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緣起】
中學生議論文寫作,對于構成一篇文章的一個個段落該怎么寫,往往忽視它的重要意義,很少進行嚴密的思考和有效的訓練。于是,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只會羅列事實證明論點,不會用理論分析闡明觀點,缺乏認識的深度,文章平面單一,不深刻。學生主觀上也想提高寫作能力,比如選訂了《中學語文·讀寫新空間》雜志。該雜志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與寫作營養(yǎng)大餐,何不利用這一條件提升學生作文水平呢?基于以上這些想法,針對學生的作文實際,設計了本節(jié)課。
【課前準備】
教師認真閱讀《讀寫新空間》,精心備好有代表性的語段,并把它打印出來,作為講評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知道寫好議論文要掌握一些觀點、材料、章法及論證的知識,而一個完整的段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容和成功的寫作技巧。欲要寫好“篇”,首先應該寫好“段”。如何把議論語段合理地展開,是我們這節(jié)課研究的重點。
二、組織活動
請同學們以老師提供的語言材料為主,討論、分析,談談這些議論是如何展開的。
材料1:其實,一個人也只有具備了高尚完美的人格,才能成就一番偉大事業(yè)而青史留名。岳飛雖被奸臣所逼卻仍精忠報國的忠誠;司馬遷雖身負大辱卻為民族修史記事的堅韌;荊軻明知赴死卻不違一諾的誠信;布魯諾寧愿被教會處以火刑,也不改捍衛(wèi)科學真理的無畏;馬克思雖然一生多次被各國資產(chǎn)階級政府驅逐,但決不放棄對偉大理想追求的執(zhí)著,他們的這種高尚人格正是從事驚天偉業(yè)的基礎。一部中國歷史,不,整個世界歷史,就是這樣在人類前進、創(chuàng)新和犧牲精神的鼓舞下書寫而成的。而體現(xiàn)著這種精神的,正是那些跨越時空在人格方面光芒四射的人物。
師生評析:這一語段的論證過程是,首先指出只有具備了高尚完美的人格,才能成就偉大事業(yè)青史留名的觀點。接著,列舉中外名人的事例來印證這一點。然后進一步闡明具有光芒四射人格的人物是“前進、創(chuàng)新和犧牲精神”的代表,而歷史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書寫而成的,以此論證了這些人能夠成就事業(yè)青史留名的原因。
方法歸納:這是運用求同展開法。這種方法就是在段的起始部分確立論點后,展開部分舉出性質相同的幾個事例來論證論點,分析時先分別闡述幾個事例在各個側面的不同點,再歸納出它們在本質上的一個相同的,這個相同點即論點成立的原因。
材料2: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基石。我們應當相信自己,假如你連自己都不相信,這個世界還有什么值得你信任的呢?只有相信自己,才會建立起成功的信心,才會取得成功。假如自己都放棄了希望,那么還能期望從別人那兒獲得希望嗎?自信,應當成為我們的生活態(tài)度。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拒絕聽取別人的意見?!白咦约旱穆?,讓別人去說吧!”聽起來固然十分瀟灑,但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誠然,我們應當堅持自己的信念不為別人所干擾,但當別人真誠地向你提出建議時,我們應當虛心地接受?!爸t受益,滿招損”,指的是過度的自信會招致?lián)p失,而虛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見會得到好處。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正確處理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的關系。
師生評析:這一語段作者能夠一分為二地看問題。首先提出“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基石”這一論點,接著指出“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拒絕聽取別人的意見”,辯證地分析了既要相信自己,又要聽取他人意見的觀點。分析問題是一分為二的,思路十分清晰,用詞也十分講究,比如“應當”、“固然”、“但”、“誠然”、“過度”等,準確得當,留有余地。
方法歸納:這是運用辯證展開法。即在段的起始部分確立論點后,然后在展開部分運用辯證思維,“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一分為二的觀點”去客觀審視,進行辯證分析,得出中肯的看法,從而達到證明論點的目的。導引詞語的運用也兼顧兩面,比如“固然……可是……”、“我們不否認……但從另一角度思考……”等。
材料3:是“得”是“失”,關鍵看取舍。有得必有失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就說“三鹿奶粉”事件吧!一些企業(yè)見利忘義,為追求利潤,置嬰兒的生命于不顧,奶粉摻假滲毒,做出了讓母親泣血、令社會蒙羞的行徑。這種行為重創(chuàng)了奶制品行業(yè),更重創(chuàng)了社會的誠信危機。三聚氰胺讓有著數(shù)十年的知名企業(yè)“三鹿”在短短數(shù)個月分崩離析,宣告破產(chǎn),斷送了“遠大前程”。與此相反,有失必有得。海爾集團曾收到客戶的投訴說某型號的電冰箱存在缺陷,馬上停產(chǎn)整頓,革新技術,并當眾砸毀了76臺不合格的電冰箱。這一舉措令全國上下為之震驚,電冰箱可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啊!海爾集團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如今該集團發(fā)展成為全球第四大白色家電制造商,“海爾”也成了中國最有價值的品牌。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非法所“得”,必將失去更多的東西,甚至生命。為人民而“失”,必將得到更多的東西。
