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影視圈里有名的“媽媽專業(yè)戶”,專門給各位明星演員當媽,陳寶國、江珊、孫紅雷、陳小藝等都曾給她當過“兒女”?!洞笳T》、《海棠依舊》、《武林外傳》、《五月槐花香》、《半路夫妻》、《?;丶铱纯础?、電影《梅蘭芳》,都有她的精彩演出,2008年,由她主演的電視劇《丑娘》掀起收視狂潮,也讓她的母愛形象更加動人,人們在稱贊扮演者精湛演技的同時,也記住了她的名字——張少華。
如今63歲的張少華,隨著名氣的不斷提高,每年片約不斷,緊張的穿梭于各個劇組之間。張少華認為:人上了歲數(shù),心情一定要好,整天樂呵呵的,生病的事就不容易找上你。老年人關(guān)鍵心要靜,風風雨雨幾十年了,老了要用一顆平常心面對一切。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所以她一直淡泊名利,即使現(xiàn)在成了炙手可熱的大腕,也從不拿自己“當回事”,在影視圈里是出了名的好老太太,從不挑戲揀戲。她常說:“演戲是我晚年最喜歡做的事,充實了我的生活,使我日子過得舒心、踏實!”
演員拍戲每天生活沒規(guī)律,熬夜、連軸轉(zhuǎn)是經(jīng)常的事,什么早晨練、晚散步這些對老年人有益的活動對張少華來說都是一種奢侈。但她在喜歡拍戲的同時,也不忽視身體健康,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地做一些鍛煉和保養(yǎng)?,F(xiàn)在每接一部戲,她都會擠時間,一邊小聲念道,一邊用大字抄劇本,“一是年齡大了眼睛有點花,拍戲應急時看得清,不誤事,更主要的是鍛煉大腦,眼睛盯著、嘴里念著、手里寫著,幾方面并用對健腦很有好處,大腦不老,人就老得慢?!苯?jīng)過這樣長期的鍛煉,她現(xiàn)在成了圈里有名的“臺詞大王”,很多科班出身的年輕演員都自嘆弗如。
張少華從13歲考入中國評劇院,學了6年的基本功,就是唱、念、做、打。唱和念主要是練嗓子、練表情神態(tài),做和打主要就是練身體了。學戲是最苦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曲不離口,拳不離手。這么多年,早就養(yǎng)成習慣了,每天都要抻抻筋、壓壓腿,活動活動身子骨兒。不活動,身子就發(fā)緊,活動開了,渾身舒服!
就憑這點兒資本,拍戲的時候,只要武功指導告訴動作要領(lǐng),一般情況下,張少華老師都能比劃出來,除了特別高難的動作,一般不用替身,自己動手打一通,也是鍛煉身體呀!
張少華還把干家務活兒當成鍛煉身體的手段,比如擦地、擦家具、洗衣服、和面、炒菜、包餃子等等,都是鍛煉身體。所以,張少華老師從來也沒把干家務活兒當作一種負擔,總是干得興致勃勃。
飲食上的張少華從不挑剔,走南闖北什么口味的飯菜都能吃,但對蔬菜最青睞,管蔬菜叫“健康保護神”。從小跟母親學了一手做老北京家常飯的手藝,拿手的菜有好多,其中之一就是“芥末墩兒”,用黃瓜或者鮮嫩的白菜心,切成段或片,用熱水焯一下,配上自己發(fā)好的“芥末面兒”,加適量白糖,悶上一天,吃一口絕對爽口爽心!
張少華覺得吃飯是一種享受,吃得輕松、吃得舒服,才是最好。在家里就是只炒一兩個菜,喝一碗熱面湯或者一碗粥,熱熱乎乎的,舒服啊!她從來不刻意安排什么每周、每日的食譜,那樣多累啊!張少華老師特別樂意逛菜市場,因為臉兒熟,大伙兒也樂意跟她聊幾句,這也是一樂。逛菜市場的時候,看見啥,是想吃的,就買回來做著吃。張少華覺得,你看見了,想吃,就是身體給你信號,就是你需要這種營養(yǎng),所以,還是順其自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