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打破過去的思維定勢,千方百計為學生提供讀書時間和機會,逐漸培養(yǎng)學生“好讀書”的興趣。教師應(yīng)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做好朗讀訓練,使學生能讀出文章的情趣。通過朗讀,培育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感知語言的神妙,領(lǐng)悟語言的精髓。
【關(guān)鍵詞】朗讀 讀書方法 語感
語文有其鮮明的學科特點。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個性特征,是語文的重要基本功。如果忽視學科特點,失去這項基本功,語文教學就將日漸枯萎而失去生機活力,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語文不同于自然科學,言語對象有許多模糊朦朧的地方,近于神秘莫測,“難以言傳”,但人們憑借豐富的語言經(jīng)驗,反復(fù)朗讀,靜心品味,將作品的知、情、意內(nèi)化為自己的認知和情感,“使它沉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朱光潛語),形成頓悟,不但可以弄清詞句的確切意義,還可意會出作品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讀書沒進入境界,他們朗朗的讀書之聲難尋,抑揚頓挫之妙音更不易得。教師課堂上埋怨學生不想讀,讀得沒味;學生自責自己不會讀。這絕非杜撰,今列舉幾條學生現(xiàn)狀:(1)很多初中學生,無論是讀課文,還是讀報刊,讀不出句讀,讀不出感情,甚至結(jié)結(jié)巴巴。(2)讀了一篇文章,其主題其中心是什么,腦中一片空白和茫然。(3)根本感悟不出文章的底蘊,學習領(lǐng)悟不到作品的技能技巧,更有甚者對一篇文章茫然朗讀兩遍了事,根本不知道讀一篇文章究竟要搞清楚些什么問題。
造成初中學生讀書能力較差的原因何在呢?筆者認為有兩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學生讀得少。因為有些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的時間很少。有老師認為,在課堂上讓學生讀多了,自己講的就很少,所以不少教師,侈奢地在課堂上大講特講,生怕漏掉一丁點知識,這樣,學生誦讀的時間自然沒多少了。課后學生該讀書了吧,可因為學科多之緣故,學生忙于完成各科作業(yè),也無暇顧及讀書了。二是學生不會讀,即學生讀書不得法。表現(xiàn)在:教師只讓學生在課堂泛泛地自讀,并不提出什么要求;老師不范讀,也不對學生試讀進行指導;老師不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等??傊?,教師只顧自己灌輸知識,忽視讀書方法的點撥和介紹。如此一來,學生自然讀得少,或讀不得法,都不能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其語文能力很難提高,這在歷年中考中得到了印證。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學生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中考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特別是對學生的讀書能力的要求越來越注重。從考題上看,閱讀分值一般占百分之四十左右,甚至還更高。縱觀近幾年各省市中考語文試題,大多趨向于對學生讀書能力的測試。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要花大力氣、全方位、多角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能力,也讓教師從死講死灌的死胡同中走出來。
首先,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打破過去的思維定勢,教師不再硬輸死灌,千方百計為學生提供讀書時間和機會,逐漸培養(yǎng)學生“好讀書”的興趣,讓他們知道朗讀可以體現(xiàn)文字美,朗讀可以體會文章的節(jié)奏美、神韻美。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明白朗讀的好處:(1)朗讀可以培養(yǎng)說話能力,因為書本中來的語言可以使學生敢于說話,善于說話,說得有條理;(2)朗讀還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更讓學生懂得多讀的積極意義:(1)多讀是學習語文的需要。通過讀課文能使他們對文章的字、詞、句、結(jié)構(gòu)和中心思想等能深刻理解。讓學生會認字,會講詞義,會詮釋句子,會分析謀篇布局,會歸納中心思想。(2)多讀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學生如果對學習語文沒有興趣,是不可能學好的。教師也不要一味地認為,只有自己多教多講,學生才學得好,其實這不能讓學生主動求知、主動練習,那還是讓學生多讀書吧。(3)多讀能培養(yǎng)學生多思。學生多讀,才能做到“口而誦,心而惟”。學生才會有邊讀邊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從而才能深刻理解文章。(4)多讀還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需要。這一點應(yīng)該是所有人的共識。
其次,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交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就好比一把金鑰匙,學生擁有了這鑰匙,就會隨時隨地去打開書海那一扇扇智慧大門,并尋求到知識寶藏。古人孔子有五讀之法:(1)博學之,即廣博地閱讀,多方面地涉獵鉆研;(2)審問之,即詳盡細致地追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3)明辨之,即明白透徹地分析和辨別,以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4)慎思之,即有目的有針對性地作一番認真細致的思考;(5)篤行之,即專心專意、腳踏實地去做。教師可以花時間教給學生這些經(jīng)典的讀書之法。教師要加強自身朗讀能力,不僅自己會讀,還會對學生分段指導,讓學生掌握朗讀的步驟和方法:(1)在疏通文意基礎(chǔ)上讀,要求能讀準字音,讀準句讀,讀出語氣,讀出韻味,語句連貫,知道寫了什么內(nèi)容。書讀得越熟越能深透理解。(2)推敲文理、詞語,讀出節(jié)奏、停頓、文章脈絡(luò)、關(guān)鍵詞語。(3)畫、圈、批、注。就是在讀的時候動動手,將關(guān)鍵詞句畫出來,將優(yōu)美語句、文段摘抄下來。(4)品味意境。體會文章主題,聲情并茂地讀。當然,方法還可以采用領(lǐng)讀式、賽讀式、表演式、猜讀式等等。
★作者單位:四川省鄰水縣鼎屏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