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國華先生創(chuàng)作的紀實性長篇影視文學《歷史時刻》,感覺好像是一位高尚的母親在黎明時分來到安睡的床邊,輕輕敲醒一群沉睡的人,讓醒來的人在現實中看到很多歷史長河中的鮮活生命,心頭驟然響起“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列寧語)的莊重聲音,把六十年前解放云南解放祖國大西南的歷史拉近到眼前,歷史中那些空洞和空白由模糊變得清晰,六十年后的現實也由偉大走向堅強。作為一位文山知名作家,萬國華創(chuàng)作的這部頗具影響的紀實性長篇影視文學《歷史時刻》,內容豐富多彩,飽含著可貴的歷史人文精神,它有許多特點值得關注。
一、正確理解和把握歷史。挖掘歷史文獻價值
選擇歷史體裁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選擇目前還有很多活著的人經歷過的戰(zhàn)爭歷史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這是進入一個很重要的領域進行創(chuàng)作。面對復雜的歷史民族文化和民族利益,正確理解和把握歷史尺度和歷史價值,不斷化解歷史中的各種矛盾沖突,求得歷史的真實與現實的真實相統(tǒng)一這是艱難的創(chuàng)造歷史的過程,也是一個艱難而冒險的過程。萬國華同志在這樣一個重要的領域里,知難而進,研讀大量的歷史資料,對歷史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再創(chuàng)造,最終鋌而走險獲得成功,造就了解放云南歷史的新文獻與多元的人文精神和價值。
《歷史時刻》分為《天若有情》、《緊急關頭》、《碧血丹心》和《追殲窮寇》四部分,先是在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文學雙月刊《含笑花》雜志上連載,接著是作家出版社很快出版了全書,讓期待的人們一睹為快。
當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在慢慢欣賞《歷史時刻》的過程中,被該作品的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和學術研究性感動了,我再次以緬懷歷史的心情品讀《歷史時刻》,因為作品是紀實性的,沿著解放云南(大西南)的歷史線索和歷史畫面,我又一次次理解一個偉大的民族為了光明和正義,為了幸福和安寧,與惡勢力戰(zhàn)斗的苦難歷程,充分感受著正義的智慧正義的力量是林立于世界永遠不倒的旗幟。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以來,就是集中各民族同胞正義的智慧正義的力量一步一步強大起來的。
《歷史時刻》以鮮活的畫面和人物特點,生動形象地告訴炎黃子孫后代,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特別是在長期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強的眼睛里,他們長期以來難以正確理解和看待東方中國文化歷史,他們從來沒有忘記強食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撕裂我們國土的完整,讀《歷史時刻》,能讓人警覺起來,在遺忘和無知中警覺起來。我們了解歷史,就是學習民族精神和先烈們的英雄氣慨,在與外界進行文化溝通之中,倍加珍惜和捍衛(wèi)今天的幸福生活。
《歷史時刻》在字里行間透露著令人興奮的信息:一個正義而有智慧的民族是不能忘記歷史的,因為忘記一個民族的過去。不利于民族自身的健康成長。一個光明而偉大的民族總是存在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并在了解歷史文化中明白苦難和艱辛的含義,同時憑借歷史的成就為支點和起點,造就新的輝煌。
緬懷歷史,面對的富有時代氣息的現實。由于萬國華同志正確把握歷史和深入挖掘創(chuàng)新,把感人的英雄事跡表達得豐富得體,把殲滅敵人的英雄們的民族精神用紀實的手法記錄下來,讓《歷史時刻》成為宣傳愛國主義的好陣地,讓讀者在生動樸實的文字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的東西是實實在在的。
解放祖國大西南,建設新中國,徹底消滅大陸上的反動敵人,在這方面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已經不少,作為紀實性長篇影視文學作品《歷史時刻》,無疑是比較厚重的一部,《歷史時刻》選取一個重要的題材來挖掘創(chuàng)作,而且以真實生動的手法來反映和刻畫歷史事件與人物,這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說,是難上加難的事,可是,著手這么難的事,萬國華同志卻把它處理好了,把歷史寫實了,把人物寫鮮活了,讓《歷史時刻》緬懷著歷史的正義和緬懷歷史中英勇善戰(zhàn)的民族,有利于讓讀者全面了解六十年前為中華民族的獨立、民主、自由和解放而勇于獻身的先烈們前輩們的豐功偉績。
