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許多緣,我與苗族山歌就很有緣,它
忘卻,只有表哥教的這首山歌記憶在心。是我青年時期的一段小插曲。
為好奇,學山歌
村里(當時稱生產(chǎn)隊)有一個姓王的表哥,他寡言少語,是村里最勤勞樸實的人,因家庭成分不好,又不善于談吐,使他30多歲還沒有結(jié)婚。讀小學的我,時常為村里記工分,村里在評工分時總是有人因這樣那樣的原因遲出工,早收工而被扣工分,評到他時村干部都表揚他按時出工,按時收工,為此,每天都給他記10個工分。幾次與表哥接觸,雖然我才十一歲,但他不嫌我不懂事,我也很尊重他,彼此之間談得很好,一次我們到山里做活,他說:“表弟。我都三十多了,還沒有找到老婆,怕今生難有結(jié)婚機會,你還小,要學本事,學山歌,以后好去找自己喜歡的姑娘結(jié)婚,現(xiàn)在我教你山歌,一句一句的跟我唱?!闭f完就唱了起來,當時,我沒有學歌的念頭,但不忍心傷害表哥的好心。不想學也學,不懂山歌的真實含義也唱。就上一句、下一句跟著學,幾遍下來我就會了。歌詞大意是:
“水啊,流得了,水流吧!土啊,流不了,土留下來。
姑娘啊,你走得了,你走,我走不了,我留在故鄉(xiāng)高高的山上呆看你去遠方:
水啊,流得了,水流了,土啊,流不了,土卡在原地。
姑娘啊,你走得了,你走吧『我走不了我留在故鄉(xiāng)高高的山岡上留戀:
我們兩個相知相戀成這樣,我得不到你,你得不了我,你不喜歡我就放棄,如喜歡我,誠請放下你的一件物品,讓我?guī)フ洳亍V钡教旎牡乩?。?/p>
初中畢業(yè),我有了一個臨時的教書工作,后來參加國家招干考試被錄取,有了正式工作,離開村里到很遠的地方,脫離唱山歌的環(huán)境。從此,沒有時間去顧及山歌,三十多年過去,其它山歌在我腦海里已盡
為掃盲,學山歌
上世紀的1981年至1984年初,家鄉(xiāng)電不通,路不通、農(nóng)村文化貧乏,自說自唱的山歌,成了鼓舞斗志,豐富農(nóng)村文化的一種方式,初中畢業(yè)的我剛回村,校教導主任找到我,要我在村里組建學校,任代課教師,主要任務有兩項:一是招收適齡兒童入學完成一年級教學任務,二是夜晚組織青壯年掃肓。我接受了任務,經(jīng)向兩位隊干部匯報,得到積極支持,村里自愿捐了十二張桌凳,不久就在大哥家辦起了學校,每月領取工資22元,后來搬到另一家人的空房里辦學,我積極發(fā)動群眾,獻工獻料,向縣教育局申請補助瓦錢,建蓋了教室。開始,村里人聽說辦學,都叫適齡兒童來人學,可是掃盲并非易事,隊干部先后開了兩晚上的群眾動員會,很多人都以年齡大為借口,不好意思學和以農(nóng)活重為由不來讀夜校。為完成本村掃盲的任務,我逐家逐戶做工作,一天到了叔叔家。有八九個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跟叔叔學唱山歌,見此情景,我心里很生叔叔的氣,我借打招呼的機會打斷他們學山歌,動員他們要學識字、學文化、學科技知識,望大家上夜校,我話剛說完,他們七嘴八舌地說:“學識字、學文化在村里用不著,學山歌,是我們身邊和生活中的事,學了讓我們開心,”“你要是有本事就跟我們學唱山歌,”“如果今晚你能學會兩首。明晚我們跟你去上夜校!”話說到這個份上,我只好再三說明學文化的好處,對他們的說法表示肯定,完畢,請叔叔繼續(xù)教大家唱山歌,我跟著學唱,那晚1點多,學會了3首,讓學歌的人們服了我,因有言在先,最后我說:“明晚我在夜校等你們”,第二天,這批年輕人都沒有食言,相互邀約來上夜校。開課后不久,學員不斷增加,記得最多時到四十余人,為抓鞏固,豐富夜校文化氛圍,我把曾到村里放映過的電影歌曲,教大家唱,同時,結(jié)合村里牛產(chǎn)和居住環(huán)境編成山歌教大家唱,每晚八點來上課,十點下課時一個個火把、一道道亮光像彩虹、像星星引向村莊各角落,一年半后,經(jīng)公社掃盲教育考試,有十六名學員獲得掃盲證。
