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遼陽讀者南子:
我是女人我好色
女人好色?問我身邊的人,他們都會告訴你,我就是一個好色的女人。我從小就喜歡和男孩兒一起玩,說不好為什么,也許是覺得他們不“小氣”。當對愛情懵懵懂懂時,我就在幻想白馬王子的樣子,他要瘦瘦高高、要長得順眼、鼻子要挺、最好有迷人的眼睛……而我對異性明星達到瘋狂追逐的程度,十幾歲時傾慕劉德華,二十多歲喜歡謝霆鋒,現(xiàn)在又迷戀上玄彬。家里很多地方被我掛上他們的海報。這樣無論我做飯、收拾屋子還是看電視都能看到他們或是帥氣,或是慵懶的樣子。我和姐妹聊天的話題更少不了帥哥!
以前“男色”是很少公開被人們大范圍且有意識地討論和欣賞的。而如今,“男色”是個熱詞。很多女人看到“帥哥”時會不自覺地贊嘆:“好帥喲!”聊天時,女人都承認喜歡帥哥,放眼看看,選秀選的是花樣美男,時尚雜志封面上的美男也越來越惹人眼?!澳猩睍r代真正到來了。女性同胞也大大方方地承認:我們很“好色”。
生理因素決定,男人天生好色
從生物學角度看,雄性動物為繁育后代,總希望能與更多異性交配。從心理角度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性的欲望源自“本我”的呼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也提及,性的需要是人類最原始需求,是隨時隨地都存在的,也是沒辦法回避的。年輕漂亮的女性會讓男性覺得她們擁有更強大生育能力,所以看美女乃是人之常情。但按照這樣的理論,男人豈不是都要睜著色瞇瞇的眼睛盯著女人看?當然不會,因為無論本我的呼喚,亦或是最原始的需要,現(xiàn)實生活中都無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一切皆是經(jīng)過道德約束過濾后才得以實現(xiàn)的。所以,男人色心常有,但未必都會有具體的行為或舉動。
TIPS:
研究人員給4000多名17歲到70歲的受調(diào)查者展示18歲到25歲的異性照片,調(diào)查結(jié)果量化后發(fā)現(xiàn),大部分男性對照片中看起來苗條、姿態(tài)性感的女性評分較高,他們認為這些女性更具吸引力。男性更重視外表,換句話說,男人都好“色”。
時代進步了,女人有“好色”的權(quán)利了
記得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晉朝有個“帥哥”叫潘安。據(jù)說這小子很帥,究竟帥到什么程度?他每次上街,總引起一堆懷春少女或半老徐娘的圍觀。后來他都不敢步行了,只好坐車??梢坏┍话l(fā)現(xiàn),仍引來尖叫一片。那些女人覺得尖叫難以吸引潘安的注意,就想了一個辦法——丟水果,估計和現(xiàn)在向歌星獻花差不多。為什么是丟果子呢?“果”會不會是問“結(jié)果”的隱喻呢?不得而知。不過每次潘安出街,都會帶著滿滿的一車水果回家倒是真的。成語“擲果盈車”就是從這來的。但古代女性看到帥哥也只能“擲果盈車”,而現(xiàn)代的女性更熱情奔放一些。
古老的禮數(shù)約束下女性的情感多數(shù)是被壓抑的。而女性的一切形象都在男性的注視之下,男性與女性存在著“看與被看”的關(guān)系,就像皇帝選妃子,或選美的對象都是女性。這其實是種權(quán)力的隱喻,意味著男性始終占據(jù)權(quán)力的高端。但時代進步了,女性掌握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女人也開始津津有味地談?wù)摗澳猩?,不知前段時間流行的快男、好男兒是否是這種大環(huán)境下滋生的產(chǎn)物。臺灣偶像劇《下一站幸?!汾A得收視率新高,劇情吸引人?不盡然。原因何在?有位女網(wǎng)友說:“好吧,我承認我好色?!币驗閯≈卸际腔用滥校屌杂^眾大飽眼福。原來女性好色,不遜于男性。
女人好色可能源于父愛缺失
首先,從心理學角度看,人們大多喜歡追捧大眾審美下認為漂亮的人,反映人們存在“易受暗示”傾向。無論男女,都會在無形中接受外部暗示,并轉(zhuǎn)化為自我暗示,進而認為無論怎樣,大家認為漂亮的就是最好的。大眾情人也反映了人們接受暗示的能力。另外,也體現(xiàn)了“從眾心理”。從眾指人們受周圍環(huán)境中他人影響,更易做出與多數(shù)人一樣的行為。
其次,追求漂亮的異性滿足了人們對自我認可和外部認可的需求。每天與靚麗的伴侶一起出入,相當于宣布:我是有能力的,進而認可自己,覺得自己真如想象般有價值。當人們從中獲得心理認同時,漂亮伴侶的意義就不僅是心理滿足,還有附加的社會意義。
最后,也有人認為女性好色間接反映出童年時期安全感建立的好壞。有些女人似乎對異性懷有莫大的向往,她們對“色”的理解不與“性”的需求直接劃等號,更多的可能是由于童年父愛缺失造成的。心理學認為童年期內(nèi)心需求未能得到滿足就需后期變向補足,所以也可認為,很多好色女是在父愛缺失的前提下,成年后衍生出對男性的一種特殊情愫。但對于色男人,卻不能反推得出母愛缺失的結(jié)論,因為男性好色多是生理因素決定的,這點與女性有本質(zhì)的不同。
其實,缺失父愛的女孩在上幼兒園時就會表現(xiàn)出不同,如她們更愿意和男孩兒玩,覺得和男孩子玩會很安全:一是男孩大多會讓她幾分,二來一旦自己被別人欺負了,男孩也會站出來幫自己。這樣的孩子就是典型缺乏父愛的表現(xiàn),安全感建立的不好。這些女孩成年后,更是極力尋找“父愛”。然而,很多原因使得她們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內(nèi)心的需求沒得到滿足,于是“好色”的特點在以后的歲月里會逐漸顯現(xiàn)出來。她們會用一雙“好色”的眼睛去尋找自己渴望的具有“父愛”般的男人,因為這種“缺少”一直是她們的遺憾。
【相關(guān)閱讀】:
審美變化,導致男人越來越“娘”
日本漫畫、熱播韓劇、選秀節(jié)目中陰柔美男的形象越來越多,而媒體傳達的這種訊息無形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審美觀的多元化使男人越來越“娘”,解釋一下,“娘男”就是指打破傳統(tǒng)意義上對男性的定位,喜歡裝扮,面容姣好的陰柔男子。
人生下來是沒有社會學意義上的性別的,“男剛女陰”是傳統(tǒng)性別文化設(shè)立的一個標準,而“社會人”個體逐漸得到解放,價值多元化也讓社會評價變得寬容、開明起來,男人不再完全聽從于由別人設(shè)立的標準,也不再為了迎合外在標準,而壓抑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這也是“娘男”增多的又一原因,這種現(xiàn)象也可以說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色女數(shù)量直線飆升。
于是,有人在網(wǎng)絡(luò)上高調(diào)的宣揚:我是色女,讓美男子更多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