師生評析:此語段先擺出“是‘得’是‘失’,關鍵看取舍”的觀點,然后舉出“三鹿奶粉”事件,論證“有得必有失”的一面,接著舉出海爾集團的事跡和業(yè)績,論證“有失必有得”的一面。兩個企業(yè)集團,孰是孰非,鐵證如山。事例后的說理分析,自然而然得出“非法所‘得’,必將失去更多的東西,甚至生命。為人民而‘失’,必將得到更多的東西”的結論。文段因善用對比論證而更富有厚度。
方法歸納:這里運用的是正反展開法。即在段的起始部分確定論點,然后在展開部分同時舉出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形成鮮明對比。結論部分通過分析推出論點的正確性。
材料4:打磨語言,我認為巧用修辭是好途徑。為什么這么說呢?通常我們在敘述或描寫的時候,總感覺蒼白無力,缺少一點感染;或者我們在說明事物和議論說明時,總感覺說得不夠生動,缺少一點力度。這多半是因為我們的語言表現(xiàn)力不夠,或干癟乏味,或言不盡意,語言缺少滋潤,從而影響了整個文章的質量和品味。這時,我們不妨動點腦筋,用點修辭,興許筆下的內容活潑俏皮起來了。
材料5:如今的人們,過多地被物質迷惑了雙眼,越發(fā)不安分起來了,追功,逐名,謀祿,哪一個不是充滿誘惑力?世人只有擦亮雙眼,看清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安于現(xiàn)狀,方可獲得想要的一切。如何做到安于現(xiàn)狀?子路和孔子有這樣的對話,子路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安分,富而好禮也?!笨鬃拥脑捑俚仃U述了如何安于現(xiàn)狀,不論貧富,都對現(xiàn)有的一切感到滿足,沒有過分的追求,并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這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安”。
師生評析:材料4談“打磨語言,巧用修辭”的問題。語段雖短,卻環(huán)環(huán)相扣,思維縝密:首句亮出觀點,接著分析同學們寫作文的通常情況及發(fā)生的原因,最后指出“動點腦筋,用點修辭”的辦法。材料5談“安分”的問題,也是層層遞進,深入剖析:第一層,擺出“不安分”的現(xiàn)象;第二層,亮出觀點;第三層,引用孔子的話,提出安于現(xiàn)狀的辦法。
方法歸納:這兩則材料運用的是層進式展開法。所謂“層進式”就是展開部分,要緊緊圍繞起始部分提出的論點,有層次地講清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等幾方面問題。如果是批評錯誤現(xiàn)象或由批評入手的文章,一般則要“擺現(xiàn)象—析危害—挖根源—提辦法”,這樣才使議論嚴密、深刻。
三、課堂小結
議論文是我們必讀也必寫的一種文體。每到寫作,同學們總是覺得自己議論展不開,道不明,理不透,力度不夠。其實,寫的時候放飛思維,拓寬議論天地——或求同展開、或辯證展開、或正反展開、或層進式展開等等,情況會好得多。今天的分析只是給大家提供一些思路,還需要同學們在寫作實踐中有意識地借鑒、訓練,從一個個語段啟程,而后一步步進入篇章的佳境。讓思維的小鳥在寫作天空中快樂飛翔吧!
四、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課后完成其他文章語段的評析,并形成文字。除了今天討論、分析的四種方法以外,再分析一下“演繹推理展開法”、“聯(lián)想展開法”、“歸謬展開法”等。
【課后反思】
這堂課討論、分析了以上五則材料,旨在幫助學生對熟知語段的解讀分析,從中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在以后的寫作中有意識地模仿,從而達到學會理論分析闡明觀點的目的。用整篇文章來指導來引領,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來說,可能會由于篇幅太長、內容太復雜而難于理解和掌握,而用合適的語段來教學,效果會更好??梢哉f,一個完整的段落是一篇具體而微的文章。好的語段雖小,卻如小麻雀,五臟俱全,小中見大,見微而知著。學生通過一個個“段”的學習,擇其要,得其法,從事“篇”的寫作便會思路暢通、得心應手,寫成的文章自然豐富、深刻、精彩。而現(xiàn)實的中學議論文寫作教學,往往就用完整的“篇”教給學生觀點、材料、章法及論證的知識,學生往往會被范文折服,繼而產(chǎn)生高不可攀的心理,下次寫作文依然如故。因此,作文講評課也需要嘗試不同的做法,且每次明確一個訓練點,給學生一些可用的方法,有效地讓學生知道學什么、怎么學,逐步提高寫作水平。再說,取材于學生手頭的報刊等學習資料,利用了教學資源,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對促進學生養(yǎng)成閱讀、思考、積累和良好的寫作習慣起了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浙江省衢州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