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臻,鄭 艷
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的慢性、進展性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臨床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張力增高、動作緩慢、姿勢反射障礙四大癥狀。中醫(yī)學將該病歸屬“振掉”“振栗”“顫振”“痙病”和“肝風”等范疇。目前 PD病因尚未明確,中醫(yī)學認為其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病理實質在于肝腎陰虛,也涉及心脾兩臟。近年來該病在國內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它不僅給患者帶來了長期痛苦,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而且給家庭、社會造成沉重負擔,已成為威脅老年人健康與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之一?,F將近幾年來臨床治療PD研究作一概述。
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仍以藥物治療為主,治療目的為恢復紋狀體多巴胺(DA)和乙酰膽堿遞質系統平衡,藥物治療只能改善癥狀,不能阻止病情發(fā)展,需終生服藥;此外還可進行外科治療、細胞移植及基因治療和康復治療等。
1.1 常用藥物治療 抗膽堿能藥物:適用于震顫突出且年齡較輕的患者。常用的藥物:苯海素(安坦)、丙環(huán)定(開馬君)。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金剛烷胺:可促進DA在神經末梢的釋放。左旋多巴及復方左旋多巴:至今仍是最基本最有效藥物,是治療帕金森病的“金標準”[1]。常用的有美多巴、帕金寧。注意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病情需要逐漸增量,以最低有效量作為維持量。觀察有無惡心、嘔吐、低血壓、心律失常、癥狀波動、開-關現象、精神癥狀等副反應。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溴隱亭、培高利特。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可抑制多巴胺氧化降解,減少氧化自由基生成,吉司林、丙炔苯丙胺。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抑制劑:柯丹、恩托可朋、答是美、托可朋。
1.2 外科治療 周小平等[2]采用微電極導向立體定向技術行腦內核團毀損手術治療帕金森病510例和腦深部電刺激(DBS)治療帕金森病62例,發(fā)現腦核團毀損組于術后進行UPDRS運動評分,開-關癥狀和異動癥均消失。可見根據患者的癥狀合理選擇不同的腦核團毀損靶點,可明顯控制患者癥狀。DBS手術并發(fā)癥少,術后可調節(jié)參數,已成為治療PD的重要手術方法。
1.3 細胞移植 帕金森病的細胞替代策略基于這樣一個思想,即移植的細胞可以重建紋狀體的多巴胺能神經傳導[3],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的主要細胞來源有腎上腺髓質細胞、胎兒中腦腹側組織細胞、異種移植、神經干細胞、骨髓干細胞、胚胎干細胞等。神經干細胞在微環(huán)境的作用下,它可定向分化為缺失的神經元,還可建立長期保存,因此是細胞移植的理想材料[4]。隨著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上難題的解決,胚胎干細胞的應用將為帕金森病的治療帶來新的曙光[5]。
1.4 基因治療 基因治療主要通過三條途徑:一是轉染多種多巴胺合成途徑中相關基因;二是轉染能合成神經營養(yǎng)因子的基因;三是轉染基因表達的調節(jié)基因,以避免因轉基因產物過量合成而可能導致的副反應。多基因的聯合轉染可提高療效。小干擾RNA也逐漸應用于帕金森病的研究[6]。
1.5 康復治療 在藥物和手術治療的同時,帕金森患者更多地依賴家庭護理和康復訓練??祻陀柧氈饕ㄖw功能鍛煉、呼吸功能鍛煉、步行鍛煉、手部精細動作鍛煉、面部動作鍛煉、語言鍛煉等[7]。
