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上所有的水跟所有的路一樣,是相通的,擇水而居是人類的天性,只是不同的水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和人生。
夢里,梔子花香滿老街的早晨,我正是一個貪玩好吃的小姑娘,耳朵里灌滿了“哎,湯圓豆花八寶粥咧”“哎,豆?jié){白糕花卷小籠湯包咧”“哎,剛出鍋的油錢麻花香糍粑雞嗉子咧”“哎,鹽茶鹵雞蛋蓮米銀耳羹咧”“哎,又白又香的梔子花喲”……
在鬧熱的老街晨曲里,我走出臨江的樓門,走進旁邊的《萬州炸醬面》,要一碗色香味俱佳的炸醬面,一邊品嘗師傅的手藝,一邊張望街上的景致??辞嗍褰值纼蛇呮碳t如霞的紫薇,看在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和歐式風(fēng)格門樓背景前,悠哉樂哉過著安閑日子的鄉(xiāng)鄰,真有一種身在老電影里的感覺,我和我的鄉(xiāng)鄰是不是正在演繹著過往的那些歲月哦?尋常百姓的日子也可以過得詩情畫意,也可以讓人留戀不舍,讓人恒久回昧啊!
走出店門,碰上賣花姑娘,買一串兒用潔白梔子花和紫色野花穿成的花環(huán),戴在脖子上。街角傳來鑼鼓聲,鞭炮噼里啪啦炸響,我從下街跑到上街,原來是老街人吹吹打打娶親呢,花轎停下來,轎簾掀開,滿頭紅絨花,一身亮紅的新娘子被媒婆攙扶出來了,喲,這是誰家的新娘子啊?這么美。擠上前去看吧,哈,是個金發(fā)碧眼的洋娘呵,原來是老街的民俗文化旅游節(jié)目啊,真有意思。
娶親的人走遠了,我挨著街旁一個一個的老鋪面閑逛,走過標著民主路、二馬路、勝利路、三元街、四方井、柑子園、南門口、抗美碼頭、南津街路牌的街道,再逛小桃園、美味村、程涼面、萬州格格、萬粥坊、老胡開文、喜來登、榮芳相館、雜糖鋪、萬州鹵菜店、萬州土扣碗、海包面、豆腐坊、煎餅鋪、炒米花……爬一道坡,拐一個彎,走進另一條街,街兩邊的石榴花含苞待放,走過三峽繡、三峽奇石館、裝裱行、竹器行、紙扎店、瓷器店,走過閱江茶樓、三峽書畫院、群藝館、萬州名人紀念館、三峽移民大劇院……我行走在充滿聲響和氣味的老街里,被城市老街原始古舊的生命力而深深打動。
2
門上掛著清香辟邪的艾草,吃過端午軟糯的粽子,看過熱火朝天的龍舟賽,時令進入了夏天。
炎熱的晚上沿著西山鐘樓,走過三峽之星體育館,來到臨江的和平廣場,此時,白鴿們也許正做著明天迎客飛翔的夢喲。移民廣場燈火輝煌,只見鄰家的大爺大媽和漂亮的奶奶,在歌聲如潮中跳著傳統(tǒng)的扇舞、扭著秧歌,還能欣賞時髦的拉丁舞。天仙湖上游艇穿梭往來,飛濺起朵朵歡樂的浪花。北濱大道黃葛樹濃蔭匝地,紅燈高掛,一艘艘“博彩之舟”、“美食畫舫”扮著華麗彩燈,晶瑩剔透,海市蜃樓般停靠在美麗的江灣,吸引著遠近游客的眼球,讓心與味蕾同時激動起來,坐在畫舫上品嘗音樂咖啡、吃烤魚、燙火鍋、喝著冰啤閑聊,心里的幾多愁煩思緒,都付諸這“滾滾長江東逝水……”江南新區(qū)“翠屏雙塔”、靚麗牌坊、小橋流水、亭臺樓榭、層林盡染,南濱大道一線燈飾閃閃爍爍,宛如沿江長龍靚麗迷人,好一個風(fēng)光旖旎的巴楚文化風(fēng)情公園?!叭龒{移民精神紀念館”、“何其芳紀念館”莊重靜穆,像深情的三峽之子面對母親河靜靜思索,兩邊蜿蜒著包涵“愛國、奉獻、協(xié)作、拼搏”主題的詩畫、碑刻、大型奇石長廊,極大地豐富了家鄉(xiāng)新的人文景觀,完美地凸顯了本城的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品牌。
秋天里,“移民之城——休閑之都——文化嘉年華”迎來了四海賓朋。老街的丹桂飄香,月光下,人們或聽竹琴彈唱,或三五好友尋一酒店天樓,飲酒斗詩,或一家老小品茗嘗餅,慢慢話月,或與戀人攜手閑逛夜市,挑選一枚兩枚三峽石,或到吹糖人兒的小攤上買—個大糖龍……常常讓暫居老街的外地客商生出“月是故鄉(xiāng)明,萬州勝故鄉(xiāng)”的情愫,也會相約老街坊到江邊,或垂釣夜魚、嬉水玩耍,或聽鼓樓鐘聲、或看那從遙遠的漢朝漂流過來的滿江河燈,那些用輕型環(huán)保材料制作的各色各樣的燈啊,在朗朗月華下正是一朵朵盛開的五色蓮花。大爺大媽來了,爸爸媽媽來了,新郎新娘來了,天真活潑的小伙伴也來了,點上燈,閉上眼睛,默默地許個愿吧,然后輕輕地把燈放進江里,江風(fēng)徐徐吹著河燈,河燈悠悠,深情款款地向前游動,載著中秋節(jié)的祝福,載著水邊人家的祈盼,飄向遠方。
