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萼子 又叫牛心柿,產于山東青州。樹冠圓頭形,樹勢強健,樹姿開張,枝條稠密,多彎曲。果實中等大,平均重100克,心臟形,橫斷面略方,橙紅色,無縱溝;果頂尖圓、凸起,肩部圓形;蒂較小,蒂洼淺;萼片直角卷起,故稱“小萼子”;肉質細膩,纖維少,汁多味甜,含糖量為19%,多數(shù)無核,但與其他品種混栽時有核,品質上乘。在山東地區(qū)10月上中旬成熟。該品種很適宜制餅,出餅率達30%以上。
富有 原產日本,1920年左右引入我國。樹冠圓頭形,樹勢強健,樹姿開張,進入結果期后易下垂。果實中等大,平均重100~250克;扁圓形,橙紅色,肉質致密,具有紫紅色小點,不需人工脫澀,味甜、品質優(yōu),有核。10月下旬果實成熟。
次郎 原產日本,與富有同時引入我國試栽。樹冠自然圓頭形,樹姿開張。果實中等大,扁方形,平均重144.5克,最大300克以上;橙紅色,具4條縱溝,無縊痕,果頂平、微凹;果肉微帶紅色,硬柿脆甜,褐斑小而少,品質上乘。10月下旬果實成熟,40天才陸續(xù)變軟。
新秋 原產日本。該品種果實特大,平均單果重250克左右,最大可達340克;扁圓形,果頂平,果面光滑,無縱溝,橙色;果肉橙黃色,致密,汁液中等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18%,褐斑少,種子少;8月底果實頂部著色變黃,之后頂部變?yōu)槌壬?、基部變?yōu)辄S色時即無澀味。9月中下旬成熟,果實發(fā)育期135~145天。單性結實能力強,生理落果少,坐果率高,易豐產。成熟期較早,比次郎早20天,果肉無黑斑、品質優(yōu),早實豐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磨盤柿 也叫蓋柿、合柿等,是華北地區(qū)的主栽品種。樹冠高大,中心干直立,層次明顯,幼樹樹冠呈圓錐形,結果后逐漸開張;枝條粗壯稀疏,葉片大而肥厚。果實極大,為柿中之冠,平均重250克,最大可達500克;橙黃色,有明顯縊痕,果皮厚,果肉淡黃色,味甜,品質中上等。宜生食,也可制餅,但出餅率低。10月中下旬成熟,鮮柿較耐儲運。適應性強,抗旱、抗寒,最喜肥沃土壤,單性結實能力強,生理落果少,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明顯。
鏡面柿 產于山東菏澤。樹冠圓頭形,樹姿開張。果實中等偏大,平均重120~150克;扁圓形,橫斷面略方,果皮光滑,橙紅色;肉質松脆、汁多味甜,無核。在山東菏澤長期栽培中形成了成熟期不同的3個類型:早熟(9月中旬中秋節(jié)前后成熟)的稱八月黃,果稍大,較抗炭疽病;中熟(10月上旬成熟)的稱二糙(早),含糖量較高,可達24%~26%,又有大、小兩種;較晚熟(10月中旬)的稱九月青。早熟的以硬柿供食,中、晚熟的以制餅為主,制成的柿餅質細、透明、味甜、霜厚,以“曹州耿餅”馳名。喜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栽培,抗旱、耐澇、不耐寒,豐產穩(wěn)產,但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差。
(作者聯(lián)系地址:山東省農科院山亭實驗站 郵編:27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