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58.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273X(2010)02-0038-02
廣西藤縣和平鎮(zhèn)有一個規(guī)?;拈_放型養(yǎng)殖雞場,其品種主要是本地三黃雞,由于種種原因,近幾年來該雞場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經和平鎮(zhèn)水產畜牧獸醫(yī)站的技術人員認真分析該養(yǎng)殖場各種疫病的發(fā)生原因后,根據場內現有條件重新布局,重新配置場內各項防疫設施,強化防疫制度,建立和健全免疫程序,加強疫病監(jiān)測工作,使雞場的各種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效果,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1調整場內布局,使各項防疫工作基本趨于合理化
雞場進行重新布局后防疫工作有如下有利條件:
(1)建立數道消毒防線。在雞場的大門及各雞舍門口均設立消毒過道,飼養(yǎng)人員進入雞舍必須經過3~4次消毒。
(2)將各種交易、銷售業(yè)務聯(lián)系活動移至場大門口以外,以杜絕來往人員特別是雞販子帶毒入場。減少疫病的發(fā)生和流行。
(3)將各種年齡的雞嚴格分開,避免疫病交叉?zhèn)魅?。盡量做到全進全出制。
(4)將獸醫(yī)室移至雞場的偏僻處,以免造成病原在場內擴散,在雞場末端(貯糞池旁邊)建立“病雞處理間”。
2做好雞舍的進出消毒工作,杜絕將外源性病原帶入場內,保證雞群安全
2.1場區(qū)、雞舍門口出入消毒
(1)設置消毒池:大門口車輛消毒池為5m×5m的方形消毒池,消毒液深度為0.3m;行人過道消毒池以過道寬度為宜,長度為4~6m,消毒深度為0.15m,雞舍門口消毒池為1m×1m,消毒液深度為0.05m。池內用藥為3%的燒堿液,每周換藥2次。
(2)所有飼養(yǎng)人員和管理人員進入養(yǎng)殖場前必須履行更衣?lián)Q鞋、紫外線照射外衣等消毒程序,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養(yǎng)殖場。
(3)本場料車進入須經消毒池消毒輪胎,場外車輛確需進場時除經過消毒池外,還必須對車身及車箱進行噴霧消毒。
(4)做好雞舍的出入消毒:飼養(yǎng)員要根據雞場情況落實消毒責任制,飼養(yǎng)人員嚴格制止互相串舍。飼養(yǎng)員進出本雞舍時必須經消毒沲消毒工作鞋或自備一雙固定的舍內生產用鞋。
(5)杜絕外來人員進場參觀。必要時可采用放錄像的方法介紹飼養(yǎng)舍內情況。
2.2平時消毒防疫制度
(1)雞舍平時用0.05%的過氧乙酸對雞舍和雞身進行“帶雞消毒”,每周1~2次為宜。
(2)轉群前后必須空舍30d以上,空舍期間清除舍內糞便和各種雜物,修繕籠具,可用噴霧消毒,籠具墻壁用火焰消毒,最后用福爾馬林按每立方米15~20mL密閉熏蒸72h,器材、用具可用高錳酸鉀液或0.3%的過氧乙酸浸泡消毒。
(3)定期采用制藥法和電麻法滅鼠。
(4)每年高溫季節(jié)用新鮮石灰對全場內外場地進行潑灑消毒2~3次,并對糞溝等藏毒處反復用3%燒堿或4%福爾馬林進行噴灑。
(5)密切注意場周圍和附近地區(qū)疫情,并及時給附近養(yǎng)雞戶接種疫苗,建立免疫帶。
2.3發(fā)生疫情時的緊急消毒措施
(1)針對病情全群進行緊急免疫預防接種。
(2)對全場雞群分別固定專人進行帶雞消毒,其他各種消毒工作比平時加倍進行。對場區(qū)內外環(huán)境用新鮮石灰或漂白粉潑灑消毒,分別于疫病發(fā)生的前、中、后期進行3次消毒。