3
老街似乎一年四季都沉浸在節(jié)日的氛圍里,數(shù)數(shù)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當(dāng)然還有農(nóng)歷七月初七的“乞巧節(jié)”,現(xiàn)代人也當(dāng)它是中國式的“情人節(jié)”,有祭祀先人的中元節(jié),還有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有八個節(jié)日之多,難怪外婆老是念叨“一年四時八節(jié)”呢。
臘月初八吃過臘八粥,家家戶戶忙開了,掃陽塵、擦門窗、炕臘肉、灌香腸、炒米花糖、釀甜醪糟、蒸陰米、磨湯圓面、打豆腐……一直忙到年三十兒。
在外工作的兒子媳婦回來了,在外闖蕩的姑娘、女婿回來了,一年不見的孫子孫女回來了。東家外婆說:來,孩子們,吃一個酸酸甜甜的家鄉(xiāng)紅橘吧。西家奶奶說:來,孩子們,吃一串兒又香又脆的冰糖葫蘆吧。孩子們的臉蛋在家鄉(xiāng)新年雪風(fēng)的吹拂下紅撲撲的,笑得好像朵朵迎春花,他們把辟邪的門神和喜慶的春聯(lián)貼在紅漆的大門上,把吉祥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上,再給廊檐掛上紫藤花瓣的風(fēng)鈴,讓丁零當(dāng)啷的風(fēng)鈴聲蕩漾在老街,早早把春天的信息在風(fēng)中傳播。空氣中鞭炮炸響后的煙味,臘梅的芬芳,詩仙太白酒的醇香,年夜飯美味佳肴的濃香混合成一種濃郁的年味,也氤氳著經(jīng)久不逝的鄉(xiāng)情。
吃團年飯噦,舉杯吧,給外公外婆拜年!給爺爺奶奶拜年!給爸爸媽媽拜年!給叔叔阿姨長輩友鄰拜年啦!然后全家聚在客廳里,圍著電視看春晚節(jié)目,跟著大人守歲,跟著主持倒計時5、4、3、2、1,跳起來大喊:新年快樂!北京天安門前的禮花五彩繽紛。老街除舊迎新的炮仗此起彼伏???,快去乘坐高空纜車上太白巖、天子城、翠屏山吧,居高臨下,欣賞這江山畫廊的七彩焰火,品評這座橋梁之都的迷人夜景,這森林宜居之城的“年”昧啊,恰如一壹老酒永遠甜醉在每一個家鄉(xiāng)人的心頭。
老街喲,祖祖輩輩繁衍生息、血脈相連的老街;記錄著三峽移民歡樂和眼淚的老街;記錄著父老鄉(xiāng)親奮斗和奉獻的老街;記錄著滄海桑田年輪的老街啊,你被滔滔江水淹沒,卻不曾從記憶中消逝:你被一磚一瓦地拆除,但你又以“三峽民俗文化記憶之城”的形象復(fù)現(xiàn)在這座古城的江濱。如果說這座新崛起的重慶第二大城市是庫區(qū)一顆璀璨明珠,那么老街,你,當(dāng)之無愧就是這顆明珠向世界展示風(fēng)采的又一張獨具魅力的明信片。
夢醒了,一江碧水載不動失去老街的惆悵,我的眼里飽含淚水,心里疼痛地叫一聲:故鄉(xiāng)的老街喲。但愿不只停留在夢中。
4
寂靜的夜晚醒來,再不能人眠,站在夜風(fēng)習(xí)習(xí)的陽臺上,看著這一城江山,心里在想:萬州也許沒有像佛羅倫薩和羅馬那樣成為文藝復(fù)興的核心,有著系統(tǒng)的藝術(shù)收藏,也許沒有威尼斯那種歷史文化與浪漫風(fēng)格,但是,萬州的城市文化歷史傳承和歷史文脈特色卻是具有獨特性的,假如萬州人從現(xiàn)在開始著手將城市的建筑、環(huán)境、色彩、質(zhì)感等硬質(zhì)元素,與歷史文脈、習(xí)俗、人文、藝術(shù)、傳統(tǒng)及現(xiàn)代展示等軟件元素交融,再過很多年,焉知萬州不會成為全世界矚目的東方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