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晶
(1.武漢體育學院 武漢 430079)
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項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
黃晶晶1
(1.武漢體育學院 武漢 430079)
對武漢體育學院221名健美操專項的學生進行了關于運動損傷的調查,得出了學生運動損傷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并根據原因列出了可以采用的預防措施,以期為進一步優(yōu)化健美操專項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運動損傷
健美操是一項人們喜愛的運動,它把身體的健與美融為一體,以力、健的動作為基礎,用美妙動聽的音樂為節(jié)拍,達到健身、健美、健心的目的。但在健美操運動中,為了達到健與美的和諧統(tǒng)一,要求練習者在高頻率音樂節(jié)奏下,強有力、大幅度地完成各種跳躍、轉體、屈伸、劈叉等動作,很容易出現(xiàn)運動損傷。如果練習者缺乏必要的運動損傷知識,身體素質差,或是由于健身指導員專業(yè)水平不夠,采取了不合理的身體訓練方法,運用了不正確的技術動作,就會造成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健美操專項學生在運動中的運動損傷,不僅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還會干擾和制約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從而導致培養(yǎng)的人才規(guī)格和質量大大降低。所以,進行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對進一步提高教學與訓練的質量有著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武漢體育學院221名健美操專項的學生運動損傷的情況。
1.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查閱了大量與健美操訓練及運動損傷相關的文獻資料,以此作為研究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向武漢體育學院08級健美操專選班共232名學生發(fā)放運動損傷調查問卷。共發(fā)放問卷232份,回收232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221份,有效率為95.3%。調查內容以參加健美操訓練種出現(xiàn)的各種損傷及其成因為主。
本文對武漢體育學院的221名健美操專項學生進行了關于運動損傷的調查,調查分別從發(fā)生損傷的頻率、損傷的部位特征和損傷的類型三個方面進行,結果如下。
2.1.1 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項學生運動損傷的頻率特征
對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項的221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其中有過受傷經歷的學生有216名,這其中經常受傷的有22名,占整體調查對象的約10%;偶爾受傷的有159名,占整體的約71.9%;幾乎沒有受過傷的有36名,占整體的約16.3%;從來沒有受過傷的僅4名,占整體的1.8%(具體數據詳見表一)。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健美操技術動作的復雜性和難度性,加之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等原因,在整個健美操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過程中,學生發(fā)生運動損傷的頻率較高。
表1 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項學生運動損傷頻率統(tǒng)計表
2.1.2 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項學生運動損傷的部位特征
在對武漢體育學院216名健美操專項學生運動損傷部位的調查中,共有身體的八個部位出現(xiàn)了運動損傷,這八個部位分別是:肩部、肘部、手腕、腰部、大腿、臀、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足部和小腿。損傷部位出現(xiàn)的頻率分別為7.24%、5.43%、20.81%、7.69%、9.95%、15.84%、18.10%、13.12%(見表 2)。由此可以看出,健美操專項學生發(fā)生損傷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手腕和踝、足部占到了全部受傷部位頻率的38.91%。這是因為健美操當中,支撐和跳躍的動作較多,在支撐類的動作中,手腕對動作的緩沖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單純的跳起落地的動作中,踝足則起著巨大的緩沖作用,從而使得腕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損傷出現(xiàn)頻率較高。其后膝、腰、大腿和臀部的受傷比率較為接近,列3~5位,占全部受傷部位出現(xiàn)頻率的38.91%。最后小腿、肩部和肘關節(jié)產生損傷的頻率較低,共計出現(xiàn)的頻率為22.18%。
表2 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項學生運動損傷的部位分布表
2.1.3 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項學生運動損傷的類型特征