《歷史時刻》的文獻價值在于:整部作品濃縮著中國共產黨人,從高層到基層帶領各族人民求得解放獲得新生的精彩之筆,是萬國華同志正確理解和把握歷史獲得的結果。
二、熱愛生命。謳歌跨時代的偉大勝利
《歷史時刻》主胚歌唱得好。云南高原人杰地靈,因此“厚土有靈性”,“五彩山川是家園”,南高原生活著“有沖天志”的“剛強漢子”和“賽天仙”的“嬌美女子”,他們“日出日落求解放”生生死死愛戀著美麗的南高原。他們盼望著解放,盼望著“茶花滿樹笑春天”。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們熱愛生命,為獲得和平幸福的春天生活的心聲。
《歷史時刻》作為突出時代主旋律的作品,在集中展現云南人杰地靈的生存環(huán)境中,突出了云南各民族大融合及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典型特點。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著人民的軍隊南下徹底殲滅反動勢力戰(zhàn)斗中,能夠迅速及時地獲得勝利的群眾基礎和傳統(tǒng)文化基礎。
六十年前,即1949年的歲末,是蔣介石政權集團在中國大陸上掙扎的最后時刻。因為云南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歷史十分復雜,蔣氏集團視云南為自己的反動基地,蔣氏反動集團可謂是費盡心機,但反動的舊勢力終于失算了。因為蔣氏反動集團沒有想到云南各民族盼光明求解放的愿望是這么強,他們更沒有想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云南充分發(fā)揮統(tǒng)一戰(zhàn)線力量,集中云南各族人民的智慧,很快讓他們的陰謀破產?!稓v史時刻》以簡潔的筆法再現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特別是蔣介石對當時駐守云南的將領盧漢使盡計策,而盧漢在正義的力量面前,在尖銳而又復雜的矛盾中,選擇了光明的道路,成為歷史時刻的亮點,最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確決策和人民軍隊的英勇善戰(zhàn)中,云南得到了解放。
《歷史時刻》真實生動地再現解放云南的眾多關鍵時刻,眾多的危急時刻,眾多的人物,從將軍到士兵,到普通群眾,以林李明、周楠、鄭伯克、莊田、朱家璧、饒華、黃景文、張子齋、鄭敦、廖華、陳賡、杜亞梅、姜大媽、荻姍等為代表的眾多人物形象,他們在1949年4月21日后,在“人間正氣,直逼蔣家王朝”,人民解放軍迅速突破長江天險,占領南京國民黨總統(tǒng)府的時候,他們遵照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的指示,匯同黨領導的邊縱武裝,與盤踞在云南境內蔣介石嫡系部隊等反動勢力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在歷史潮流洶涌澎湃的關鍵時刻,他們用政治智慧激流轉變了以盧漢為首的一大批云南軍政要員和仁人志士,公開脫離國民黨反動派政權,率領數萬云南地方部隊,徹底洗心革面,站到以共產黨為旗幟的廣大人民群眾一邊,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滇東南地區(qū)的各族人民,緊密地配合邊縱部隊,迎接解放大軍入滇殲敵,在邊縱部隊的配合下。陳賡將軍統(tǒng)一指揮下的二野4兵團和四野的一部分,順利由廣西進入云南。經過一次又一次英勇的戰(zhàn)斗,終于圓滿完成毛主席、中央軍委制定的作戰(zhàn)方略,打完大陸上的最后一個戰(zhàn)役,徹底消滅了以國民黨陸軍副總司令湯堯為首的數萬殘余勢力,取得了最終解放云南全境的偉大勝利。
由此看來,萬國華同志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取名為《歷史時刻》,是十分貼切而豐富的。《歷史時刻》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突破長江天險,占領反動首府南京?!案饕皯?zhàn)軍遵照毛主席、中央軍委關于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繼續(xù)揮戈南下”的偉大歷史時刻;是“烽火連天,彈雨槍林;風蕭蕭,海咆哮,車轔轔,馬嘯嘯;萬馬千軍沖霄漢,吶喊聲聲,地動山搖,人間正氣直逼蔣家王朝”并且徹底干凈地消滅華南、西南地區(qū)反動勢力的最后歷史時刻;是“只聽到‘叭’的一聲響,把腦袋剃得精光的蔣介石將茶杯摔在地上,他一邊氣急地來回踱步一邊大罵:‘娘希匹娘希匹!什么請黨國放心一定能守住城市,打敗共軍’都是他娘的屁話”的反動勢力最后掙扎的歷史時刻;是云南反“掃蕩”斗爭的全面勝利,“走,跟著毛澤東走”的得民心定得天下的歷史時刻;是1949年12月10日,盧漢宣布云南軍政界與反動勢力斷絕關系,選擇光明前途的決定性的歷史時刻;是“天朗風清,山川峻秀,莽莽蒼蒼的六詔山脈縱橫逶迤,風光無限;山花爛漫,鑼鼓喧天;紅旗飄飄,鞭炮齊鳴?;翎似饋?,秧歌跳起來”整個云南高原獲得新生命新起點的歷史時刻……