(3)隔離封鎖雞群,對無治療價值的病殘雞迅速給予淘汰。病死雞必須嚴格執(zhí)行無害化處理。
(4)全群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和繼發(fā)感染。
3建立合理的免疫預防程序
堅持雞新城疫、法氏囊病、支原體等病的監(jiān)測工作,指導適時的免疫接種,并作好日常防疫、消毒及雞群健康情況的詳細記錄,隨時掌據整個雞群疫情動態(tài)。
由于我們的種源來自不同的地方,其母源抗體水平不一。加之各種疫病的發(fā)生情況及程度不一,很難制定一種固定不變的免疫程序。一般是先確定一個全場性模擬免疫方案,然后在飼養(yǎng)過程中對不同的具體情況靈活機動地進行調整修改。但每次更改都必須經技術負責人審查同意后方能實施。我們的模擬程序是:
出殼24h內飲5%糖水加0.1%的維生素C;24~48h內改飲高錳酸鉀水;20日齡內采用0.02%的土霉素、0.004%的氧氟沙星、0.05%的止痢靈、0.2%痢菌凈等藥輪換使用(拌料濃度),預防雞白痢等病(發(fā)病時劑量加倍),并及時更換墊料,保持墊料干燥不潮濕。10~60日齡間歇性給藥預防球蟲(于飼料中拌入0.015%的克球粉或0.04%的敵菌凈),并采用前期地面墊料平養(yǎng),后期(21~60日齡)籠養(yǎng)方式育雛以減少球蟲感染機會。4日齡左右接種支氣管炎H120和支原體滅能苗;10日齡左右用新城疫Ⅱ系或Ⅳ系苗滴鼻或點眼,同時刺種雞痘苗;18日齡左右用Lasota苗飲水免疫;35日齡復種法氏囊炎疫苗;40日齡肌肉注射新城疫I系苗;60日齡用支氣管炎H120飲水;70日齡接種禽出敗苗;飼料中添加0.02%的慶大霉素或0.01%的新霉素。
一般情況根據以上程序和日齡進行防疫免疫,在有病情跡象出現時,可根據具體情況推遲或提前進行,使之盡早產生高抗體水平,但必須注意雞群的健康情況和周圍的疫情。
接種疫苗時特別注意如下幾點:
(1)不用過期苗和不保險苗。發(fā)現真空度不佳或瓶內充滿氣體的凍干苗不能用。稀釋疫苗的水最好用生理鹽水或蒸餾水,大群飲水免疫用冷開水或清潔的井水,并加入1/400的脫脂奶粉,稀釋后的疫苗必須在2h內用完,否則棄掉不用。
(2)確保有效劑量。在臨床工作中,無論是飲水還是點眼滴鼻或是氣霧免疫,盡管給藥較大,而往往由于接種人員工作不仔細,追求速度而使藥液不能完全被吸入,甚至只吸入1/2或1/3(已做過試驗和監(jiān)測證明),因此,筆者制定了一些針對性的管理責任制度,以加強接種人員的責任心,保證有效劑量。
(3)采用注射接種時要勤換針頭,盡量避免交叉感染。雖說雞的接種不可能像家畜那樣一針一換,但至少每小群(10~20只)要換一次針頭,特別是疫病發(fā)生期,強調做到一雞一針頭。
(4)注意疫苗接種的時間間隔。同種疫苗復種時,前次和后次至少要相隔10d以上,以保證前次接種在體內有足夠的作用時間和排除干擾素的影響。不同種疫苗接種間隔時間一般5~7d以上,以免疫苗之間產生抑制作用。
4綜合防治效果
兩年來,通過執(zhí)行以上防疫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雞新城疫、雛白痢、球蟲病、禽霍亂、雞痘、支原體病、傳染性支氣管炎、曲霉菌病、大腸桿菌病等疫病,育雛成活率由兩年前的75%提高到95%,死亡淘汰率也由原來的18%下降到13%以下。從經濟效益來講,雖然防疫費用(主要是消毒藥品、防疫設施改造及疫苗器械)有所增加,但由于減少雞只發(fā)病死亡使每年增加純收入2萬元。同時還避免了因惡性傳染造成的毀滅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