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58.28;S859.7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0)02-0026-02
人們認為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CV2)是發(fā)生斷奶仔豬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征的一個必要因素。目前斷奶仔豬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征在歐洲稱作豬圓環(huán)病毒病(PCVD),在北美稱作豬圓環(huán)病毒相關疾病(PCVAD)。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應用一種新的PCV2疫苗——FLEX系列茵格發(fā)?誖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Ingelvac?誖CircoFLEXTM)免疫不同日齡豬,本文將對此試驗結果進行報道。
1材料方法
本研究所選用的生產系統(tǒng)是一個有1 300頭母豬的豬群,一個異地保育豬場以及四個異地育肥豬場。此系統(tǒng)的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和豬肺炎支原體均為陰性,但是連續(xù)18個月以來一直受到豬圓環(huán)病毒病(PCVD)的侵襲。所受損失都出現(xiàn)在育肥期,并且通常在轉場后3至4周時開始出現(xiàn)。母豬(27頭豬/母豬/年)及保育豬生產狀況良好。
保育場有4個獨立的豬舍,每個豬舍分4個房間,每個房間約275頭豬。將這些豬分別接種1mL對照劑(無菌注射用水)和1mL FLEX系列茵格發(fā)?誖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Ingelvac?誖CircoFLEXTM)。在每個房間,有6欄對照豬和6欄免疫豬。豬欄間隔放置(對照、免疫、對照、免疫等),以保證每個組受到的微生物及環(huán)境刺激一致。從19日齡到59日齡的豬在同一天接種了對照劑或疫苗。雇傭了一個獨立的免疫小組給豬接種,因此豬場所有相關的工作人員以及臨床研究員(RD及DT)都不了解對照欄和免疫欄的具體分配。兩組分別標記為A豬(產品A)或B豬(產品B)。正常情況下保育豬一般在62日齡離開保育場,即59日齡接種的保育豬在免疫后3d就被轉移到了育肥舍。第一個育肥舍的豬在45~59日齡接種疫苗(舍1)。其他3個舍豬分別在38~45日齡(舍2)、22~36日齡(舍3)和19~22日齡(舍4)接種。在所有4個舍中,A組豬與B組豬交替放置,對各組而言,潛在的感染機會是一樣的。擲幣決定,將A組豬圈養(yǎng)于舍1的第一欄中,第二欄中圈養(yǎng)B組豬,第三欄中圈養(yǎng)A組豬,以此類推。其他3個豬舍采用同樣的分配方法。
在接種當天,免疫小組評估了試驗豬所有類型的接種反應。接種后3d,研究員臨床觀察了試驗豬是否有局部或系統(tǒng)的反應。之后,研究員每周都對試驗豬進行檢查,以評估FLEX系列茵格發(fā)?誖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Ingelvac?誖CircoFLEXTM)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本研究中,4個育肥舍的管理員在每周檢查前不對豬進行安樂死,這樣就可以對表現(xiàn)出豬圓環(huán)病毒相關疾病(PCVAD)典型癥狀的豬進行剖檢。研究過程中,從100頭豬中的病死豬或安樂死豬采集了組織樣品(肺前葉和肺后葉、氣管支氣管、腸系膜和腹股溝淋巴結、扁桃體、脾臟、派伊爾集結、肝臟和腎臟)。對這些樣品進行了豬圓環(huán)病毒相關疾病(PCVAD)有關的組織損傷檢查,并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IHC)對樣品中的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CV2)病毒載量進行定量。負責檢測的獸醫(yī)病理學家(TC)并不清楚哪些豬接種了疫苗??紤]到豬的存活可能性、對病痛耐受力以及屠宰場的活豬將被處死等因素,研究員和豬場的管理員共同挑選了將執(zhí)行安樂死的豬。
