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簡化栽培技術就是要達到降低棉田勞動強度,簡化棉田管理措施,減少棉田投入,提高植棉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目前河南省社旗縣棉花生產辦公室推廣的比較成熟的棉花簡化種植模式有:春棉移缽育苗麥收后移栽模式、棉田簡化整枝模式和裸苗移栽模式3種。
一、春棉移缽育苗麥收后移栽模式
主要以“春棉育苗20天后移缽,麥收后移栽”等技術為主。
1. 選擇良種。要選用結鈴性強、抗病、較早熟的抗蟲雜交棉F1品種,如魯雜棉系列、冀雜棉系列和宛雜3號、6號棉種等。
2. 育苗時間。基本上與春棉和麥套棉育苗同步進行,一般以在4月20日前為宜。育苗技術、苗床管理與春棉一樣,力爭棉苗達到苗肥、苗壯、苗勻的標準。此項技術一般畝產籽棉和皮棉同春棉不相上下,且克服了麥套棉不能使用機械收割小麥的困難。
3. 移缽“假植”。5月上中旬,當棉苗達到“2葉1心”或“3葉”時,要在苗床內移缽“假植”,以防止主根下扎,控制主莖生長,達到蹲苗的目的。注意移動缽體假植后,要用浮土圍好根,并一次性澆足水,以后遇雨也無需蓋膜,但要防水淹。苗床管理要及時防止棉蚜、紅蜘蛛的為害,尤其要注意防止盲蝽象叮食頂心,形成“多頭棉”或“無頭棉”。
4. 麥收后要搶時移栽。6月上旬,麥收后立即搶時移栽,能提前一天絕不后拖一天,盡量減少與春棉和麥套棉之間的生長差距。栽時澆足水,施足肥,使返苗時間縮短到1~2天。
5. 肥水管理。棉苗移栽到大田后,要加強水肥管理,一促到底,以加快返苗速度和棉苗生育進程。肥料要早施,配比要合理,遇旱要澆水,盡快搭好豐產架子。
6. 及時去除早蕾。6月20前,要除去下部1~3個果枝上的花蕾,以緩解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促使棉株早搭豐產架子,特別是要注意防止水源條件差的旱地棉田出現(xiàn)“小老苗”現(xiàn)象。
7. 打頂時間。棉花主莖果枝長到16~18個時開始打頂,一般在7月下旬左右打完。要注意做到“時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時”。
只要落實好以上幾項技術措施,就能達到麥茬棉不晚發(fā),產量超春花,霜前花率高,棉花品質好的目的。
二、棉田簡化整枝模式
主要以“稀植,留營養(yǎng)枝”,簡化田間管理技術為主。
1. 選好優(yōu)質高產雜交棉種。選用優(yōu)質高產抗蟲雜交棉F1品種,應滿足130天生育期,植株高大,前期長勢強,中后期上桃快而集中,單鈴重6克以上,抗枯黃萎病等要求。豫西南棉區(qū)一般可選用魯雜棉系列品種(如魯棉23,魯RH-2,瑞雜816等),冀雜棉系列品種(如冀雜6268、3268,邯雜等),中雜棉系列(如中植棉6號,中雜63等)和宛雜棉系列(如宛雜3號,宛雜6號)等。
2. 選擇栽培模式。雜交棉在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方面均具有較強優(yōu)勢,個體生長發(fā)育較快,植株高大,因此,在栽培上應采用“大個體,小群體,寬行距,窄株距”模式。
3. 留好棉花營養(yǎng)枝。棉花現(xiàn)蕾前一般要出現(xiàn)3~5個營養(yǎng)枝(農民稱“油條”),要留健壯營養(yǎng)枝2~3個,待最下營養(yǎng)枝長出6~8個果枝后,一次性打擊所有營養(yǎng)枝的頂。通過留營養(yǎng)枝的方式,相應增加密度,為創(chuàng)高產打下了基礎。
4. 及時進行全程化控。留營養(yǎng)枝棉田一般長勢偏旺,要在現(xiàn)蕾前后進行化學調控,每畝用縮節(jié)胺1.5~2克,后期根據長勢酌情增加。
5. 其他管理措施。與常規(guī)棉田一樣管理。
三、裸苗移栽模式
主要以基質、營養(yǎng)液育苗,無土移栽等技術為主。從長遠看,這項新技術是傳統(tǒng)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的接班技術,代表著棉花種植業(yè)向現(xiàn)代農業(yè)的發(fā)展方向,2002年國家農業(yè)部曾在社旗縣召開了全國推廣現(xiàn)場會推廣,但在過去幾年的推廣中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通過科技人員研究和種植戶的共同改進,技術已趨向成熟。
1. 品種選擇。一般抗蟲雜交棉品種均適用。
2. 培育壯苗?;|育苗最好采用托盤育苗的方式進行,只要搞好消毒,一般不存在苗病問題,所以育苗時間可在4月10日前后進行,經20~25天后苗齡達2葉1心時即可移栽。苗床上主要通過調節(jié)濕度來控制棉苗生長,培育壯苗。壯苗標準:真葉2~3片,苗高15~20厘米,紅莖綠莖各1半。
3. 提高移栽質量?;|育苗移栽成功關鍵:一是及時移栽,隨起苗隨移栽,最好不過夜;二是栽后肥水足;三是埋苗要深,達到5~7厘米。
4. 管理措施?;|育苗根系發(fā)育充分,所以肥要早施深施,花鈴肥提早到初花期。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河南省社旗縣農技中心 郵編:4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