求在政黨中的反映,具體表現(xiàn)為求知欲望,是激發(fā)政黨進行各種學習活動的始動因素。學習目的是政黨學習追求的歸宿,學習目的決定著政黨學習行為的方向,影響著學習力的指向和質量,追求的目標越高,產生的動力越大。學習壓力是政黨因面臨各種激烈的競爭而產生的負擔,壓力的產生與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體制等緊密相關。
中國共產黨政黨學習的動力是合需要、目的與壓力的統(tǒng)一,三者相輔相成、互相轉化,共同組成了政黨學習的源動力。把政黨學習作為一種手段,實現(xiàn)一種價值追求,獲得政黨行為的變化,這是政黨學習力的本質特征。在學習中,中國共產黨順應黨內外環(huán)境變化的需要,克服發(fā)展的阻力,保持創(chuàng)新未來的發(fā)展力,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標方向、作用和追求。在十七屆四中全會上,中國共產黨以如此突出的位置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動力,正是出于當前世情、國情、黨情變化的需要,面對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解決各種復雜問題和實現(xiàn)政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梢?,政黨學習的動力是“合目的性”的價值追求,既是滿足政黨學習的需要,也是滿足政黨發(fā)展的需要。政黨提升學習力最終體現(xiàn)在實現(xiàn)組織發(fā)展的價值上。
2.學習毅力:政黨學習的內在持久力。學習毅力是學習主體自覺地確定學習目標并支配其行為克服困難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持久力。它是學習行為的保持因素,是學習力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個體學習毅力主要源于學習精神、心理素質、智力、意志和價值觀等。作為非個體的政黨組織,其學習毅力的形成依賴于政黨文化。
政黨文化,是指政黨所具有的為全體成員所認同的意識形態(tài)(或說政治思想)、組織心理、制度規(guī)范、行為作風以及由此決定的政黨形象。具體而言,政黨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政黨文化的外在表現(xiàn),如組織結構、規(guī)模、政黨標志、文化設施等,對增強政黨學習的毅力起到基礎性作用,給黨員一種感情熏陶和啟迪,激發(fā)黨員不斷加強學習。制度文化是政黨在實踐過程中所制定的、起規(guī)范保證作用的各項規(guī)章,對增強政黨學習的毅力起到保障和約束作用,如,中國共產黨以制度的方式規(guī)定了加強政黨學習的必要性、時間、形式、內容等,支撐政黨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精神文化是政黨文化的核心,如,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信仰等,精神文化不僅是政黨存續(xù)的基礎,而且也是政黨加強學習的基礎,如果拋棄信仰,事實上意味著政黨的解體,更談不上政黨學習。目前,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國內建設和融入國際社會,這就要求執(zhí)政黨加強自身文化建設,堅持與時俱進,保持不斷學習的沖勁和毅力,從而適應時代前進的步伐。
3.學習能力:政黨學習的內在核心力。政黨學習能力是政黨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接受、消化知識的技能和能力,處理信息能力的強弱是衡量政黨學習能力的重要標準。政黨處理信息的過程主要包括:信息獲取、信息分享、信息解釋和信息儲存。(1)信息獲取的能力。當今世界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時每刻我們都面臨各種新信息和新知識的沖擊。快速、準確、全面地獲取信息和知識是一個政黨的重要能力。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能否有效整理政黨現(xiàn)有的知識和修改以前的知識結構,能否準確及時地預警到外部信息的變化并做出迅速的反應,事關政黨的生存與發(fā)展。為此,中國共產黨必須牢固樹立起與時俱進的觀念,快速、全面、批判地掌握最新的信息。(2)信息分享的能力。政黨學習力不同于黨員學習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于信息不是掌握并停留在某個黨員手中,而是在政黨內部和黨員之間共享信息,并達成共識,從而促進學習并產生新的知識或理解。中國共產黨可以利用其完善的組織機構,強大的傳播網(wǎng)絡,實現(xiàn)黨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減少信息傳遞障礙,加快信息傳遞,使政黨擁有一個暢通的傳遞渠道,這同樣是政黨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3)信息解釋的能力。信息解釋是政黨對獲取的信息給予理解分析的過程。在對信息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政黨對各類信息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洞察信息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中國共產黨在對信息的加工和處理過程中,對所得信息進行再認識,提高對信息認知廣度和深度的能力。(4)信息存儲的能力。信息存儲在政黨學習中發(fā)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政黨為未來運作而存儲的知識倉庫。掌握大量信息使政黨具有較強的信息儲備,把存儲的信息,運用到政黨的實際運作過程中,以利政黨更好的發(fā)展。
政黨學習力的三大要素是相互促進、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現(xiàn)實的學習力。學習動力是前提,學習毅力是保障,學習能力是基礎。沒有學習動力,其他要素就毫無意義;沒有學習毅力,能力無法進一步提升,學習動力也將受挫;沒有學習能力,學習動力和毅力無法有效發(fā)揮。值得一提的是,這三種“力”是動態(tài)的,既可以增加,也可以縮減甚至消失。有鑒于此,中國共產黨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自身學習力。
