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蘋果生產栽培中,始終存在著“適宜密植的矮化砧短枝型品種能早果、早豐,但果品質量差”與“喬化砧長枝型品種果品質量優(yōu)但不能密植、早果、早豐”的突出矛盾。生產中急需解決這一大難題,實現喬化砧長枝型蘋果生產的密植、早果、早豐、優(yōu)質、綠色的目標。為此,世界各國及國內各地都在努力尋求解決這一難題的最佳途徑。 你聽說過蘋果栽植當年樹成型并形成花芽,第二年結果嗎?你聽說過第一年栽植喬砧長枝型蘋果芽苗,第二年平均畝產蘋果1754斤嗎?這些過去絕對不可能辦到的事,在我們河南實現了。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的正是河南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和河南科技大學的專家們。
河南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園藝專業(yè)與河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合作,多年來,一直在探索蘋果密植、早果、早豐、優(yōu)質、高產的栽培技術。他們經過十多年的反復試驗研究,發(fā)現喬化砧長枝型品種采用主干型整枝和噴涂生長調節(jié)劑等技術,能早結果、早豐產,又能實現密植。他們于1992-1994年用喬砧長枝型一年生蘋果苗,采取合理密植(畝栽83棵)、科學施肥澆水、巧妙整形,前期促發(fā)新枝,后期控長促花等多項技術措施,實現定植當年樹成形并形成花芽,翌年結果平均畝產1562斤的驚人成績。該技術1994年11月通過市級科技成果鑒定,1995年獲洛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被林業(yè)部列為全國農村星火計劃重點推廣科技成果之一。
在此基礎上,他們又進行了多次試驗。2006年,他們選用喬砧長枝型蘋果健壯芽苗(嫁接后成活芽未萌發(fā)的苗子),采用主干型樹型,新建172畝果園,畝栽266棵,同樣獲得了定植當年樹成形并形成花芽,翌年結果并獲得了平均畝產1753.7斤的驚人成效。采用喬砧長枝型品種能取得上述成績,實屬非常難得。這一成果不僅河南前所未有,就是在全國、全世界也絕無僅有。2007年9月下旬,有關專家在示范園實地參觀后,無不連聲叫絕。據河南農業(yè)職業(yè)學院教授介紹,采用這種新技術,蘋果樹栽植第4年畝產達到10000斤毫不夸張。
這種能使蘋果芽苗栽植第二年結果并有一定產量的高新技術,是蘋果栽培技術的重大創(chuàng)新,完全符合蘋果早果、早豐、省工、省時、品質優(yōu)、品種容易更新的國際生產標準。這項蘋果生產新技術,能使蘋果樹提前3-4年結果,不僅大大減少了果農的投資,而且縮短了果農投資回報周期2-3年。這項新技術的推廣,將會使果農獲得很高的經濟效益,也必然促進我國蘋果產業(yè)的發(fā)展,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