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乘中央加強黨史工作的東風開創(chuàng)黨史人物研究宣傳工作的新局面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黨中央一直對黨史工作十分重視,而每一次對全黨歷史的認真總結和學習,都對統(tǒng)一全黨認識、凝聚人心,推動黨當時各項工作的發(fā)展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今天,在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又面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歷史發(fā)展新階段的關鍵時刻,黨中央適時對黨史工作作出新的要求,召開全國黨史工作會議,尤顯政治眼光之遠大、現(xiàn)實意義之深遠。
黨史工作是黨的一項具有全局意義和深遠影響的工作,是黨的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這是因為,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重要力量源泉。正確認識和對待黨的歷史,關系黨的形象,關系黨的生命,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
歷史是人創(chuàng)造的,也因為有人對社會發(fā)展的主觀能動,而彰顯出不同的色彩。中國共產黨將近90年的光輝歷史,是黨領導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決定黨的歷史命運和走向的,正是黨中央的歷屆領導集體和無數(shù)可歌可泣英勇奮斗的共產黨人,以及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人們常說,歷史選擇了共產黨,而正是共產黨選擇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領袖和領導集體,才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功地走上了建立新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所以研究黨的歷史,離不開對黨的領袖和重要黨史人物的研究,離不開對黨的各個時期發(fā)展作出特殊和重要貢獻的黨史人物。正確對待黨的歷史,也包括正確評價黨的重要歷史人物,包括研究黨的優(yōu)秀分子成長和奮斗的歷史軌跡和精神遺產,用無數(shù)共產黨人高尚的革命情操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來教育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員和擁護黨的事業(yè)的積極分子,去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樹立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楷模和偶像。
正是基于對黨史人物作用的這種認識,成立于1979年的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作為一個民間學術團體,在前三屆會長何長工、李力安、孫英同志及全體理事的共同努力下,30年來已經研究編撰出版了87卷共約3000萬字的《中共黨史人物傳》,涉及近千名重要黨史人物的生平和重要業(yè)績;同時還與解放軍總政治部聯(lián)合出版12卷《解放軍高級將領傳》。這些成果在黨史界以至全社會產生重要影響。這項為黨史人物樹碑立傳的工作,已成為黨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fā)揮出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在中央黨史研究室的領導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繼承發(fā)揚前輩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和民間學術團體的特色,對今后5年的發(fā)展方向和工作模式有了新的考慮,在總體思路上作了比較大的調整:立足于對黨史人物研究和宣傳工作的全局性規(guī)劃,加強對全國黨史人物研究的組織和管理;明確黨史人物研究和宣傳工作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發(fā)展目標;有計劃、分層次地組織開展黨史人物研究、資料征編、出版宣傳工作;聯(lián)系和組織全國各類黨史人物研究和宣傳力量,共同開創(chuàng)黨史人物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我們打算在今后5年對黨史人物研究的形式、種類和規(guī)模,以及黨史人物研究對象范圍等有關黨史人物研究的基本問題做一次全面的普查工作,形成《黨史人物研究現(xiàn)狀普查報告》,由此編寫出《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概況》。在全面掌握當前黨史人物研究現(xiàn)狀的基礎上,廣泛征求專家學者意見,聯(lián)系實際對中共黨史人物研究進行科學分類,編制《中共黨史人物研究分類指南》,將中共黨史人物研究項目等級分為一般性黨史人物研究課題,以及需要多部門協(xié)同攻關組織協(xié)調的重點項目和重點選題,以便集中全社會黨史編研力量完成上述工作。人物研究會以項目為中心,抓好選題的落實和部署,通過中央黨史研究室職能部門,向各級黨史研究部門和各地黨史人物研究分會布置研究項目,力爭將黨史人物研究重大項目列入相關黨史研究部門的工作計劃,以確保黨史人物研究工作落到實處。
我會還要繼續(xù)推進編研工作,完成《中共黨史人物傳》88卷至100卷的編寫任務,力爭五年內全部完成。此外,我會還要與解放軍總政治部合作續(xù)編28卷《解放軍高級將領傳》。我們要努力讓黨史人物研究成果,在中共黨史研究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在學習型社會中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無數(shù)先烈的寶貴精神財富流芳百世,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和全國人民一道,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最后,我們要感謝中央和國家機關以及全國各級黨史部門、各學術團體對我會工作的支持和幫助!也請繼續(xù)關心、支持我會的工作!
(責任編輯 占善欽、劉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