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貓頭鷹,因為我的面貌有些像貓。我的身體為淡褐色,有許多斑點,耳邊有像角一樣的羽毛,眼睛既大又圓。我常以鼠類為食。我行動敏捷,尤其是脖子十分靈活,幾乎可以向任何方向轉動。我晝伏夜出,羽毛細而密,所以飛行時幾乎沒有聲音,黑夜里視力極強,在幾十米處的高空就能夠看清楚地面田鼠的行蹤;而白天,就是睜大了眼睛也看不見什么東西。
鳥類學家把我劃歸為“猛禽類”是對的。但是,我從不亂傷害無辜,只對那些“盜竊犯”——老鼠們發(fā)“猛”,卻從沒有損人利己的鷹類偷雞的壞行為。為了抓獲“盜竊犯”,有時夜間我會發(fā)出凄厲的叫聲,因此,迷信的人們就認為我是晦氣的鳥兒,這樣一來,我就成了眾矢之的了。幾乎不分男女老幼,誰見了都要打我,我真冤枉。其實,我根本無害于人,而是有益于人的。我每年捕捉近千只的田鼠。即使在飽食之后,遇上它們,我也要窮追猛殺,寧可殺死扔掉,也不讓它們逃脫。若以一只田鼠每年糟踏20斤糧食計算,那么我就為人們每年奪回10噸左右,足夠一個人吃50年的。
然而像我這樣為人民服務的益鳥,千百年來卻受盡了打擊和迫害。
我的家族在地球上共有一百多個種系,但遺憾的是由于嚴重的殘害,數(shù)量越來越少了。聽說神州各地的田鼠成災,白日橫行。我并不希望人們像對熊貓和白鶴那樣珍視我,只要放我一條生路,任我繁衍,我就可以消滅老鼠,保護糧食。如果還有人不相信我,那就請他們到野外看看我的真面目吧。
有時我想,假如我有黃鶯的歌喉,孔雀的艷裝,也許不至于此。但是,歌聲和外衣,并不能使老鼠們放棄吃糧食??!我們這個家族的成員們都想為人類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某些同志,請不要根據(jù)外貌和聲音衡量人。這樣“四化”建設才能大大加快步伐,人類的前景才會燦爛輝煌。
■
這篇文章以第一人稱介紹貓頭鷹,介紹了貓頭鷹的得名原因、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對人類的貢獻以及生存現(xiàn)狀和愿望,條理分明,很有層次。如果注重語言上的活潑性,講究語言上的趣味性,就會改變枯燥、死板的弱點,給人愉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