2.1 辨證論治 目前報道的PD辨證分型有17個之多,其中氣血兩虛證、肝陽上亢證、肝腎陰虛證、風痰阻絡證4個證型應用最多。周仲瑛認為PD是以肝腎陰虛為本,其他變證皆以此為基礎而變生,其中痰瘀內生,阻滯腦絡尤為突出,治療著重培補肝腎、化痰通絡[8]。王永炎教授認為本虛標實,本虛為發(fā)病基礎,標實為發(fā)病依據,內風為發(fā)病動因,平肝熄風、活血化瘀為治療通則;對氣血兩虛伴有血瘀風動的帕金森病患者,治宜益氣養(yǎng)血,活絡熄風,以黃芪、黨參、當歸、白芍、天麻、鉤藤、羚羊角粉等藥隨證加減[9]。袁燦興等[10]應用天麻、鉤藤、熟地黃、枸杞子、丹參、莪術、僵蠶、全蝎、蜈蚣等滋補肝腎、通絡解毒,治療PD患者,每日1劑,3個月為1個療程。結果顯效2例,有效2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0%。李文偉等[11]以養(yǎng)肝熄風方:生地、當歸、枸杞子、白芍、何首烏、鹿角霜、鉤藤、三七、山茱萸、炙甘草治療帕金森病大鼠,4周后發(fā)現治療組大鼠灌胃后1 h~2 h內未出現旋轉,治療后治療組大鼠攝食的食物顆粒比模型組增多(P<0.05)。徐尚華等[12]用祖?zhèn)鲝头金B(yǎng)血熄風湯:白芍、鉤藤、山茱萸、全蝎、鹿角膠、枸杞子、生地黃、白附子、當歸、蜈蚣、甘草,乙醇浸泡鴨蛋。治療 PD患者24例,總有效率為87.1%。
2.2 專方成藥治療 震顫寧治療PD的作用機制可能在于一方面改善機體及紋狀體組織的氧化應激狀態(tài);另一方面可能通過保護神經元,延緩神經元變性壞死,而間接補充紋狀體DA含量,從而改善PD癥狀。在抗氧化應激方面震顫寧優(yōu)于美多巴[13]。止顫湯能改善帕金森病大鼠旋轉行為,促進受損腦黑質細胞修復。其機制可能在于減少自由基損害和DA分解代謝,為該藥臨床治療帕金森病提供了實驗依據[14]。顫振平膠囊能增加腦干組織中單胺遞質的含量,增加利血平化小鼠的體重,增加正常小鼠的自主活動。小鼠口服最大耐受量未見毒性反應或死亡[15]。人參再造丸能補腎益氣,抗自由基,減輕PD的病理損害,并對黑質紋狀體通路的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從而改善多巴胺受體(DR)功能狀態(tài)[16]。枸杞子、肉蓯蓉、何首烏等組成的培補肝腎中藥可以提高PD大鼠腦部紋狀體DA、3,4二羥基苯乙酸(DOPAC)、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等含量,且對黑質、藍斑、中縫背核等神經核團有一定保護作用[17]。
2.3 針灸治療 目前包括頭針療法、體針療法、頭針體針結合療法、針藥結合療法等方法。頭針組選取“百會”旁“舞蹈震顫麻痹區(qū)”埋線對帕金森病大鼠體內抗氧化酶系統具有調整作用,對腦組織細胞形態(tài)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18]。王順等[19]取前神聰透懸厘、前頂透懸顱、腦戶透風府、玉枕透天柱、腦空透風池,頭部電針透穴治療PD,有效率達75%,優(yōu)于美多巴對照組(25%,P<0.05)。施孝文[20]在門診以溫針治療該病癥21例,取得一定的療效。
2.4 推拿療法 以補肝益腎,平肝熄風,疏經通絡,行氣活血為原則通過對患者頭面部穴位及運動區(qū)、震顫區(qū)的按摩治療,能夠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中樞神經的功能恢復[21]。
頭針配合美多巴能改善患者的震顫、強直、運動障礙,其治療PD的機制與其改善腦區(qū)局部血流量有關[22]。中成藥通心絡膠囊、六味地黃丸與美多巴合用治療帕金森病有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23]。另中藥選用滋補肝腎、活血熄風、鎮(zhèn)靜止顫等藥物,加上根據病情選用小劑量美多巴、安坦、金剛烷胺等。結果總有效率為 87%[24]。
西醫(yī)治療本病的優(yōu)勢表現在針對性較強,可明顯改善癥狀,臨床上有時可取得“戲劇性的效果”,但其不足是藥物的毒副反應反應大,長期服用易產生耐藥性,手術的缺點表現在并發(fā)癥和復發(fā)性方面,且不能從根本上治愈本病,即不能改變帕金森患者的黑質紋狀體變性問題。中藥治療帕金森病有獨特的優(yōu)勢:中藥毒副反應極小;可長期服用,極少耐藥;整體觀念、全身調整和因人制宜,個體化治療,有可能從根本上治療本病。但中藥治療PD與現代藥物療法尚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取代后者在治療PD中的主導地位?,F階段診斷和療效評價標準,分型混亂;個案多,大宗樣本報道少;缺乏嚴謹科研設計,臨床觀察多,動物實驗缺乏等,這些都導致了現今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文獻與其他同類文獻缺乏可比性,客觀性和可信度下降。中醫(yī)藥療法亦存在著起效緩慢、療效不確定,劑型單一,服用不變,難以堅持等問題[1]。
對于PD病因尚不明確的情況下,中西醫(yī)治療應該相互結合互補優(yōu)勢,用中藥來彌補西藥的副反應,用西醫(yī)診斷來輔助中醫(yī)的辨證治療,各取所需。
[1]劉春杰,董立珉,劉郁.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帕金森病[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7(3):428-429.
[2]周小平,胡小吾,姜秀峰,等.立體定向手術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26(2):198-201.