為投緣,唱山歌
那是1983年春節(jié),大年初二11點多,我們到花山場,幾個山丘堡腦站滿了人,上萬人在歌的海洋中涌動,青年男女穿著盛裝三五成群在對歌,我和同伴一起在人群中看熱鬧,有幾個姑娘圍過來,邀約我倆跟他們唱歌,我的同伴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友對歌了,我因原本只想去看一看熱鬧的場面,看看人家如何對歌,了解了解花山文化,心里毫無對歌的準備,再則會唱的幾首又與踩山調(diào)不對,于是,幾次被邀約對歌都放棄了,花桿王見我走串不對歌。誤以為我沒擇到合意的,于是問我是什么地方的人,當知道我是來自另一個公社的小伙子時,拉起我往姑娘多的跟前,叫了一個漂亮的姑娘說:“這個小伙子來得很遠,請你與他對歌”?;U王認為撮合了好事,滿意地走了,底氣不足的我心里七上八下,把我羞得不敢直接面對眾多的姑娘,也不敢跑動,只好站著解釋說:“自己才從學校畢業(yè)出來,不會唱山歌”,再三表示歉意??晒媚飩儾恍?,也不讓走,為打破尷尬的場面,我只好作自我介紹了,其中的一位姑娘開口唱了起來,一首唱畢不見答,又唱第二首,一連唱三首,因為不見答歌,被姑娘們說得我面紅耳赤,那姑娘見我很尷尬,建議我唱漢族歌曲來表示答她的山歌,為過得去,我只好唱學校里的歌,就這樣她唱兩首我唱一首,她聽不懂我唱什么,我似懂非懂地聽她唱,就這樣到了下午,她好心請我去她家食宿,我不好意思去,婉言答謝,我和一些沒有吃住的男女青年到花桿王家,花桿王熱情款待了我們。入夜,會唱歌的青年男女在花桿王家繼續(xù)對歌直至天亮,那晚我在花桿王家跟著對歌的人悄悄學了幾調(diào),吃過早飯又去踩山,哪知姑娘比我早,不與別人唱,等著我,相見后,應她的邀約,又對唱一天,不同的是我能用拼湊的方式唱起山歌了,第三天又用同樣的方式與她對唱;每天花山組織組對唱歌都進行核對統(tǒng)計,我雖不會唱山歌,可她理解,不因我不會唱而放棄另選他人唱,堅持在花山場上與我說話對歌,三天過去,結(jié)果獲得花山場設定三天對歌不換人的獎勵。初六我到縣里住宿,巧遇屏邊縣政府組織代表團來我縣開展踩花山活動,在長兄的引領下,我參加了在縣委召開的兩縣聯(lián)歡座談會。記得那晚,說唱非凡,在對方歌唱幾首的情況下,縣里沒有一個出來唱一首,一時之間,場面顯得不夠協(xié)調(diào)。我縣代表一致推舉我代表縣里唱一首,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我斗膽出唱,填補了座談會上我方?jīng)]有人唱山歌的空白,獲得了熱烈的掌聲。
通過幾次對歌,我感到苗族山歌的魅力無限,它的歌詞生動活潑,采用比喻、夸張、擬人、排比等多種唱法;它強調(diào)壓韻。注重抒發(fā)情感、表達愛戀,委婉含蓄;它敘述生活,鞭策后進,潤人心田;它傳遞友誼。開懷坦誠,美好和諧,頌揚生產(chǎn)技能,鼓舞斗志。
本欄責編 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