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xiāng)坐落于遼南山巒起伏的群山里,在那郁郁蔥蔥的山腳下,涓涓流淌著自東而西的一條河。河水清清,蜿蜒淙淙,奔騰不息地流入渤海灣,與大海匯集成朵朵的浪花。她有一個美麗的名字:響水河。
春天,萬物復蘇,岸邊垂柳悄悄地吐著芬芳的綠芽,在春風里嫵媚著婀娜的舞姿,輕盈而飄逸。茂密的柳林叢中吹拂著和煦的習風,空氣新鮮而溫馨,讓人頓然心曠神怡。腳踩著綠地毯似的草坪,軟綿綿的,遍地綻放著五彩繽紛的野菊花。數(shù)不清的小鳥立在翠綠的枝頭,抖擻著漂亮的羽毛,無拘無束地鳴唱,好一派鳥語花香。我和小伙伴們自制一些鳥夾子、彈弓等,捕捉那些可愛的小鳥,有蠟子、黃鸝、青頭……然后放進籠子里喂養(yǎng),小鳥每天嘰嘰嘁嘁地叫著,合奏成一首美妙和諧的交響曲。
當然,家里交給的任務是不能忘的。我和一群小伙伴挎著籃子,在岸邊剜著遍地的野菜,有苣荬菜、婆婆丁、山螞蚱、薊薊菜……不勝枚舉。然后在清亮亮的河水里一遍一遍地洗滌,野菜被河水沖洗地白凈凈的,綠瑩瑩的,泛著嫩嫩的光鮮。這些野菜可以生吃,也可以用開水焯了再吃,是一盤特棒的綠色菜肴。青黃不接的春天,就靠這些野菜充饑了。綠油油的野菜點綴了生活的希冀。
夏日,太陽公公很不給面子,繃著嚴厲的面孔,噴發(fā)著火辣辣的光芒,曬得我們汗水淋淋,小臉蛋像畫地圖似的,渾畫渾的,裸露的身體被陽光撫慰地黝黑黝黑的,透著棕銅色的油光。小伙伴們褪掉褲衩,光溜溜的,“撲通、撲通”地跳進河里。涼爽爽的河水洗滌去身軀的污泥濁垢,互相嬉戲打鬧,好不痛快。洗夠了,鬧夠了,趴在岸邊的綠蔭下講著那些童話,幻想著未來的憧憬。
太陽落山了,晚霞映照在河面上,一片金光閃閃,熠熠生輝。家家戶戶的大人會站在堤壩上喊著:黑子、柱子、栓子……回家吃飯了。我們才懶洋洋地背著一捆草(賣給生產(chǎn)隊喂牲畜,掙幾角錢好交學費和買學習用具),伴隨著燦爛的晚霞回家吃晚飯。
秋季,天高云淡,秋高氣爽,層林盡染,河水清澈見底,嘩嘩流淌,歡躍的魚兒成群結(jié)隊地穿梭于水中。我們拎著一個小桶,用紗窗布做個網(wǎng),將褲角挽得高高的,赤著腳丫子,在河里撈魚兒。秋天的河水冰涼刺骨,卻渾然不覺,撈魚兒的樂趣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
半天的工夫就撈一小桶,有鯽魚兒、秋生子、白螵子……母親把魚兒洗凈,再撒些鹽面,放些蔥花、姜末腌漬一下,倒進油鍋煎一煎,頓時香味撲鼻,沁人心脾。就著高粱米粥吃得那個香啊!就甭提有多美了。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能吃上小河魚兒,就像過年似的。時至今日,回想起來還余味無窮!
冬月,大雪紛飛,寒風凝冽,大地披上一層銀裝素裹,河岸的柳枝掛著一串串冰凌,晶瑩剔透,像冰糖葫蘆似的。河水凍成厚厚的一層冰,冰面像一面锃亮的鏡子。我用木板做成“凸”型,兩邊釘上鐵絲為滑道,木板的前頭釘上釘子,作為支撐點,一雙自制的土冰鞋就做好了。
俗語說“一九二九冰上走”,我和小伙伴們在河冰上盡情地滑翔。不知摔倒過多少個跟頭,爬起來不知疲倦地繼續(xù)滑,沒有一絲一毫的疼痛感,是那么愜意,那么奮然?;脻M頭大汗,寒冷揮之而去。
有一次,不小心掉進冰窟窿里,棉衣棉褲被冰水浸透,凍得邦邦硬,被母親罵了一通。翌日,又照常興高采烈地游耍在河冰上。
時光荏苒,歲月崢嶸?;伍g三十多年逝去,當年孩童的我,已兩鬢斑白,步入知天命之年,失去了少年的風華。雖然遠離了故鄉(xiāng),漂泊于他鄉(xiāng),然而故鄉(xiāng)的響水河,時時刻刻在我腦海縈繞,她是那么美麗妖嬈,她是那么多姿多彩,她裝滿了我童年的夢,她攝錄了我童年的歡樂,啊!故鄉(xiāng)的響水河,永遠流淌在我的夢囈中。
(注:遼寧一位詩人在一首詩中,把熊岳河稱之為“響水河”,故文中寫為“響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