[3]劉暌.帕金森病的細胞移植治療[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5):319-320.
[4]Reynolds BA,Rietze RL.Neural stem cells and neurospheres re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J].Nat Methods,2005,2(5):333-336.
[5]王晶,李亞里,彭紅梅.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12):2291-2294.
[6]王磊,郭紀鋒,嚴新翔.帕金森病基因治療新進展[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08,35(2):153-156.
[7]魯劍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家庭護理[J].現代護理,2007,13(30):2943-2944.
[8]樊鎣,周仲瑛.治療震顫麻痹的經驗[J].中醫(yī)雜志,1996,37(11):663-664.
[9]鄒憶懷.王永炎教授治療顫振病帕金森氏病經驗探討[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6,19(4):15-16.
[10]袁燦興,胡建華.滋補肝腎、通絡解毒法治療帕金森病30例[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4,38(8):8-9.
[11]李文偉,蔡定芳,陳錫群,等.養(yǎng)肝熄風方藥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經行為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0,20(12):920-922.
[12]徐尚華,宋淑卿.復方養(yǎng)血熄風湯治療震顫麻痹病24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1994,29(12):534.
[13]祝維峰,羅榮敬,周立萍,等.震顫寧治療帕金森病的實驗研究[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21(4):284.
[14]任守忠,于敏,王幼奇.止顫湯對帕金森病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15(4):210.
[15]隆呈祥,鄒憶懷,韓曉軍.中藥顫振平治療老年顫證臨床和實驗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9,22(6):57.
[16]黃懷字,趙曉暉,黃志東,等.人參再造丸聯合美多巴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質紋狀體 TH陽性神經元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4,2(1):35.
[17]陳建宗,李剛,謝永宏,等.培補肝腎中藥對 PD小鼠模型紋狀體某些單膠類遞質的影響[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2,25(4):34.
[18]謝瀟俠,口鎖堂,蒲志宏,等.頭皮針埋線對帕金森病大鼠SOD、NO、MDA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7,27(10):753-756.
[19]王順,周振坤,胡丙成,等.頭部電針透穴療法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3,23(7):504.
[20]施孝文.溫針治療帕金森氏癥21例[J].中國針灸,2004,24(1):24.
[21]杜金芙.按摩手法配康復訓練治療帕金森病[J].按摩與導引,2006,22(4):22.
[22]黃泳,卓鷹,姜雪梅,等.頭針對帕金森病患者腦區(qū)血流量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9,24(3):305-308.
[23]沈涌,羅烈嵐.通心絡膠囊、六味地黃丸與美多巴合用治療帕金森病[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32(2):197-198.
[24]周義先,鮑遠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帕金森病30例[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15(12):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