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程愛昀
藍莓,又稱越桔,藍漿果,屬杜鵑花科越桔亞科越桔屬植物,多年生落葉或常綠灌木。由于果實呈藍色,原產(chǎn)和主產(chǎn)于美國而俗稱美國藍莓。藍莓果實色澤美麗,近圓形,單果重0.5~2.5g,最大可達3.5~5.0g,果肉細膩,種子極小,酸甜適度,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氣,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屬高氨基酸、高鋅、高鈣、高鐵、高銅、高維生素的營養(yǎng)保健果品,具有防止腦神經(jīng)老化、增強心臟功能、名目、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體免疫等獨特功效物質??胺Q“世界水果之王”。據(jù)美國農業(yè)部預測,藍莓將是21世紀最具發(fā)展?jié)摿Φ墓麡錁浞N,最暢銷的果品。美國藍莓生產(chǎn)不僅供應本國,而且外銷到加拿大,日本、中國臺灣和歐洲等國。目前,全世界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始藍莓產(chǎn)業(yè)化栽培,市場容量大,處于供不應求狀態(tài)。以每畝產(chǎn)量900kg計算,市場保守售價(鮮果)50元/kg計,畝收入達4.5萬元,其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種植藍莓必將成為一種新興的快速致富產(chǎn)業(yè)。我市自2004年開始了引種藍莓,現(xiàn)已形成100多畝的栽培規(guī)模,集組織培養(yǎng)快繁大田種植于一體,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
筆者根據(jù)近幾年我市的栽培管理經(jīng)驗,總結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1.1 選地 藍莓的種植宜選擇土壤疏松,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無遮擋物的平地或緩坡向陽地塊。
1.2 土壤改良 藍莓需要PH4.5-5.5的酸性土壤,選址時應優(yōu)先考慮這一關鍵因子,我市處于長江以北地區(qū),土壤大部分是中性或略堿性的砂壤土,需進行適當改良,常用方法是,施放硫磺粉或硫酸鋁,土壤PH值達6時,每667m2施入硫磺粉90kg或硫酸鋁540kg,將其均勻撒入全園土壤,深翻15cm混勻,同時還可利用松針,鋸木屑和爛樹皮樹葉摻入施用,效果更佳。
選擇適宜北方生長的品種,如北方高叢藍莓(藍塔)、北方半高叢藍莓(北陸)等優(yōu)良品種。異花授粉,是提高藍莓產(chǎn)量和果實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藍莓的種植園內,至少需配置兩個以上的品種相互授粉,授粉樹配置比例一般為2~3:1,即主載品種2~3行,授粉品種1行。
以秋季果樹休眠(11月中旬~12月底)至早春萌動前(2月底~3月初)定植最好,其中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宜早。
4.1 定植密度 我市選擇的半高叢藍莓,定植密度為0.6~1.2×2m。
4.2 整地 經(jīng)耕翻的土地,挖定植穴,半高叢藍莓規(guī)格為0.5m長×0.5m寬×0.5深。也可挖定植溝0.5m(寬)×0.5m(深)。挖好定植穴或定植溝后每667 m2放入松針或鋸木屑或腐熟的樹木落葉等酸性基質300kg~500kg?;士梢圆皇┗蛴猛岭s肥,每667m21000kg。
一年生苗的定植深度在15~20cm。在挖好的定植穴或定植溝內的有機質上面植入20cm熟土,苗木根系切忌與肥料接觸,根系舒展栽入,深埋淺根,根莖與地面平齊,扶正覆土踩緊壓實,澆透水,待水滲下后覆一層疏散表土,再用植物的有機殘體進行覆蓋,如粉碎的玉米桿、松樹皮、松針及苔蘚等。覆蓋既有利保墑,也有利于防止雜草生長和增加土壤有機質及肥力。
6.1 土壤管理 藍莓根系分布較淺,而且纖細,沒有根毛,要求土壤疏松,通氣良好。
6.1.1 生草法:采用行間生草,行內用除草劑,在行間本地區(qū)種植了紫花苜蓿和花生。既保持了土壤濕度,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又減少了人工除草對根系的傷害。
6.1.2 土壤覆蓋:采用覆蓋5~10cm鋸末,或用樹葉,粉碎的稻草覆蓋,增加了土壤有機質,改善了土壤結構,調節(jié)和保持了土壤濕度,降低了土壤P H,又控制了雜草等多種作用。
6.1.3 除草:在藍莓園管理中,除草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結合生草法和土壤覆蓋法,一年生苗主要在離苗近的地方采用人工鋤草,兩年生苗,在離苗近的地方采用定向噴施百草枯除草。
6.2 施肥 每年大概施入2次肥料,在早春萌芽前進行一次,第二次在果實采收結束后(8月下旬~9月中旬)進行撒施,藍莓是寡營養(yǎng)植物,樹體對氮、磷、鉀等元素需要量很低,要視土壤肥力及樹體營養(yǎng)狀況而定量,最好結合葉片分析和土壤分析確定施用量。三者的比例一般為1:1:1;藍莓對銨態(tài)氮肥的吸收比硝態(tài)氮肥的吸收要好,因此,追肥提倡使用硫酸銨等銨態(tài)氮肥,并且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藍莓對氯敏感,不要選用氯化銨、氯化鉀等含氯肥料。
