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全知道》
張振華編著
工人出版社2010.1
定價:39.80元
《中國文化全知道》是一本濃縮中國文化精粹的圖文珍藏書,集知識性、娛樂性、趣味性于一體,涉及古代政制、民間風(fēng)俗、吃穿住行、婚迎嫁娶、天文科技、人物傳奇、三教九流、名詞雜談八部分內(nèi)容,既是一本豐富知識儲備的智慧寶典,又是一本娛樂休閑的怡情圖書。希望您讀完本書后,能豐富知識,開拓視野,做一個博聞天下的知識達(dá)人。
古代政制皇帝的稱謂是怎么來的?
歷史上把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稱“王”或單稱“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一些國力強(qiáng)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平定天下。嬴政自認(rèn)為這是亙古未有的功業(yè),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后世”,于是讓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變自己的稱號,以顯示自己的“豐功偉績”。李斯等人商議后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秦王反復(fù)考慮,認(rèn)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以顯示自己的尊貴。
“陛下”一詞的由來
人們在文藝作品中,經(jīng)常會看到臣民把皇帝稱為“陛下”的情況?!氨菹隆北緛硎侵笇m殿的臺階,又特指皇帝座前的臺階?;实叟R朝時,“陛”的兩側(cè)要有近臣執(zhí)兵刃站列,以防不測和顯示威風(fēng)。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對皇帝說話,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衛(wèi)者轉(zhuǎn)達(dá),以示皇權(quán)的崇高?!氨菹隆边@一稱呼最早見于司馬遷的《史記》?!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中有這樣的記載:“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nèi)為郡縣,法令由一統(tǒng),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焙髞?,人們就用“陛下”作為對皇帝的直接稱呼,表示自己雖然是在對皇帝說話,但在禮儀上不敢忘記自己本來無此資格。
皇帝并非穿“黃袍”
初唐時,普通臣民還可以穿戴明黃色衣服,只是不能穿朱黃色,但是后來,由于明黃和朱黃太容易混淆,所以凡是黃色系的衣服都被禁止了。今天的電視劇和電影中的皇帝服裝大都是黃色的,但是事實上并非如此。傳統(tǒng)戲曲藝術(shù)因為經(jīng)歷了清朝的服飾文化斷層,所以發(fā)生了一些變異;而現(xiàn)代的影視劇,更是將皇帝死后穿的衣服搬上了屏幕。
為什么皇帝的墳?zāi)菇小傲辍?
“陵”原為大土山之意,如《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載:“有二陵焉?!本褪钦f有兩座大山。在周朝以前,君王的墳?zāi)苟挤Q“墓”而不稱為“陵”。例如《周禮·春官·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蹦勾蠓騽t專職管理全國墓地,并將墳?zāi)剐蝿莓嫵蓤D。因此,周代君王的墓也稱“墓”亦不稱“陵”。中國帝王的墳?zāi)归_始稱為“陵”,大約從戰(zhàn)國中期以后,首先出現(xiàn)于趙、楚、秦等大國。這在《史記》中有著詳細(xì)的記載。君王墓稱“陵”是當(dāng)時王權(quán)不斷增強(qiáng)的結(jié)果。為表現(xiàn)最高統(tǒng)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墳?zāi)共粌H占地廣闊,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墳?zāi)咕头Q為“陵”。依規(guī)定帝王的墓可建九丈高,但一般帝王陵總是超過這個高度。而到了漢代及其以后,皇帝墳?zāi)狗Q為“陵”在實際上成為定制。另外還有生前沒有當(dāng)過皇帝、因為子孫做了皇帝、死后就被追尊為帝的,他的墳?zāi)挂脖环Q為“陵”。如晉武帝司馬炎因篡魏政權(quán)當(dāng)了皇帝,追謚他的祖父司馬懿為太祖宣皇帝,墳?zāi)咕头Q為高原陵;追謚他的伯父司馬師為世宗景皇帝,墳?zāi)狗Q峻平陵;追謚他的父親司馬昭為太祖文皇帝,墳?zāi)狗Q為崇陽陵。而這種追尊的情況,歷代王朝幾乎都有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