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美足球,巴西和阿根廷總是第一時間躍入腦海。但是現在,巴拉圭正在強勢介入巴阿雙雄的領地。從1998年法國世界杯開始,巴拉圭人已經連續(xù)四次殺進了世界杯決賽圈,他們已然成為南美足球的第三代表。南美足球的三個代表各有特點,與巴阿雙雄相比,巴拉圭的特點更明顯:注重防守、堅持整體。
后圣克魯斯時代
回顧近十年的巴拉圭足球,奇拉維特和圣克魯斯這兩個名字是絕對不能被忽視的。作為巴拉圭乃至世界足球歷史上的傳奇,奇拉維特是巴拉圭征戰(zhàn)1998年法國世界杯的精神領袖。2002年世界杯上,當奇拉維特的核心作用被削弱時,年方20歲的圣克魯斯則開始嶄露頭角、成為球隊新的支點。四年后的德國世界杯,圣克魯斯正值當打之年,但剛剛從傷病中恢復過來的他,并沒有挺起巴拉圭足球的脊梁。也正是從這時起,巴拉圭隊開始了尋求新支點的旅程。在本屆世界杯預選賽上,這支球隊正式進入了“后圣克魯斯時代”。
陣痛期、適應期和磨合期,這是一支球隊核心交接或戰(zhàn)術變革時必須經歷的三個階段。但在巴拉圭,這三個階段被無限縮短,他們在世界杯預選賽上的成績,就可以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圣克魯斯還在巴拉圭陣中,但他的位置已經從主力退居到板凳席。18場世界杯預選賽中,圣克魯斯只上場了五次,其中三次首發(fā)兩次替補,總共上場時間只有308分鐘。這其中自然有他受傷病影響的原因,但更多還是球隊的戰(zhàn)術已不再圍繞他來進行。不過話說回來,圣克魯斯還是具備實力的,五場比賽他進賬三球,進球效率高居全隊之首。主場對巴西的比賽,正是他的進球為球隊打開了勝利之門。但圣克魯斯必須面對的事實是,球隊即便沒有他成績依舊非常出色,這也就注定了他要接受角色轉換。
在世界杯南美區(qū)預選賽上,巴拉圭一度長期把持積分榜首的位置,更是取得了主場五連勝的佳績。在亞松森,他們擊敗過委內瑞拉、秘魯這樣的弱旅,也曾力克巴西、阿根廷。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預選賽巴拉圭在主場對巴阿雙雄不但取得了全勝,且一球未失。要知道,若不是最后時刻放松了警惕,巴拉圭完全有可能以賽區(qū)第一的身份晉級南非。這就是現在的巴拉圭足球,不再依靠大牌球星打天下,也不再一味依靠防守和對手周旋,攻守平衡和整體足球成為他們新的追求。
圣克魯斯已成明日黃花,那巴拉圭隊依靠誰在前鋒線沖擊對手呢?答案是卡多索。卡多索和圣克魯斯都是典型的中鋒,但卡多索更年輕,26歲的他正處于職業(yè)生涯的黃金階段,卡多索也更高,1.93米的身高讓他具有更強的制空權。在前鋒線上,他不僅可以進球,更能牽制對手、利用身高為隊友創(chuàng)造機會。18場世界杯預選賽,卡多索為巴拉圭出場了12次,在他出場的時間里,球隊取得了六勝兩平四負的成績。在巴拉圭目前的戰(zhàn)術體系里,雖然卡多索并非不可或缺,但他的確已經成功取代了圣克魯斯的作用。
其實,卡多索并非巴拉圭隊的進攻核心,在他身邊的卡瓦尼亞斯才是最具威脅的火力點??ㄍ吣醽喫乖谑澜绫A選賽中為巴拉圭出場了15次,出場時間達到了1219分鐘,并為球隊打進了六個球,是巴拉圭征戰(zhàn)世界杯預選賽的頭號射手。29歲的卡瓦尼亞斯現效力于墨西哥美洲隊,目前排在美洲隊歷史射手榜第9位。正因為卡瓦尼亞斯的職業(yè)生涯與歐洲毫無交集,所以《世界新聞報》披露,西漢姆聯打算帶他到英超“長長見識”。然而僅過不久,美洲俱樂部副主席路易薩就出來辟謠,說他們從來沒有收到過關于卡瓦尼亞斯的報價,而他們也從沒打算賣掉卡瓦尼亞斯。