2結果與討論
撰寫此文之時,本研究剛剛完成,一些數(shù)據(jù)還沒有得到完整的驗證,但死亡率的數(shù)據(jù)是可信的。
本研究使用了約3 850頭豬,其中約50%接種了對照劑,50%接種了FLEX系列茵格發(fā)?誖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Ingelvac?誖CircoFLEXTM)。接種時、接種后幾天及幾周內,都沒有觀察到局部的或系統(tǒng)的反應。試驗豬所在保育場的死亡率僅為0.4%,且試驗豬在場期間管理員沒有觀察到任何重要疫病的臨床癥狀。同樣,每周的檢查中研究員也沒有發(fā)現(xiàn)試驗豬的健康狀況有任何異常。
正如此系統(tǒng)之前的情況一樣,育肥舍在引進豬3~4周后(80~90日齡),開始出現(xiàn)豬圓環(huán)病毒相關疾病(PCVAD)的臨床癥狀,本研究中的4個育肥舍都是如此。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包括消瘦、對常規(guī)治療無反應、皮膚蒼白、腹瀉以及死亡率升高。癥狀嚴重的豬很少,一部分(約0.2%)豬出現(xiàn)了豬皮炎腎病綜合征(PDNS)樣的表皮損傷。大體病變包括:淋巴結腫大(特別是腸系膜淋巴結);肺萎陷異常且有些病例有明顯的小葉間水腫;腎臟水腫或有多處白色壞死灶;損傷性腸炎表明有回腸炎或沙門氏菌病;腸系膜水腫。少數(shù)豬還有脾梗死,這是豬霍亂也有的特征性病變。還有的豬脾臟腫大增厚、變硬并有深紅或黑色壞死區(qū)域。有豬皮炎腎病綜合征(PDNS)特征性表皮損傷的豬腎腫大,有時伴有淤斑或白色壞死灶,并且其中1頭豬的脾臟的一端有類似于上面所描述的損傷(腫大、增厚、硬化、深紅或黑色壞死)。
撰寫本文之時,得到了81頭安樂死豬的組織學和免疫組織化學(IHC)檢測結果。其中約90%的豬有與豬圓環(huán)病毒相關疾病(PCVAD)一致的組織損傷及抗原載量,證實了此系統(tǒng)育肥期存在的主要問題。
如上所述,研究員和豬場工作人員對疫苗組和對照組的分配并不知情。然而,本研究開展前的12~18個月內,此系統(tǒng)每批次的豬都會出現(xiàn)明顯的豬圓環(huán)病毒相關疾病(PCVAD)癥狀。4個豬舍中,許多接種了產品A的豬也出現(xiàn)了典型的豬圓環(huán)病毒相關疾病(PCVAD)的臨床癥狀,而接種產品B的豬很少出現(xiàn)癥狀,因此,很明顯可以看出后者是疫苗免疫豬。由于A組與B組間明顯存在差異,在進行初步結果分析的時候,此試驗的分組情況就已經不是被屏蔽的了。
表1說明了4個異地育肥舍內,各日齡豬接種疫苗后的死亡率結果(包括病死的和安樂死的)。就每個批次的育肥豬來講,疫苗免疫豬的死亡率比非疫苗免疫豬的死亡率顯著下降,即:豬舍1為3.0%對9.6%;豬舍2為2.1%對8.1%;豬舍3為2.8%對10.6%;豬舍4為0.4%對7.6%。
3結論
無論對19~22日齡豬或是對45~59日齡豬進行疫苗免疫,都能得到出色的免疫效果。這些結果表明,在本研究條件下,豬只可在較早日齡獲得良好的免疫效果。數(shù)據(jù)也表明,免疫力產生相對較快,僅在臨床癥狀出現(xiàn)前4周免疫的豬也獲得了保護力。然而,在不同田間試驗條件下,要想最終確定最佳免疫時間還需要更多的數(shù)據(jù)。在歐洲和北美的疫苗田間效力試驗正在進行中,試驗結果即將報道。
(黃念譯,朱連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