“文以載道”,很多人在作文中似乎羞于提起,其實,“文以載道”是任何一部有較好影響的作品,無形中給讀者留下的“精華部分”。應該說所有主旋律的作品或者說所有優(yōu)秀的作品,都有“文以載道”的功能。古羅馬時期的文藝批評家提出的“寓教于樂”的文藝理論觀點與“文以載道”,其實都是類似的道理。讀文藝作品,就是在娛樂中受到教育,在欣賞中得到啟發(fā),這應該才是我們對“文道”之道的理解?!稓v史時刻》在真實再現歷史的過程中,大力弘揚和開啟愛國主義精神,在深切緬懷英雄人物中,以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來啟示和告誡幸福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自覺抵制低俗和庸俗,弘揚愛國主義熱情。在低俗充斥的生活中尋找高尚的亮光,就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從一個時代跨越另一個時代的勝利。
三、考證歷史線索。譜寫精彩歷史
《歷史時刻》的視野是宏大而復雜的。萬國華站在全景式的歷史框架上,高瞻遠矚地慢慢敘述縱深發(fā)展的歷史過程,這是高難度的創(chuàng)作過程。在整個大時空中,作品以時間為線,以廣闊的地域為點,用人物活動來相互穿越相互滲透,讓讀者面對復雜而不感覺復雜地走進作品中去。這種立體式敘述,讓讀者讀起來是比較輕松愉快的。
《歷史時刻》作為一部精彩的史記文學,適合各種口味的人閱讀。因為整部作品都是根據時間的先后順序來敘述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并且具體到年月日的某時某刻,讓讀者一目了然當年當地當時發(fā)生的一切。由于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對歷史認真負責的考證,為他人進一步研究解放云南歷史提供了可貴的史學資料。
《歷史時刻》把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和學術研究性融為一體。如果讀者偏重作品的知識性,可以隨手翻閱,并著重看畫外詞和那些具體數據的句子,在簡潔的句子中,就可以獲得大量的歷史知識和信息。如:
“滇東南地區(qū)各人民武裝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zhàn),已在全區(qū)建立了7個縣級黨的工委、縣委和1個聯(lián)委以及8個縣級人民政府”(P3頁);“阿猛會議”的歷史意義(P11頁);“繼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3日,杭州解放;5月22日,南昌解放;5月27日,攻克上?!蛭髂线M軍”(P1 5頁)等等,都可以從字字真經中輕松地了解歷史知識,放大閱讀的知識空間。
如果讀者偏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這是作品的重點部分,讀者可以在各類人物的言語中,細細品味作品的這一特色。如:
“盧漢:‘我呀,就像把粑粑放入鍋里的農婦,雖然翻過去炕(看)再翻過來炕(看),可是炕(看)來炕(看)去,諸多問題一旦細化,還是很難決斷;畢竟,這是關乎千萬人前途命運的大事呀。不過——”’(P18頁)短短的幾句話,就為盧漢后來的走出黑暗迎接光明留下了伏筆,同時也露出了盧漢審時度勢,把握大局的性格特點。
又如:
“因昆明盧漢起義事件而愁眉不展的湯堯,竟像害了大病似的靠在沙發(fā)上,不吃不喝,無所適從。內勤人員請他吃飯,也被他哄出門外?!?/p>
“這時,另一內勤人員站在門外對他說:“報告長官,臺灣來電?!?/p>
“一霎時,湯堯像觸電似的從沙發(fā)上彈了起來,命令道:‘進來??炷?,快念?!薄?P1 04頁),在樸素的句子中,把湯堯的思想藝術形象特點勾畫在讀者眼前。
如果讀者偏重作品的學術研究性。《歷史時刻》中提到了滇桂黔邊區(qū)的很多具體的縣、鄉(xiāng)和小村寨的地名和地理方位,讀者可以去進一步考證作品中提到的歷史事件和歷史遺跡,為研究云南歷史提供更加豐富的文獻。
閱讀《歷史時刻》,讓我們理解云南的歷史變化,如果我們不理解前輩所遭遇的艱難困苦,那么我們也就不可能理解先烈們的震撼人心的命運,就不能根據作品中的歷史線索,去感受精彩的歷史。
四、歷史的進步。應減少血流成河的代價
《歷史時刻》以史為鑒,在解放云南中。以很少的傷亡代價。取得了偉大的勝利,這再一次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三大法寶的勝利。
