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自述:
新年的第一天,陽光燦爛,拉了老公好好地購一把,添點內衣、買套裙子,結果還沒到門口就吃了一驚,人真叫一個多!看來,癡迷購物的人還真不少呢。我拉過呆在門口的老公說:現(xiàn)在明白了吧,你完全不能體味,買到喜歡的東西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看過一本小說,叫《購物狂的異想世界》,女主角麗貝卡是位財經記者,她的工作就是告訴別人如何精打細算,可她自己的唯一愛好就是——購物!她無法克制自己購物的沖動,更無法克制自己對商品的占有欲望……
對于我的購物愛好,老公已經是忍無可忍了,連我自己都痛恨自己,在QQ上換了簽名:“該死的占有欲”,想時刻提醒我這顆貪婪的心。
我的購物愛好大概是從學生時代開始的吧。
記得剛上大學那會兒,每月只有三四百塊錢的生活費,錢一到手,人生就像“一夜暴發(fā)”般奇妙,花起錢來根本剎不住車。
一天,我和好友外出購物,采購到最后僅剩兩塊錢。我們新校區(qū)離市區(qū)有40分鐘的車程,要坐長途汽車,兩塊錢根本不夠。我倆打了一個電話、兩個傳呼,倒霉的是一個救兵沒找到,兩塊卻變成了八毛,這下,連公交也坐不起了!最后不得不給在城里上班的表哥打電話求助。
大學畢業(yè)以后,我到深圳去工作,直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怎么來形容這個選擇,也許就是因為那里緊鄰著香港吧——香港對我來說,是一塊美妙的福地,更是一個噩夢。
因為工作的關系,我經常需要去香港。剛開始的時候,手里總是攢著老長一張單子,幫別人買這買那,也許就是因為這些單子的原因吧,每次去香港我都有老鼠掉進米缸里的感覺。先是去有“香港的香榭麗舍大道”之稱的廣東道,LV、Gucci、DG、Fendi……單是看,就已經熱血沸騰了。
后來,在香港購物成了我的習慣,我的重心在銅鑼灣, “寧多跑一家,不漏過一店”,大店小店,一個不落。從上午一直逛到晚上。中午飯也不吃,沒時間啊,買東西都來不及,裙子、圍巾、靴子……晚上實在是餓了,就在一家小店里買兩個饅頭,站在一堆袋子中間,拼命地啃,然后,一看到馬路對面有家店印著大大的“sales”,情緒又立馬飽滿了起來。
結婚以后,老公被我購物的樣子嚇怕了,為了克制消費,我甚至當著老公的面剪斷了信用卡,并且信誓旦旦地對老公保證,以后絕不單獨進商場了。
剛開始那會,一到周末,我就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堅決不出門。后來實在無聊,就開始上網,先是看新聞,逛社區(qū),再到后來,開始上淘寶,那些花花綠綠的商品,在我看到第一眼的時候,就開始折磨著我。我沒日沒夜不知疲倦地窩在上面看商品,買完衣服買鞋子,買完鞋子買化妝品,零食,包包……網上購物都是送貨上門,我可以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吹著空調收郵包,感覺真是太爽了。
老公回家一看,發(fā)現(xiàn)我的香水已經有十幾瓶,衣服、包等等更是多得沒法算。一氣之下拔掉網線,差點沒剁了我的手指頭……
可能女人天生就愛買東西,我就天生是個購物的奴隸吧,幾天不買東西就難受。我們的生活才剛剛開始,如果不改變,真的沒法繼續(xù)下去了。
心理專家:
正如電影《購物狂》中所說:“女人,從女孩起就想做購物狂?!爆F(xiàn)實生活中,許多女人認為自己有天生購物狂的基因存在,開心時購物,失戀時購物,無聊時購物……女人對購物近乎瘋狂的喜愛和多數(shù)男人對逛街的厭惡相映成趣。
盡管現(xiàn)代都市女性大多數(shù)都有購物的嗜好,然而并不是所有女性都是“購物狂”。我們所說的“購物狂”,就是對商品有一種病態(tài)的占有欲,當她們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哪怕是對自己來說毫無用處或者是重復購買的商品,都會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她們三天兩頭逛超市,甚至一天不買幾樣東西,就覺得堵得慌。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購物狂”和暴食癥、偷竊癖一樣,都屬于沖動控制疾病的范疇。瘋狂購物的內在原因來自于自身對商品的病態(tài)占有欲。部分女性當她們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時就會激發(fā)內心特別的沖動,如果看見了不買,心里就會堵得慌,但往往買了之后又后悔。這種沖動常常演變?yōu)閮刃牡淖飷焊泻徒箲]不安。
購物狂過度購物,非理性消費的內在根源也來自于外在壓力。一方面,職場中有些女性白領面臨很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而購物就成了宣泄壓力和負面情緒的通道之一。另一方面,無助感使得有些女性內心極其渴望能控制和把握一些東西,而購物則很好的契合了這一心理需求。在購物過程中,商場提供的自我展示的舞臺,服務員的關注和重視,買單時的自我控制快感,這一切對自身能力的肯定加劇了購物的沖動。
誘發(fā)“購物狂”的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1.購物狂患者主要是一些精神孤獨、身心受損或是妄自菲薄的人,企圖依靠瘋狂采購來填補心靈的空虛。而現(xiàn)代的信用卡結算方式更助長了病情的發(fā)展,因為患者已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錢包早已掏光。
2.瘋狂購物與她們感情脆弱、富于幻想、比較浪漫有關。
3.設置在購物場所的廣告及播放的畫面音響造成強烈的感官沖擊,女性往往經不住這些誘惑。
4.錯誤的觀念導向,如“購物是享受”、“購物有益健康”,甚至把購物作為治療心理疾病、精神抑郁等病癥的疏導方法。然而,帶著一大堆物品回家的同時,也帶回了數(shù)目可觀的賬單。
當女性發(fā)現(xiàn)自己有購物狂的購買沖動時,不妨嘗試一下其他比較合理的壓力宣泄的方式。宣泄的途徑很多,對于性格外向的女性可以找個地方高聲大叫,或借助某個機會與他人產生沖突等;對于性格內向的女性可以把心中的不快寫在紙上,寄給遠方的朋友。
“購物狂”多有欠債,可讓患者購物前先列表,把想買的東西做三個分類:“想要但不需要的、可能需要的、真的需要的”。清楚分類后,根據(jù)自己現(xiàn)有的金錢規(guī)劃購物。養(yǎng)成用現(xiàn)金消費的習慣,有助于控制消費額度。
網絡上新潮時尚且物美價廉的商品成為了很多女性無法抵擋的誘惑。迷上網購后,不少人把上班和睡覺之外的大部分時間都消磨在網上“淘寶”,不知不覺中“淘”掉了每月的大部分收入。沉迷于網購不能自拔的購物狂容易患上網絡購物強迫癥。
網絡購物強迫癥和其他網絡成癮相似,都是一種為逃避生活且不能自控的行為。無疑,戒掉網購癮是“購物狂”們精打細算過緊日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