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父親和母親忽然決定修一座橋。我不知道他們是什么時候開始有這個想法的,我看得出來,他們像是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
我有時候想,父親可能是在買了摩托車后產(chǎn)生這個想法的。父親騎著摩托車在我們家門前的小路上奔跑時,一抬頭,看見了眼前的小河。小河雖然不寬,水流也不是很大,但它擋住了父親。父親盯著河面看了一會兒,河面上波光粼粼的,河水在前進(jìn)時有時會碰到河里的石頭,卷起細(xì)小的浪花。父親就又盯著那些浪花看了一會。父親最后朝村西頭看了一眼。村西頭的河上有一座橋,是早些年村里人合建的,也是村里唯一的一座橋。修橋時,父親也參與了。我至今記得父親卷著褲腿站在水中往橋上搭木料的情景。修橋是村里的一件大事,當(dāng)時,村里的男勞力基本上都出工了。橋很快就建成了。多少年了,村民們都是踩著石頭過河,現(xiàn)在,他們終于可以大搖大擺地從橋上過了。村民們再走到橋上的時候,感覺明顯和以前不一樣。橋修成的當(dāng)日,我在橋身上看到一行字,寫著橋的名字和修成的日期。我在橋上走了一圈,心里樂滋滋的,我看到每個修橋的人臉上都掛著笑。這中間也有我的父親。要知道我父親并不是很愛笑的人,但那一次,我看見他笑了。以后,父親買了摩托車就常常騎著從那座橋上過。我后來想想,父親也許是在上了那座橋之后,忽然想再修一座橋。父親設(shè)想中的那座橋,連著我們的場院,不僅摩托車走起來方便,機(jī)動三輪也可以直接開到我們家院里。父親想著橋修好以后,就再也不用費很多力氣往路上背東西了,父親就興奮。父親一定是被這個想法鼓舞了,才決定修一座橋。當(dāng)然,這都是我的猜想。父親修這座橋的真實想法,我到現(xiàn)在依然不清楚。
修橋是一個不小的工程,父親曾想著說服鄰居倆兄弟一起干。因為這座橋不單我們家要走,他們也要走。但這倆兄弟似乎并不這么想,他們總覺得這是我父親個人的事。我想那時候的父親,一定很氣憤。但父親并沒有就此撒手,他開始積極籌備修橋的木料。他到村委會去找村干部,村里答應(yīng)給父親一噸水泥。他一次次往河邊跑,有的時候,我看見他在河邊一站就是半天。我知道父親一定是在心里醞釀修橋的構(gòu)想。父親站在河邊,很久以后,父親忽然決定還是先修路。父親計劃從村西頭沿著河對面一直修到要修橋的地方。這一段路少說也有50米長。父親想過,如果就他和母親兩個人,修這段路可能要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父親擔(dān)心一進(jìn)了暑天,這活就沒法再往下干。父親就又把計劃往前提了幾天。在某一個早晨,我看見父親和母親扛著農(nóng)具出了門,我一直用目光將他們送出很遠(yuǎn)。那時候,我看見父親扛著镢頭走在前面,母親走在后面,她的肩膀上扛著一把鐵锨。他們走得不緊也不慢,走到村西頭橋邊的時候,他們又一起停下來。我甚至看見他們抬頭看了一眼,我不知道他們在看什么。然后,他們同時彎下腰去。
那個暑假,我一直把自己關(guān)在家里寫作。我計劃著寫一部長篇小說。我已經(jīng)構(gòu)思好了,提綱也已經(jīng)列好。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忽然會有這種想法,也許是因為我在暑假前看了幾部小說。說實話,那些小說寫得真不怎么樣。我看著,就覺得自己也能寫。我那時候就有了沖動。所以,我有時候就覺得沖動真是一件好事。如果不是因為一時沖動,我也不會在一個暑假就寫出一部長篇小說。我果然就開始動筆了。應(yīng)當(dāng)說,我寫得很順利,很快就寫了幾萬字。我父親的意思一開始肯定是希望我能和他們一起勞動。但當(dāng)我告訴他,我要寫一部長篇小說的時候,他就不好再說什么了。我記得父親跟我說,你好好寫吧。我父親在這之前陪我到外面去開過幾次筆會。村里人不知道怎么知道了,也在背后議論。父親可能是覺得我給他掙了面子,對我堅持要鼓搗文字也沒什么意見。但是他對我這么年輕就鼓搗長篇小說還是感到有點驚訝。他當(dāng)時心里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不就是不能給他們幫忙嗎,父親或許也想開了。就這樣,我就在家里安心地鼓搗我的長篇小說。這是我第一次放開了鼓搗,我心里也沒底,不知道自己能鼓搗個什么樣。我每天在家里寫字,我的父母在外面干活,我心里就有點過意不去。所以,我一放下筆,就跑去幫忙。其實,就我這單薄的身子骨,也幫不了多大的忙。但父母看見我來了,還是很高興。修路要用很多石頭,母親就下到河里撈石頭,她卷起褲腿,走到河中間,感覺能用得上的石頭,就撈上來。我蹲在路上,用雙手接過母親撈上來的石頭,再搬到路里邊。石頭剛從水里撈出來,有點濕滑。我搬了一會兒,也下到河里。水就埋了我的腳。水溫剛合適,我乘機(jī)把手也伸到了水里。
從河里上來,父親已經(jīng)把一小段路整平了。他讓我用鐵锨把路里邊挖下來的土鏟到路中間,將那里墊厚一些。我就按父親的意思,從路里邊往外鏟土。我鏟幾锨土扔到路中間,然后拿腳在上面踩,踩平了,繼續(xù)往上面扔土。如此幾次,我看厚度差不多了,就讓父親過來看。父親拿腳在上面踩踩,說,可以了。我就換到另一個地方。
修路進(jìn)行了大概有一個月,這中間,村里人有時候會過來幫一會忙,但鄰居倆兄弟到底沒有露面。我父母沒說什么,村里卻有人看不下去了,暗地里在背后議論。一直到開始修橋,鄰居倆兄弟都沒有露面。
修橋那天,村里來了一群人。有些是父親事先打過招呼的,有些是自己來的。大家伙齊心協(xié)力把木料架在河中間。村里答應(yīng)給的水泥前一段時間就拉回來了。一個幫忙的人自告奮勇去和水泥,他從河里提了一桶水,就在河邊的空地上擺開了架勢。其他一些人,有擅長漆的,就負(fù)責(zé)抹水泥,擅長壘的,就負(fù)責(zé)壘橋基,什么都不擅長的,就幫著拎水泥、搬石頭。照例,我們家要管飯,母親就一次次往菜地里跑。一會兒,她又出現(xiàn)在廚房。我站在河邊,一抬頭,就看見了屋頂?shù)拇稛?。修橋又持續(xù)了近半個月。在暑假結(jié)束的時候,橋終于修好了。那一天,我看見父親和母親站在橋上,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他們在那里站了很久,很久以后,我還記得他們臉上的笑容。
多年以后,我依然記得父親和母親在那個早晨走出家門。我總覺得他們是去完成一項壯舉。他們用镢頭和鐵鍬挖出了一條平整而寬闊的土路,在路的盡頭架了一座橋。在以后的許多年里,每次我從橋上過,耳邊總回響著一個聲音,這是父親和母親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