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海燕 韋 勉
甲:今天見到你很高興。
乙:我也是。
甲:你得病了吧?
乙:我?我沒病。
甲:你千萬別客氣,有病就說有病,我馬上送你去醫(yī)院。
乙:我真的沒有病。
甲:你是不是沒錢買車票?
乙:不,我有錢。
甲:你別不好意思,沒錢就說沒錢,我替你買車票。
乙:沒必要,我自己能買。
甲:你是不是迷路,回不了家了?
乙:我沒有迷路。
甲:請你不要謙虛,迷路就迷路了,我送你回家。
乙:我真的沒迷路。
甲:你就不能假裝迷路一回嗎?
乙:你這是什么意思?我不聾不啞,不呆不傻,我憑什么迷路?你干嗎寒磣我呀?
甲:你誤會了,我是想問你,你有什么困難,需要我?guī)湍憬鉀Q。
乙:我沒啥困難。
甲:完了,今天好事做不成了!
乙:咦?!聽你的意思,你挺喜歡做好事?
甲:何止喜歡,這么跟你說吧,自從入伍到了新兵連,我就天天做好事。
乙:喔,你是個新兵。
甲:不,是老兵,老老兵,戰(zhàn)爭年代,入伍三天就算老兵,我都入伍六個月了,還不算老兵呀!
乙:看得出,你的素質(zhì)真不錯。
甲:那當然。入伍后,首長給我們上的第一課就是:我們是人民子弟兵,一切為了人民,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做好事,灑灑水啦(粵語)!
乙:這也是首長說的?
甲:我說的。從那以后,學雷鋒、做好事就成了我的習慣。你說,做好事最難的是什么?
乙:這還用說嗎,最難的是長期堅持。
甲:不,最難的是找不到好事。
乙:是嗎?
甲:你想呀,全連一百多號人,每人一件好事,一天就一百多件,哪來這么多好事呀?
乙:那倒是。
甲:我睡覺特別沉,等起床號響過,穿戴整齊出來一看,營院打掃干凈了,門窗擦過了,連老兵的洗臉水都打好了。
乙:沒你的事了。
甲:天天如此,太掃興了。
乙:想別的辦法。
甲:是得想辦法!對了,連部門口新栽了兩棵小樹,每天都有人澆水,他們白天澆,我何不晚上澆?對,晚上澆!于是,每晚熄燈就寢后,我拎著兩大桶水,悄悄把樹澆上。
乙:好事終于做成了。
甲:半個月后,你再看那兩棵樹。
乙:長高了。
甲:淹死了。
乙:那么多人日夜?jié)?,能不淹死!好事不能這么做,有好的動機,還要有好的結果,不能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
甲:你跟我們指導員說的一樣一樣的,你
也當過指導員吧?
乙:我也是個老兵。
甲:分配到連隊剛兩個月,部隊進行長途拉練演習。有一天,路過一個小村莊,那里的路不但窄小還坑洼不平。領導決定,全體出動,突擊搶修出一條路來,經(jīng)過十多個小時的奮戰(zhàn),路修好了。
乙:這是為人民群眾做好事。
甲:紅軍在老區(qū)的時候,修了一口井,叫做“紅軍井”,咱們今天修了路,也得有個名字。
乙:什么名?
甲:部隊離開之前,我從老鄉(xiāng)那里拿來一塊木板,刷刷刷,寫了幾行字。
乙:怎么寫的?
甲:“某年某月某日,××戰(zhàn)區(qū)××集團軍××導彈營,執(zhí)行×××軍事演習,路過此地,全營×××名干部戰(zhàn)士奮戰(zhàn)一天,修成此路,命名為解放軍路?!蓖愤呉徊?。
乙:我怎么覺得有點不對勁。
甲:還沒出發(fā),指導員拿著木板找到我了,“這木板上的字是你寫的?”我說是我寫的。“你認為這么寫合適嗎?”
乙:肯定不合適!你把部隊的內(nèi)部番號,詳細的人數(shù),執(zhí)行的任務,都寫出來了,這是泄露軍事機密呀!再說了,為老百姓做好事是我軍性質(zhì)決定的,無須宣揚。
甲:你跟我們指導員說的一樣一樣的。
乙:我是什么人呀,老戰(zhàn)士了。
甲:又過了兩個月,駐地所在的地區(qū)下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洪水泛濫,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受到嚴重威脅,你說我們怎么辦?
乙:那還用說嗎,趕快救援吧!
甲:指導員動員時只說了兩句話,“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出發(fā)!”
乙:你也去了?
甲:當然了。到了災區(qū),那個場面真叫亂,洪水淹過窗戶,男女老少擠到屋頂,公雞游泳,母豬上樹,你說先救誰?
