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格·摩頓森其人
葛瑞格·摩頓森1957年出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早年隨支援非洲的父母生活于坦桑尼亞。1993年,他為紀念早逝的妹妹,跟隨登山同伴嘗試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巴基斯坦的喬戈里峰,結(jié)果途中發(fā)生意外,幸而得到巴基斯坦村民的搭救。
看見虛弱的摩頓森,村民先請他喝了三杯茶,他們在茶里頭放進了許多對他們來說非常珍貴的糖,才救活了摩頓森的性命。村民讓他在山上養(yǎng)好身體,在這段養(yǎng)病的過程中,他注意到該村的84個孩子坐在門外,用小木棍在泥地里扒拉著識字上課。這村子窮到連一天花一美元雇名教師都做不到。在摩頓森離開村子時,他立誓一定要回來,為這里的人們建所學(xué)校。
摩頓森回到美國,為了實現(xiàn)這個承諾,他生活更節(jié)儉了,并且開始一封一封地寫信。他寫給政治人物,寫給新聞主播,寫給好萊塢的大明星,寫給所有他認為可能會幫助他的人。他需要籌到12000美金,去山上的村莊蓋學(xué)校。他總共寫了580封信,最終只收到一張支票——NBC著名新聞主播湯姆·布羅考開的,這個籌措錢款的過程猶如一個噩夢。摩頓森只得變賣自己鐘愛的登山設(shè)備和汽車,才又籌得2000美元。直到威斯康星州福爾斯河小學(xué)的一批學(xué)生捐贈給了他總共623美元的分幣時,此事才終于引起了人們的關(guān)注。
要在山上蓋學(xué)校,必須先蓋好一座橋,讓建材能運送過去。摩頓森對建筑、建材一無所知,但這反而激起了他心中的信念。摩頓森建立學(xué)校的條件是讓當(dāng)?shù)卮迕癖仨氁蕴峁┩恋睾蛣诹Α叭牍伞?。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科爾飛的村民在路被封斷,建筑學(xué)校的材料無法運達村子時,他們連夜走了二十多里山路,將建筑學(xué)校的材料背回村里的場景。照片上他們干凈的笑容令人動容。
葛瑞格·摩頓森的影響
摩頓森苦心奔走10余年,在當(dāng)?shù)仃懤m(xù)建設(shè)了90余所學(xué)校,為34000名兒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其中包括24000名女孩。當(dāng)然,摩頓森也曾經(jīng)冒險、甚至被欺騙被塔利班部隊綁架,可幫助他的人除了大眾,更有手段殘酷但還有善良一面的軍閥……
2006年,摩頓森將自己這段復(fù)雜又傳奇的經(jīng)歷,以及10多年來的所見所聞?wù)沓蓵?戰(zhàn)亂地區(qū)的孩子稚嫩而赤誠的心靈、貧困的巴爾蒂人樸素而深沉的情感,令千百萬不同膚色的讀者為之震撼。
2007年,摩頓森憑借《三杯茶》在全球的重大影響,與村上春樹分享了第11屆桐山環(huán)太平洋文學(xué)獎。
2009年,摩頓森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巴基斯坦之星”榮譽勛章,并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摩頓森讓更多的人明白:教育才是消滅貧窮、消滅恐怖主義最有利的手段,只有讓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們,通過溝通、學(xué)會溝通,通過教育架起一座知識的橋梁,才是和平的希望所在。
片段欣賞
有人給他蓋上一床厚厚的被子。摩頓森舒服地蜷在被窩里,奢侈地享受著溫暖。從春天以來,他這還是頭一回睡在室內(nèi)。借著壁爐昏暗的炭火,他看到了好幾個正在睡覺的身影。鼾聲來自房間的各個角落,此起彼伏地響,他翻個身,也加入了合奏。
再次醒來時,房間里只剩下他一個人,天花板上的方窗透著藍色的天光。哈吉的妻子莎奇娜見他醒了,給他端來一杯“拉西”(酸奶)、一塊剛烤好的“恰巴帝”(薄煎餅)和一杯甜茶。她是第一位接近摩頓森的巴爾蒂女性。摩頓森覺得莎奇娜有著他見過的最和藹可親的面容——皺紋的線條表明,笑紋長年在她嘴角和眼角駐扎,而且持續(xù)延伸,直到占滿整個臉龐。她把長發(fā)精心編成藏族婦女傳統(tǒng)的辮子發(fā)式,頭戴鑲有珠飾、貝殼和古錢的羊毛帽“烏爾得瓦”。莎奇娜站在一旁,等待摩頓森品嘗早餐。
他咬下一口熱騰騰的“恰巴帝”,然后把它浸到“拉西”里,狼吞虎咽掃光眼前的食物。再將甜茶一飲下肚。莎奇娜滿意地笑了,又給他端了一份。如果當(dāng)時摩頓森知道,糖對巴爾蒂人來說是多么稀少珍貴,當(dāng)?shù)厝耸嵌嗝垂?jié)省用糖,他一定會拒絕第二杯甜茶。
★★《閑閑書語》欄目征稿★★
哪一本書讓您愛不釋手?哪一本書讓您為之震撼?請快快推薦給我們吧!
征稿要求:
1.針對經(jīng)典、新穎(不一定熱門)的圖書進行評論,文字生動可讀,觀點鮮明,言之有物,1000字左右。
2.請隨稿件附上所評圖書的封面、插圖及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