按照損傷后皮膚和黏膜是否完整來分類,運動損傷可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兩種。在對武漢體育學院216名健美操專項學生運動損傷部位的調查中,開放性損傷出現(xiàn)較少且多為與地面磨檫或是與他人肢體發(fā)生嚴重碰撞造成的損傷,而閉合性損傷,如肌肉韌帶拉傷、關節(jié)損傷、腱鞘炎等等則出現(xiàn)較多。從表三中可以看出,運動損傷出現(xiàn)最多的三種分別為肌肉韌帶拉傷,占了整體的34.71%;關節(jié)損傷,占了整體的24.12;腱鞘炎,占了整體的21.72%。半月板損傷、骨折、骨膜炎、挫傷和其他損傷分別占了整體的5.55%、1.39%、4.17%、1.39%和6.48%。
表3 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項學生運動損傷種類統(tǒng)計表
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過對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項學生的調查分析,得出了導致學生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準備活動是指在進行正式鍛煉活動前所進行的適當的身體練習,其目的是為正式鍛煉作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武漢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項教學中有很多競技動作內容,這些內容具有高難性和復雜多變的特點,訓練中需動員的器官系統(tǒng)較多,對身體要求較高、較全面。準備活動不充分,神經系統(tǒng)和內臟器官沒有充分動員起來,微循環(huán)狀況不良,體溫沒有升高,肌肉伸展性差,粘滯性強,關節(jié)活動范圍小,力量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動作不協(xié)調,從而容易出現(xiàn)運動損傷。其次,心理狀態(tài)與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思想麻痹大意、心情不好、情緒低落,都會使學生對鍛煉缺乏自覺性和積極性,容易導致動作失常而引起各種運動損傷。
從生理學角度來講,活動中的每一次訓練都是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要成為一個全面訓練的健美操運動員,需要一定的時間,需要長遠的訓練計劃,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對專項技術訓練不夠,動作要領掌握不好,條件反射的定型就不鞏固,就很容易出現(xiàn)運動損傷。運動技術不夠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在學習動作時沒有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或沒有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因而,在做動作時,不能按正確的動作要求、節(jié)奏、方向、用力順序來完成動作,從而造成肌肉、韌帶的拉傷和關節(jié)的損傷。例如,在完成屈體并腿跳或俯撐動作時,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及落地技術,就很容易造成腕關節(jié)、肘關節(jié)或踝關節(jié)等部位的損傷。
運動性疲勞是指人們在運動以后產生的疲勞感,又可以分為肌肉疲勞、神經疲勞和器官勞三種。在健美操專項訓練中,往往會由于運動量安排不當,常常學生訓練時局部負荷過大,從而導致學生過度疲勞。這時,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肌肉的彈性、伸展性、力量和協(xié)調性明顯降低、關節(jié)靈活性下降的狀況,特別容易發(fā)生運動損傷。如在后踢腿跳、彈踢腿跳、開合跳、雙飛燕、并腿跳、大跨跳等動作的練習中,如果學生處于疲勞狀態(tài),就很容易造成關節(jié)之間相互擠壓或局部負擔過重,導致運動損傷的產生。
健美操運動對場地有特殊的要求,地板不僅要平整,而且應有彈性。鍛煉場地不平整會造成落地時身體重心不穩(wěn),引起踝關節(jié)損傷。無彈性、太硬的場地會造成過度疲勞,小腿受到巨大的反作用力,引起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氣候與損傷也有關聯(lián),氣溫過高、濕度過大,易發(fā)生疲勞,從而間接引起各種損傷;氣溫過低則會因肌肉僵硬而引起肌肉韌帶拉傷。
由于健美操比賽難度的不斷加強,競爭的日益激烈。促使學生有意識的不斷提高自己的訓練水平和難度。從而導致一些學生由于覺得自己在力量、速度、柔韌耐力以及身體各部分肌肉等各方面都比較優(yōu)秀,產生過度的自信心理,不斷強加自己挑戰(zhàn)一些高難度出現(xiàn)超負荷現(xiàn)象,導致運動損傷的出現(xiàn)。不合理的運動訓練安排,超負荷的運動訓練,急切完成某個動作或難度的欲望,都會成為運動損傷出現(xiàn)的原因。
運動損傷是可以預防并減少的,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強化素質訓練、合理安排訓練負荷、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或自我保護意識,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健美操訓練當中,準備活動應采用一般性和專門性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柔韌性練習時,教師或同學可給予練習者一定的助力,促使肌肉和結締組織逐漸拉長,全身器官機能活躍,待柔韌性及體溫等達到一定程度后,轉入柔韌定位操練習。進行踢腿、跳步等動態(tài)練習時,要使學生大腿群肌肉得到充分的伸展,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大的伸展度,以增加關節(jié)活動幅度和肌肉的運動能力,鞏固已獲得的最佳身體姿態(tài),帶著最佳興奮狀態(tài)和體力進入大跳組合等練習,使損傷率降低到最低限。
