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德 李青三
答:秋延遲黃瓜主要是在大拱棚或簡易日光溫室中栽培。受氣候的影響,播種期不宜過早,因天氣過熱易導致幼苗不能正常生長,坐果部位偏高,前期產(chǎn)量低;若播種過晚,到了11月上中旬,氣溫下降到5℃左右植株不能正常生長。在覆蓋草苫的簡易日光溫室內(nèi)種植,生長期可持續(xù)到12底或翌年1月中旬,原則上以不影響下茬作物栽培為好。華北地區(qū)秋延遲黃瓜的適宜播種期一般在7月20日~8月15日。
要選擇苗期耐熱、中后期較耐低溫的品種,如津綠1號、津綠18號、津優(yōu)1號等。播種期正值“三伏天”,基肥一定要選用腐熟有機肥,每667 m2可用腐熟雞糞3~5m3或豬糞5~8 m3,并結(jié)合施用三元復合肥30~50 kg。值得注意的是,雞糞必須充分腐熟,否則就會引起燒苗或引發(fā)莖基腐病。有機肥也可選擇含有機質(zhì)或腐殖酸的全營養(yǎng)肥料,如每667m2施魯虹有機肥(含有機質(zhì)30%,N、P、K各4%)120~200 kg,再加魯虹1號(含特殊功能因子及中微量元素肥料)1 000 g、三元復合肥40~50 kg。若施用干雞糞,最好提前15~20 d(天)施入30 cm深土層中,并與土壤充分混合均勻,然后起栽培壟,并隔壟澆水,洇地造墑,促進肥料腐熟。定植幼苗時,用40%乙磷鋁錳鋅1.5~2.0 kg,摻細土100 kg,穴施在栽培壟上,可有效預防莖基腐病的發(fā)生。
答:秋延遲黃瓜的播種期正值伏天,夜晚溫度在18℃以上,白天溫度常超過30℃,晝夜溫差小,播種后出芽速度快,幼苗細弱,直接影響了花芽分化。因此,秋延遲黃瓜必須噴施增瓜靈(主要成分:乙烯利),以避免雌花節(jié)位相對偏高,瓜碼偏稀。植株二葉一心時,在傍晚無風的條件下,噴施40%增瓜靈1 000~1 500倍液,溫度高時使用濃度要適當降低(夜間溫度在18℃以上,按1 500倍液),空氣干燥時噴施濃度也要低一些,或在噴施的前一天田間澆小水。噴施時要噴嚴噴勻,避免重復噴,否則易出現(xiàn)藥害,葉片表現(xiàn)病毒病癥狀,輕則出現(xiàn)節(jié)節(jié)有瓜,甚至一個葉腋中出現(xiàn)2~3條瓜,導致植株長勢弱,不但不增產(chǎn),還會直接影響到黃瓜的總產(chǎn)量。黃瓜定植前要噴施30mL魯虹農(nóng)科回生露(魯虹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Mn+Zn+B≥20 g·L-1,氨基酸≥100 g·L-1)葉面肥 500倍液,對平衡黃瓜的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有良好的效果,定植后7~10 d(天)再噴施1次。
答:秋延遲黃瓜定植時氣溫在15℃以上,若在定植時大水漫灌,就會形成高溫高濕的小環(huán)境,再加上提前扣棚膜,或施用氮肥過多都易引起黃瓜苗徒長。為此,首先在施基肥上要保證N、P、K合理施用,特別是氮肥不要一次性施用過多。其次,定植時不要大水漫灌,若是寬窄行(大小行)栽培,定植當天要澆小溝,隔4~6 d(天)再澆大溝,既能滿足黃瓜緩苗期對水分的需求,又不會因水分過多引起徒長。第三,若定植后棚內(nèi)溫度過高,可在棚膜上覆蓋草苫遮花陰,每間覆蓋1~2床草苫,早晨溫度控制在14℃左右,中午不超過30℃。第四,每667m2施用矮豐靈1.0~1.5 kg,摻細土100 kg,在兩相鄰植株中間挖穴施用,能有效控制緩苗后徒長。
答:種植3 a(年)以上的大拱棚或簡易日光溫室會出現(xiàn)死棵、爛秧以及根結(jié)線蟲病等土傳病害。遇干旱年份,夏秋季節(jié)莖基腐病、根腐病發(fā)生為害尤為突出。應在定植前10~20 d(天),對大棚內(nèi)的土壤進行消毒,每667m2可用液體石灰氮20~30 kg澆灌到定植溝內(nèi),然后覆土蓋地膜,隔行澆水,使棚內(nèi)10 cm地溫達到45℃以上,起到殺菌、消毒、消滅根結(jié)線蟲的作用,防效達85%以上。
還有一種簡易消毒法:對于黃瓜、番茄、西葫蘆發(fā)生死棵、爛秧較嚴重的棚室,可于春茬作物拔秧前,在栽培溝內(nèi)挖深35~40 cm的溝,將瓜秧捋順放到溝內(nèi),其上施一層厚3~5 cm的雞糞,一層厚5~10 cm的土壤,再放一層秧蔓,一層有機肥,一層土,土上澆液體石灰氮,最后再覆蓋一層土,將原來的溝做成壟背,蓋上地膜,在新溝內(nèi)澆水,把大棚膜封嚴,使棚內(nèi)溫度達60℃以上。悶棚15~20 d(天),當秧蔓充分腐熟后,揭開地膜晾曬3~4 d(天),待石灰氮的氣味充分散去后,可在壟上定植秋延遲作物。定植的黃瓜根瓜坐住或番茄坐果后,每667 m2再追施高鉀復合肥(N∶P∶K為 18∶6∶26)15~20 kg,以促進中后期的產(chǎn)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