學習力的提升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前提,也是一個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中國共產黨學習力的積累和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政黨建設的重要戰(zhàn)略。因此,必須從戰(zhàn)略的角度審視和提升政黨學習力。
1.營造支持政黨學習力提升的組織文化
“文化是組織擁有的某種事物;或者,組織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組織文化除了其意識形態(tài)層次外,還具有其規(guī)范和行為的層面——組織文化的“可見實體,包括一種文化成員借以表達,證實文化本體并將其與另一種文化本體聯(lián)系起來的行為”。簡言之,營造有利于政黨學習力提升的組織文化,必須著眼于培育政黨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從物質文化建設上看,設計出適于學習的組織結構是政黨學習力提升的生理基礎。黨的各級組織是黨執(zhí)政的組織基礎。提升政黨學習力必須落實到黨的基層組織這個微觀基礎上。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fā)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苯梃b學習型組織理論,創(chuàng)新適應形勢需要的復合的、開放的管理模式,培育有利于學習的良性工作機制,充分發(fā)掘政黨學習潛能。從制度文化建設上看,完善中國共產黨學習管理的制度是政黨學習力提升的保障。一是要建立目標管理制度,明確政黨學習的目標、創(chuàng)建要求,加強目標管理,建立學習責任制;二是要革新教育制度,完善中心組學習制度、干部學習制度和黨員學習制度,建立黨員和干部學習檔案制度等;三是要健全學習激勵措施,確保學習制度化、經(jīng)?;推毡榛?,增加學習在考核管理體系中的權重,使黨員和黨組織都在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平臺上穩(wěn)步快速向前發(fā)展。從精神文化建設上看,培育促進政黨學習的文化氛圍是政黨學習力提升的核心。一方面,學習型政黨凸顯人性的回歸,強調黨員的主體地位,是人本主義管理理論的發(fā)展。人本主義是指一種以人為中心,強調人文價值與人性尊重,重視人倫關系與人生責任的思想。建設學習型政黨文化必然強調人性化的組織文化,體現(xiàn)為尊重人、關心人。另一方面,培育勇于創(chuàng)新和甘冒風險的組織精神,是構建具有持續(xù)學習力的政黨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共產黨要從風險中學習知識,不斷改進,接受更多的挑戰(zhàn),并提出更大膽的新觀念、新方式,為政黨學習力的提升注入更多創(chuàng)新的動力。
2.重視發(fā)揮政黨領導者的領導力作用
政黨的各級領導者是推動政黨學習的重要角色,是激發(fā)政黨創(chuàng)造未來的潛在力量。他們作為政黨發(fā)展的指導者和服務者,不斷推進政黨學習,從而提升政黨學習力。彼得·圣吉認為:“領導人對學習負責”?!敖M織學習的領導人是走在前面的人,是真心執(zhí)著于深刻變革、相信自我和獻身于組織的人。他們以自己的信譽、能力和承諾影響著他人?!碑斎唬苿诱h學習順利、快速發(fā)展,必須進一步增強政黨組織的領導能力。
組織理論對組織管理者的綜合能力作了精煉的論述,認為管理者應“具有自我意識的能力,準確分析的能力,幫助個人成長和更加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能力,應對具有依賴性傾向的雇員的能力,以及在管理的競爭中求生存的能力”??梢?,作為政黨領導者,在設計、指引政黨學習中,尤其要注意這些能力的提升:一是敢于解決復雜情況下的學習難題。當今的時代是復雜多變的,中國共產黨在學習中隨時遇到各種難以預測的問題。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政黨的領導者應善于處理混亂問題,果斷做出判斷并采取行動,唯有此,才能提升政黨學習力;二是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學習內容。作為政黨的領導者,不僅要勤于學習,而且要善于學習,隨時注意學習和掌握新的科技知識,了解與組織有關的新信息,以便及時果斷地、正確地做出決策,并采取行動。政黨領導者應該善于捕捉和分析、利用新信息和新知識,善于開拓創(chuàng)新,政黨的學習力就有可能提高。三是善于發(fā)揮榜樣作用。作為學習型政黨的領導,應該通過嚴格自身學習成為普通黨員學習的榜樣。如果注重學習、了解學習的價值,自己肯花時間去學習,他們的學習熱情幾乎毫無例外的會影響整個組織的理念與氣氛,當組織的高層管理者們熱衷于學習時,組織上下都會自覺和不自覺地圍繞著組織的目標進行學習。
3.建立政黨組織的知識共享網(wǎng)絡
政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為了促進學習,中國共產黨必須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實現(xiàn)知識共享,真正實現(xiàn)共同學習、協(xié)作學習,促進政黨的發(fā)展。
首先,充分利用便于信息傳播的現(xiàn)代技術。信息技術的使用使各組織能夠快速且全面地掌握大量的信息,加快了各層次間的信息傳播效率,打破了各部門間的信息傳播限制,使組織具有較強的信息傳播能力,為不斷提高組織學習力提供了一個知識共享和傳播的技術平臺。中國共產黨要高度重視網(wǎng)絡對開展政黨學習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黨員獲取各種知識和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他們在網(wǎng)絡平臺上平等地交談,從而提高政黨學習效率。
其次,發(fā)展黨外知識網(wǎng)絡。學習型政黨是一種開放型的政黨,具有鼓勵政黨向外部開放、交流和學習的特點。為此,政黨學習要與外部保持緊密聯(lián)系,要向人民群眾及其創(chuàng)造的新鮮經(jīng)驗學習,向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創(chuàng)造的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學習,從而豐富政黨的知識系統(tǒng),進一步提高國際化程度,使自己融入到世界發(fā)展的大潮之中。
(責任編輯 錢亞仙)
D26
A
1008-4479(2010)03-0028-04
2010-03-03
王愛民,女,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與高校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