不受主流聯賽待見
卡瓦尼亞斯被英超的西漢姆聯看上,對于現在的巴拉圭足球來說,這未嘗不是一件爆炸性的新聞。要知道,自圣克魯斯、巴爾德斯以后,巴拉圭球員已經很久沒有進入歐洲主流聯賽的法眼了。從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巴拉圭足球發(fā)展到現在的一大遺憾,是他們與巴西、阿根廷兩大足球強國的真正差距所在。
巴拉圭隊的球員大多在美洲踢球,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和阿根廷聯賽。后衛(wèi)莫雷爾和卡塞雷斯效力于阿根廷的博卡青年隊,中場桑塔納則在圣洛倫索隊(租),另一名中場球員里貝羅斯效力于墨西哥的阿蘇爾俱樂部,同在墨西哥踢球的還有達里奧·貝隆(普馬斯)和卡瓦尼亞斯。巴拉圭真正在歐洲效力的球員屈指可數,門將比拉爾效力于西甲巴利亞多利德,后衛(wèi)達席爾瓦效力于英超桑德蘭,三大前鋒圣克魯斯、巴爾德斯和卡多索分別效力于英超的曼城、德甲的多特蒙德和葡超的本菲卡,巴雷托和阿卡拉斯分別效力于亞特蘭大和布魯日。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這七名效力于歐洲的巴拉圭球員,真正可以在各自俱樂部保證上場時間的只有巴爾德斯和卡多索,巴爾德斯本賽季已經被巴里奧斯搶走了主力位置,只有本菲卡的卡多索現在風頭正勁:本賽季,他已在葡超上演了三次帽子戲法,以14球領跑射手榜。
比拉爾在巴利亞多利德雖然穿著1號球衣,卻沒有享受到1號的待遇,本賽季截至12月17日,他只打了七場西甲聯賽。達席爾瓦本賽季在桑德蘭的日子也不好過,他的出場數只有八次。身在曼城的圣克魯斯就更不用說了,在阿德巴約和特維斯等人的光芒下,巴拉圭人僅出場八次。本賽季從雷吉納轉會至亞特蘭大的巴雷托顯得水土不服,意大利媒體一度希望他能成為奇加里尼合格的接班人,但半個賽季下來,巴雷托只有可憐的四次出場。
其實,現在巴拉圭球員在歐洲大陸的地位比1998年時要好很多了,那屆世界杯1/8決賽對法國隊的首發(fā)陣容中,巴拉圭在歐洲主流聯賽效力的球員只有中場羅伯托·阿庫尼亞一人,當時他效力于薩拉戈薩。除了阿庫尼亞之外,其他球員大多在美洲踢球:最大牌的奇拉維特效力于阿根廷薩斯菲爾德,后衛(wèi)阿爾塞、加馬拉在巴西聯賽踢球,阿亞拉、薩拉韋亞在阿根廷聯賽踢球,前鋒何塞·卡多索在墨西哥的托盧卡隊踢球,當然還有效力于北京國安隊的岡波斯。
四年后的韓日世界杯上,巴拉圭的陣容沒有太大的變化,但那時圣克魯斯開始成為該國的足球象征,一位當時效力于拜仁的球星。2006年德國世界杯上,圣克魯斯依舊是巴拉圭海外球員的代表人物,近十年來,除了他,你很難再聯想到其他在歐洲主流聯賽效力的巴拉圭球員了。所以說,巴拉圭球員在歐洲主流聯賽不受待見,不是某一個時間段的尷尬,而是長時間的尷尬囤積。巴拉圭隊可以連續(xù)打進世界杯,但他們的球員卻始終得不到歐洲主流聯賽的承認,這是巴拉圭足球需要審視的一個問題,也是他們未來發(fā)展必須攻克的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