乙:先救人呀!
甲:對!我們用木板拼成個小船,把老百姓一個一個接到安全的地方,半天時間就救出一百多個災民。還沒來得及休息,另一個地方又傳來險情,一條河中間有塊石頭,石頭上站著個女孩,河水快淹過石頭了,女孩嚇得哇哇直哭,你說怎么辦?
乙:快去救呀!
甲:怎么救?
乙:開沖鋒艇。
甲:沒有沖鋒艇。
乙:用小木船。
甲:水流太急,木船過不去。怎么辦?
乙:我哪知道呀。
甲:游泳!
乙:游泳?那么急的水,誰能游過去?
甲:我!我跟指導員說,我年輕,有力氣,南方人,會游泳,我去!指導員拍著我的肩膀說,“好小子,你準行!”大伙幫我捆好繩子,戴上救生圈。出發(fā)前,我突然想起一個人來。
乙:誰?
甲:董存瑞。
乙:舍身炸碉堡,戰(zhàn)斗英雄。
甲:我又想起一個人來。
乙:誰?
甲:黃繼光。
乙:舍身堵槍眼,戰(zhàn)斗英雄。
甲:我還想起一個人來。
乙:誰?
甲:劉胡蘭。
乙:鍘刀前英勇就義,人民英雄。
甲:我還想……
乙:別想了!再想人就沖走了!
甲:跟你開個玩笑,其實當時我什么都沒想,就想著盡快把小孩救上來。我在上游找了個合適的地方下了水。
乙:怎么樣?救上來沒有?
甲:當然救上來了!這過程還用說嗎?
乙:說說。
甲:不說了,省得嚇著你,就兩個字——
乙:驚險!
甲:前面再加兩個字。
乙:非常驚險!
甲:抗洪救災結束后,我榮立三等功。地方領導特地到部隊來慰問,市長拉著我的手問,“你多大啦?”
乙:快回答!
甲:不知道!
乙:唔?!連自己多大歲數(shù)都不知道呀?
甲:“你是哪兒人呀?”不知道!“什么時候入伍呀?”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呀?”
乙:不知道!
甲:不知道!
乙:好嘛,一問三不知,成傻子了。
甲:這是軍事秘密,不能說。
乙:這是地方領導跟咱拉家常,你應該如實回答,可以隨便一點,這不算泄密。
甲:你跟我們指導員說的一樣一樣的。
乙:本來嘛。
甲:從那以后,我做好事的積極性更高了,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更強了,“學習雷鋒好榜樣……”
乙:還唱上了。
甲:有一次搞助民活動,我報名參加了理發(fā)組。
乙:你會理發(fā)嗎?
甲:這么說吧,既不是一把刀,也不是三把刀。
乙:二把刀呀!
甲:剛拿出理發(fā)工具,擺好凳子,走過來一位中年男子。大叔,要理發(fā)嗎?您請坐。
乙:開張了。
甲:大叔坐下來,給他圍上布裙,拿起推子,咔嚓咔嚓,三下五除二,理完了,拿面鏡子給大叔。大叔,您滿意嗎?
乙:他怎么說?
甲:“好像左鬢角大了一點,右鬢角小了一點?!焙绵希次业?!二話不說,拿推子在左邊推了一遍。
乙:理好了。
甲:什么呀,這會兒左邊又小了。沒關系,右邊來一把,左邊再來一把,右邊……
乙:嘿!你有完沒完呀?
甲:你再看大叔的頭發(fā),大背頭變成板寸了?!靶⊥?,別推了,再推就成大禿瓢了!幸虧不是治病,讓你割闌尾,你非把我的肺切掉不可!”
乙:大叔還挺幽默。
甲:由此我認識到一個道理,光有熱心腸還不行,還得有好本領,否則好事也可能做不好。
乙:人不可能什么都會,能力有大小,本領有高低,關鍵是意志和決心,只要有好心腸,沒有做不好的事。
甲:那可不一定,話不能說絕了,有時好心也辦不成好事。
乙:是嗎?
甲:昨天我出門辦點事,來到一座居民樓,我剛上電梯,緊跟著上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大爺,行動不太方便,我趕緊用手扶著他。電梯到了六層,停住,門開了,我說,老大爺,您先下吧!老大爺說“你下你下”,我說您就別客氣了,還是您先下吧,我扶著他的后腰,推出電梯門,電梯門“哐當”一關,繼續(xù)上行。
乙:這不挺好嗎?
甲:問題是,我該六層下,沒能下去,老大爺卻下去了。
乙:老大爺要到幾層呀?
甲:十六層!
乙: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