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春天的北京,記者看到“做文明有禮北京人 垃圾減量 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的橫幅出現在公交、地鐵站臺。這個以“周四垃圾減量日”為抓手的精神文明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并將成為北京市民必有的文明素質之一。垃圾分類、垃圾減量活動不再僅僅停留在黨政機關和部分小區(qū)的模范帶頭作用上,它已經融入北京市建設宜居城市、低碳城市的活動中來。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在“落實綠色北京行動計劃,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和再生利用”專題調研時強調,垃圾處理是北京邁向世界城市必須練好的一項城市管理“基本功”。他號召,全市上下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從我做起,人人參與到建設綠色北京、宜居城市的工作中來,打一場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人民戰(zhàn)爭。
本刊記者在這個春天走訪了城市管理部門、社區(qū)、學校、超市,還有NGO組織等,他們的所思所做,令人驚喜,令人感動。但愿,綠色理念像春風一樣吹向北京的每個角落,吹暖人心。
如果您留心,在2010年春天的北京公交、地鐵站臺,您會看見這樣的宣傳橫幅“做文明有禮北京人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從我做起”。文明乘車引導員在引導乘客排隊候車的同時,還主動向過往市民和乘客發(fā)放宣傳手冊和材料。這就是北京市正在開展的轟轟烈烈的以“周四垃圾減量日”為主題的“愛首都、講文明、樹新風——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活動。在今年4月8日召開的2010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大會上,垃圾分類、垃圾減量被提升到衡量城市文明重要標志的認識高度上。
4月11日,“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活動在北京市朝陽區(qū)麥子店街道棗營北里社區(qū)舉行,并由此拉開了“周四減量日”活動序幕。該活動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北京市市委常委、副市長蔡赴朝,副市長黃衛(wèi)出席啟動儀式,并為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志愿指導員代表佩戴綬帶。市市政市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孟令華,副主任陳玲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北京是一個擁有17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人口不斷增長,生活廢棄物不斷增加,目前平均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83萬噸。一方面,垃圾處理壓力日益增大,衛(wèi)生填埋不僅要占用大量土地資源,而且垃圾中的可利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時也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很大威脅。為促進首都經濟社會發(fā)展與人口資源環(huán)境相協調,提升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發(fā)布的《關于全面推進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和《綠色北京行動計劃》的要求,全面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以建設生態(tài)、循環(huán)、可持續(xù)的垃圾處理系統為宗旨,把垃圾減量化作為垃圾管理的長期戰(zhàn)略性措施,垃圾分類作為減量化的重要基礎性工程,加快推進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建設,分年度實現增加處理能力、調整處理結構、促進垃圾減量的目標。2009年,北京市建成了350個社區(qū)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和13個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在城八區(qū)開展“再生資源回收日”活動,同時開展了網上預約回收服務,全市再生資源回收量達到400萬噸,比2008年增加了30萬噸。目前,600個小區(qū)正在進行廚余垃圾分類運輸轉運系統建設,今年年底前要全部實現廚余垃圾的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設立“周四垃圾減量日”,旨在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處理工作,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共同維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在4月15日舉行首個“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周四垃圾減量日’活動上,市市政市容委陳玲副主任宣讀了《文明有禮重在行動、垃圾減量從我做起——致全體市民和社會各界的一封信》,倡導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綠色低碳環(huán)保健康的生活理念。自此,北京短暫的春天里,每個周四都有了一場這樣有內容有主題的宣傳活動。