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進行戰(zhàn)斗,才能孤立反動勢力,打敗反動勢力,這就需要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要絕對掌握自己的武裝力量,才能有利有節(jié)地打擊反動勢力,取得斗爭勝利,只有抓好黨的建設,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適應一切形勢下的斗爭,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取得全局性的勝利。萬國華同志始終把我們黨的“三大法寶”作為主線,貫穿在《歷史時刻》中。
在《歷史時刻》的楔子部分,在中央軍委發(fā)布南下的命令中:“中共中央對長江以南地區(qū)黨的領導機構作出調整,并盡快成立中共滇桂黔邊區(qū)黨委和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以適應新的形勢要求,同時建立縣級黨委和人民政府。派出經驗豐富的黨的指揮員深入一線與地下黨一道開展工作”,要順利消滅反動勢力。解放云南,就是要抓好黨的建設。萬國華在創(chuàng)作中,成功地把握好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林李明、莊田、周楠、黃景文、饒華等人物活動性格特征中,充分代表了這一特色。
在解放云南中,統(tǒng)一戰(zhàn)線起了特別重要的作用。云南作為多個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域,《歷史時刻》著重表達了這一特點。在圍繞爭取盧漢等人士以和平方式迎接云南解放的過程中,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決策化解了錯綜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得到了廣大少數民族同胞的支持,并投身于轟轟烈烈的解放家園建設家園的事業(yè)中。這是《歷史時刻》取得成功的另一大特點。
不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重視“三大法寶”的運用與實踐,中華民族走向大團結和大融合得益于“三大法寶”,新中國的和平掘起邁向世界強國得益于“三大法寶”,這也是《歷史時刻》再現給讀者的審美思路,即歷史的進步,應減少血流成河的代價,以文明的方式化解沖突促進和諧。五、對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寬愛
自古以來,戰(zhàn)爭就是戰(zhàn)爭,無論是敗是勝,飽受苦難的都是無辜的人民,戰(zhàn)爭帶給人類的巨大災難是多重的,因為戰(zhàn)爭永遠是殘酷而血腥的?!稓v史時刻》作為正義的民族為幸福生活爭取大眾解放的戰(zhàn)爭文本,應當是一部傳唱不朽的歌謠,在這段不容遺忘的往事里,歷史中的英雄人物身上流淌的是真正的中華兒女的熱血,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也是藝術生命力之精華。全書包含著深刻的民族主義、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和政治內涵,其中打動人心的則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人與人之間所體現出的偉大和尊嚴,并十分注重主人公個性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挖掘。這是拍攝電視劇要重點表達的地方。
《歷史時刻》有著深刻的文化道義和文化良知。對人多了理解,多了寬厚與愛。因此能打動人、鼓舞人、激勵人,人類對于精神價值的追求。集中體現在對于真、善、美的追求上。《歷史時刻》滲透著、傳達著人們的生命體驗、生存意識和生命價值觀念。這也是拍攝電視劇應該重視的地方。
從場景的渲染描寫到人物的身體言語和對語言來說,《歷史時刻》是電視連續(xù)劇的好題材好版本,但要把一部生動的大型影視文學打造成一部感人的電視連續(xù)劇,這是一個機遇與選擇的過程,也是把簡潔的文字變成具體的生活畫面的過程,這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挖掘。
《歷史時刻》醞釀著豐富的歷史內涵,需要更加細致地去體味,特別是在改編成電視連續(xù)劇中,應當把握好中央到地方的英明決策與指揮、云南或明或暗的地方斗爭、反動勢力從黑暗走向光明獲得新生和各民族積極支持正義斗爭等等幾條主要線索,才能把《歷史時刻》的真正使命客觀精彩地展現在大眾面前。
《歷史時刻》本身就是一部深入研究歷史的作品,“創(chuàng)造歷史的最好辦法就是寫歷史”(丘吉爾語)。萬國華同志已經做了自己能夠做好的一切,我們期待《歷史時刻》新的喜訊。
本欄責編 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