在進行健美操訓練前,特別是進行大負荷、高難度動作的訓練時,應有針對性地加強踝部機能訓練。這是預防運動損傷的一種積極手段。首先,加強力量練習。力量練習可以促使足部肌肉和小腿肌肉增強、彈性和協(xié)調性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隨著力量素質的提升,學生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幾率就會大大減少。其次,加強柔韌練習。健美操動作由于幅度大、難度高的特點,所以必須要加強柔韌練習。此練習活動最好安排在充分活動后進行。在逐步提高肌肉、韌帶溫度、減少粘性,加大肌肉、韌帶大幅度伸展的承受力后,再做超常規(guī)的柔韌練習時,這樣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練習要注意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一次練習不求過多。隨著學生柔韌素質的提升,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幾率也會大大減少。
訓練內容及負荷的安排應符合訓練者的實際能力和接受能力、注意循序漸進。內容和量的安排要有針對性且目的明確,要防止局部負擔過重,特別注意在疲勞狀態(tài)下不要多做高強度、大負荷的動作,因為此時運動能力下降、防護應變能力減弱、注意力分散,超量的大負荷易導致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由于健美操訓練具有高速度、大強度的特點,在訓練中稍有閃失就易損傷。運動員在思想上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還應加強保護和自我保護意識。在訓練中,運動員應做好自我監(jiān)督,隨時注意自己的主觀感覺(頭暈、乏力等),特別應注意踝關節(jié)周圍肌肉、韌帶有無酸痛、僵硬等癥狀,當有不良反應時,就不宜加大運動負荷量。此外,還應注意氣候、場地、服裝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時還應學會一般醫(yī)學按摩技法、物理治療及損傷基本療法,使得訓練在相應的醫(yī)務監(jiān)督下實施。同時還應加強心理因素的強化訓練以及訓練后必要的放松練習,增強對損傷的預防。
本文通過對武漢體育學院221名健美操專項學生進行關于運動損傷的調查,得出了以下結論。
第一,在整個健美操課程的系統(tǒng)學習過程中,學生發(fā)生運動損傷的頻率較高,且手腕和踝、足部受傷的幾率較大,以肌肉韌帶拉傷、關節(jié)損傷和腱鞘炎等閉合性損傷為主。
第二,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為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技術不夠完善、在疲勞狀態(tài)下進行訓練、場地設施條件不完善和學生在挑戰(zhàn)新的難度動作中造成運動損傷這幾個方面。
第三,運動損傷是可以預防并減少的,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強化素質訓練、合理安排訓練負荷、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或自我保護意識,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1 宗春林.跳遠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2000(9)
2 馬利體.運動損傷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 李學君.健美操運動中的損傷與預防探討[J].重慶示范學院學報,2003,20(3)81—83
4 趙林革.李小軍.我國普高校健美操運動員損傷特點[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2,21(4):424-425
5 黃艷紅.健美操運動損傷之初探[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7(5)43-45
6 馮云.西寧地區(qū)女子健美操運動損傷的調查[J].青海大學學報,2004,22(4)103-104
7 魏純鐳.陳虎.高校健美操運動員腕部損傷的原因以防治[J].中國體育科技,1999,35(8):32-34
8 李衛(wèi)平等.我國少年女子體操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特點及預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2):203-204
Research for Injuries of Aerobics Students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WANGJingjing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Wuhan)
Survey on sports injuries Wuhan Institute of Aerobics 221 students conducted,sports injuries obtained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students.Based on this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producing sports injury,and the reasons listed under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be used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special teaching aerobics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aerobics;sports injury
王晶晶(1984-),女,河南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