在第2個“周四垃圾減量日”里,城八區(qū)、公交、地鐵5000多名文明引導員冒雨在2000多個公交、地鐵重點站臺,開展了“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宣傳實踐活動,使秩序文明引導活動更加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將像乘車讓座和排隊一樣,成為北京市民必不可少的文明素質之一。
在第3個“周四垃圾減量日”活動上,垃圾減量、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正式成立。與會領導還分別向19位“綠袖標志愿指導員隊伍”代表授旗,鼓勵他們在社區(qū)做好垃圾分類指導工作。
“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第4個周四垃圾減量日”在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機關舉辦。同時啟動了綠色辦公月活動。市市政市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孟令華同志介紹了市市政市容委機關節(jié)能減排、垃圾分類、垃圾減量、綠色辦公的具體做法。之后與會領導和各單位代表一起參觀了市市政市容委機關辦公室、水房、垃圾樓、食堂等地,對市市政市容委節(jié)能減排、垃圾減量措施給予高度評價,下一步將向全市推廣。
5月13日,在第5個“周四垃圾減量日”里,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和市長郭金龍走進社區(qū)居民家庭、深入垃圾處理車間,就“落實綠色北京行動計劃,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和再生利用”進行專題調研。劉淇書記強調,垃圾處理是全社會的責任,關系著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是北京邁向世界城市必須練好的一項城市管理“基本功”。他號召,全市上下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從我做起,人人參與到建設綠色北京、宜居城市的工作中來,打一場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人民戰(zhàn)爭。
第6個、第7個,#8943;#8943;越來越多的組織、企業(yè)的身影出現在“周四減量日”活動里,越來越多的支持的聲音在這個春夏之交回響。持續(xù)近10年的北京市垃圾減量、分類工作開始步入全民參與的新的歷史階段。
(責任編輯:黃荔)
鏈接①LINK
垃圾減量活動日標識——可愛的“綠蛙”
★ 核心標識由內外兩部分組成:
外圍部分采用國際通行的三角循環(huán)標,寓意北京市的垃圾減量垃圾分類與全球的節(jié)能減排、循環(huán)利用相一致、相呼應。三角循環(huán)標的顏色分三種,藍色代表可回收垃圾,綠色代表廚余垃圾,灰色代表其它垃圾。三角循環(huán)標上的順時針箭頭意喻著大自然的自我循環(huán)和廢棄物的循環(huán)與轉化。
中心部分是以青蛙為原型的卡通造型,命名為“綠娃”?!熬G娃”作為人類和自然界互動和交流的橋梁,它眼睛大、嘴大、肚子大,能看得清、分得明各種垃圾;它左手指向循環(huán)標,張開右手召喚大家,倡導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垃圾減量、垃圾分類活動,保護我們生存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具有互動性、號召性和標識性的特點。
鏈接②LINK
細節(jié)成就“綠色辦公”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
5月6日,“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第4個周四垃圾減量日”暨綠色辦公月活動在市市政市容委機關舉辦。記者用一組圖片全方位地展示“綠色辦公”的方方面面:在辦公室打印機上,有“雙面打印,節(jié)約紙張”的提示;要搭乘電梯,會發(fā)現三層以下停駛,據介紹,機關還要求40歲以下同志不乘電梯。記者遂拾級而上親身體驗爬樓梯,驚異地看到:每層都有一個可愛的卡通人物提示貼“走樓梯,為節(jié)能更為健康”、“加油,你真棒!”等,讓人感覺溫馨而愉悅。機關地處西單繁華鬧市,出門便是地鐵4號線靈境胡同站和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因此,出行乘坐地鐵、租用自行車、拼車是機關工作人員尊崇的“綠色時尚”。
節(jié)能的理念不光體現在日常工作生活的細節(jié)中,還體現在高科技手段的應用上:機關內網處理公文系統,正在逐步實現無紙辦公;利用內網加強宣傳、設立浪費能源現象曝光臺等,用網絡對浪費實現了及時有效監(jiān)督。記者在辦公樓樓體看到一種外掛的大罐,仔細查看才發(fā)現這是一種雨水收集設施,名為“集雨尊”,據了解,收集的雨水全部用于了機關院內的綠化和洗車。樓層分布的分類垃圾桶和特設的分類垃圾樓,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記者打開垃圾桶探視,看到垃圾嚴格按照提示正確投放,可以稱是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的示范樣板。走進食堂大廳,一眼就會看到“適量取餐,禁止浪費”的提示牌。后廚的餐廚垃圾和其它垃圾也完全進行了分類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