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幾天的大雨。
那些雨水,裹挾著山上的石頭和泥土,這種被稱為泥石流的混合物從高至低浩浩蕩蕩傾瀉而來,沖進河里,闖入家門……那紅色的河水撲打著堤岸,似乎要吞噬沿河兩岸的房屋……
天空灰蒙蒙的,陰沉沉的,遠處的青山似乎戴上了厚密嚴實的帽子;天與地的距離縮短了??粗鴱V闊的世界突然變得如此狹小,內(nèi)心倍感壓抑。就在8月7日夜,暴雨引發(fā)的特大泥石流,把那個叫做甘南舟曲的地方夷為平地,瞬間千余間房屋被毀,瞬間千余條生命消失,瞬間千余個家園妻離子散……這個消息越發(fā)難受得快要喘不過氣來。
晚飯后適逢雨停,天空難得透出一片藍色,一家三口出去走走,透透氣。正值盛夏,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只有濃濃的綠:嫩綠的生菜、墨綠的波菜、深綠的青菜、綠油油的玉米樹……正為這顏色的單調(diào)感慨時一抹金黃閃人眼里,順著這顏色找過去,原來是一株一米左右高的向日葵,孤獨地立在那里。
花盤面向陽光的方向,黃色源自花盤外一片一片的花瓣和花盤中間每一個細小的花蕊,在寬大的心形狀深綠色葉子的映襯下,黃色顯得這樣的燦爛但不刺眼。在這綠色的世界里它靜靜地綻放著。它的葉子上有一層細細密密的短毛,硬但不扎手,花盤上金黃色細小的花蕊短短的、茸茸的,如剛出殼的小雞,是這樣的讓人愛不釋手。它圓形的莖稈粗糙但粗壯,只是與龐大的花盤相比,它的身軀顯得是那么的瘦弱。
身旁的女兒正值好問的年齡,她說:“媽媽,這種花為什么叫向日葵呀?”
“因為太陽到哪它就到哪,它總是跟隨著太陽轉(zhuǎn),所以就叫它向日葵?!?/p>
得到答案的孩子又自己找樂趣了。我心中的不快釋然了,向日葵這種普通而平凡的植物有一種特性一向陽,正如司馬光《客中初夏》詩云:“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薄2贿^一路上我在為向日葵擔心:如果一陣強風襲來,它的莖稈是否還支撐得了龐大的花盤?
就在向日葵快要淡出我視野的時候,兩天后中午的一場暴風雨,又勾起了我對向日葵的牽掛。那場暴風雨來得是那樣急,前30秒還是艷陽高照后30秒就烏云滾滾,狂風伸出它的魔爪撕扯著窗外高大的棕櫚樹葉,葉子都快要從枝干上脫離了還不停住,突然“咣當”一聲,能嚇破人膽的炸雷在頭頂打響,緊接著大粒大粒的雨點撲打在玻璃上,似乎要把玻璃打碎才罷休……不一會雨點又換成了密集的水,從天而瀉。這么大的風雨,那株瘦弱的向日葵能承受得了嗎?會不會被攔腰斬斷?
好在暴風雨很快就停了。我顧不得午休,趕緊跑去看那株向日葵,大風扯破了三片葉子,吹落了花盤外幾片黃色的花瓣,花盤中間細小的花蕊也散落了許多,它的頭低下了很多,近乎90度,所幸的是并沒有出現(xiàn)我所想象的慘不忍睹的景象。
我在為向日葵高興的同時也在沉思,是什么支持著它去戰(zhàn)勝狂風暴雨的?它的身軀是如此的瘦弱啊!看著向日葵飽滿的花盤上露出的黑色,我恍然大悟:只要有希望,生命就不會輕易屈服!對陽光的向往,對生命的渴求,可以讓它暫時低下高昂的頭顱;對生命的執(zhí)著可以讓它抵擋大災而不倒,這樣的生命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
回到家時,電視里正播放著大災過后的舟曲消息:還是那片廢墟上,哀歌沒有讓災區(qū)人民消沉,逝去中他們找回了希望,邊流著眼淚邊展開自救,創(chuàng)造了一個叉一個生命奇跡。只要有希望,生命就不會結(jié)束;只要有希望,生命就會延續(xù);只要有希望,生命就能堅強;只要有希望。生命就能匯聚成一股力量面對一切災難!正如盛夏的向日葵一樣,雖然瘦弱但有希望,就一定不會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