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正虹集團 盧 波
小到一個班組,大到一個團隊、一個公司,管理的體現(xiàn)無處不在。很多人認為,管理中的做人與做事是并駕齊驅(qū)的兩個車輪,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際關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團隊或公司效益,既能搞好人際關系又能提高團隊或公司效益才是真正的管理。只會做人,不會做事,凡事當“好好先生”,管理上等于零;相反,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于零。因此,要先會做人,然后會做事,這就是管理。
但是,在日常的實際管理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的卻是人與事糾纏在一起的時候。其實這也難怪,人是做事情的人,事是人做的事,怎么能分得如此清楚明白呢?所以個人認為,管理本身就是一項得罪人的事情,不能只當“好好先生”。在日常的管理中管理者本身不要怕得罪人,但是不要得罪大多數(shù)人,得罪大多數(shù)人的管理方法本身就是存在問題的方法,該方法在下達或執(zhí)行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權(quán)衡利弊。另外,對事要制度化、對人要人性化,特別是在剛起步的小企業(yè)里,首先做的應該是有法可依(即建立切實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然后才是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管理者如果空有管理之心,卻畏首畏尾,這個不愿招惹那個不敢得罪,希望什么麻煩也沒有,一心想做個“好好先生”,管理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和提高。企業(yè)抓管理就是要既“無情”又“有情”:在執(zhí)行制度的層面上要做到“無情”,堅持制度至上,沒有什么講情面的余地。如此,對于一部分員工來說可能很“無情”,但是只有通過加強管理,企業(yè)才能更具競爭力,才能有更大的發(fā)展,才能增加員工的收入、提供更多的職業(yè)晉升機會,這對整個團隊,對于那些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做事情的員工來說,恰恰是最“有情”的一面。
加強管理絕對不能紙上談兵,一定要敢于動真格。實際的管理中做到“人性化管理”固然沒有錯,但當正常的工作受到不正常的人性化影響時,那種管理便是一項糟糕的管理。管理者在安排或下達指令、任務的時候,都會遇到一些員工的反詰或推諉,因為總會有部分員工總在為自己盡量少做工作而尋找種種借口或理由。作為管理者,當你向你的員工的這種不健康的工作態(tài)度妥協(xié)時,事實上也便預示著你的工作無法做好,更別說出色地完成任務了。最重要的是,你的管理之路也即將走到盡頭。
管理是為了什么?不是“老好人大獎賽”,不是看誰比較受下屬歡迎。不要說大膽管理,即便再小心的管理也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說好,那種只說“好好好”的管理模式早晚會把整個團隊都送進泥坑。卓越的管理應該是真心關心企業(yè)發(fā)展的人大部分說你好,只計較個人得失的人大部分說你壞,這樣你就差不多是個不錯的管理者了,至少對得起管理者這一稱謂。
無論是管理一個企業(yè)還是一個團隊,管理中遇到的事情雖然不一樣,但理卻是相通的。實際的管理中因為企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的需要確實存在一系列的利害沖突,但關鍵是管理者本身首先要明確制度和方向,對下屬要做到充分理解,對實際困難要充分了解,這樣形成的管理方式也就不會產(chǎn)生得罪人的情況了。如果對于那些實在不聽話的員工,就不再是用得罪來說事了,此時只有一個字——“殺”!
總之,只要你的管理是為了公司集體利益,是出于對企業(yè)發(fā)展和進步的需要,相信你必定會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