6.3 澆水 藍莓根系分布淺,喜濕潤,忌水漬。澆水時以小水一溜而過,適量多次為宜,要見干見濕,既不能太過于干旱,也不能澆的太勤。夏季澆水時間最好選擇上午10點前完成,或下午4點以后再澆水,氣溫太高時不宜澆地,否則造成樹體抵抗力較低,易生病。原則上旱能澆,澇能排。灌水時注意水源和水質,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且鈉和鈣離子含量高,長期使用會影響藍莓的生長和產(chǎn)量,可在池中畜水,加入H2SO4調節(jié)PH為4.5~5.5,然后再澆地。在北方入冬前澆一次封凍水。
修剪的目的是調節(jié)當年結果與下年的結果潛力,幼樹要保持地上部與地下部的平衡,促進樹冠長成;達到通風透光,豐產(chǎn)優(yōu)質的目的,栽后第2年植株就有花芽形成,此時開花結果會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影響樹體發(fā)育,應當進行適當?shù)氖杌?,促進根系發(fā)育,擴大樹冠,增加枝量,只疏除弱小枝條。第3、4年仍以培養(yǎng)壯樹,增加枝量為主,但也可以少量結果。進入成年豐產(chǎn)期后,主要疏降內膛枝、弱枝、病蟲枝及根蘗,對一些多年結果枝及時進行回縮更新。
8.1 病害防治 藍莓的病害主要有:
8.1.1 枝條枯萎病 病害嚴重時根部腐爛嚴重,與爛根相對應的枝條發(fā)生枝枯,皮層變褐下陷,好皮與壞皮界線分明,后期皮層極易剝離,木質部導管變褐,上下相連,樹勢強弱發(fā)生變化時,病情表現(xiàn)時起時伏,樹勢健壯時,有病株可自行恢復。防治方法:①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增施有機肥料,適時進行灌水,加強松土保墑,控制水土流失;②土壤消毒,視樹體的大小,在樹根部挖穴,每穴用3000倍克菌凈300-2000g灌注,效果良好。
8.1.2 葉斑病 葉斑病只在葉片表現(xiàn)癥狀。最初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或角狀斑點,深褐色,中央顏色稍淺,病斑直徑2~3mm。病重時,許多小病斑融合成不規(guī)則大斑,葉正面的病斑周緣清楚,但反面模糊。病葉最初在植株的下部,特別是位于蔭蔽處的葉片上出現(xiàn),隨病組織變黑而脆。引起藍莓早期落葉,果實成熟不良,漿果品質不佳,樹勢衰弱,冬季抗寒性差。防治方法:①加強管理:實施節(jié)水灌溉,降低園內濕度。嚴格控制氮肥用量。嚴格控制果實負載量,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②藥劑防治。6月份開始噴藥,7月份重點防治。噴藥時要著重噴基部葉片。由于病菌是從葉背面氣孔侵入,故噴藥時要重點噴葉背面。常用的藥劑有70%可殺得400倍液,30%王菌銅1000倍液效果良好。
8.1.3 日灼 最初受害果粒表面出現(xiàn)豆粒大小,黃褐色,近圓形斑塊,邊緣不清晰,之后病斑不斷擴大,果肉組織壞死,逐漸呈凹陷斑,嚴重時病斑面積可占據(jù)1/3果?;蚋?,最后整個果粒皺縮,變褐。壞死斑上易遭受病菌侵染而引起果粒腐爛。有時葉片也可發(fā)生日燒。防治辦法:①修剪時注意適當保留果穗附近的葉片,防止陽光直射果面。②高溫季節(jié),可噴灑27%的無菌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可有效地保護果穗。
8.2 藍莓的蟲害主要有
8.2.1 柳蝙蝠蛾 該蟲以卵在地面越冬,或以幼蟲在樹干基部和胸高處的骨髓部越冬。翌春5月中旬開始孵化。6月上旬轉向果林木或雜草等莖中食害。8月上旬開始化蛹。8月下旬羽化為成蟲,羽化盛期為9月中旬。9月下旬化蛹越冬。幼蟲啃食蛀孔外邊的韌皮部,大多環(huán)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糞便用絲粘在一起,易于發(fā)現(xiàn)與鑒別。被害枝條易折斷而死亡。防治方法:①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齒幼蟲在地面活動時,向地面噴施菊酯類殺蟲劑2~3次,控制蟲害;秋季清掃園地,將被害枝剪下集中燒毀,消除蟲原。②利用常見的天敵如卵孢目的僵菌或柳蝙蝠蛾小寄蠅殺死害蟲。
8.2.2 葉蟬 葉蟬的成蟲、若蟲均在葉背吸食藍莓汁液。被害葉片首先出現(xiàn)小白點,嚴重時斑點連片成白斑,全葉失綠或焦枯,引起早期落葉,影響枝條的成熟和花芽分化,蟲糞污染果實。防治方法:第一代若蟲盛發(fā)期是藥劑防治的有利時期。6月上、中旬左右噴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0%安綠寶2000倍液,10%啉蟲啉2000倍液,都可以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藍莓漿果果實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批采收。一般盛果期2~3天采收一次,初果和末果期4~6天采收一次。供鮮食近距離運輸?shù)脑诰懦梢陨铣墒鞎r采收,供加工飲料、果漿、果酒等的,成熟后采收,采摘時輕摘、輕拿、輕放,對不同級別的果實單獨收放。
10.1 入冬前澆一次防凍水,既保墑又起到一定的防寒作用。
10.2 埋土防寒 入冬前,將枝條壓倒覆蓋淺土將枝條蓋入。藍莓枝條比較硬,容易折斷,因此,采用埋土防寒的果園宜斜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