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當(dāng)你領(lǐng)略了湘西的旖旎風(fēng)光,來到苗鄉(xiāng)土寨的吊腳樓里小憩時,好客的山里人便會烹調(diào)出他們的拿手好菜——黃鱔肉。那脆生生、香噴噴的黃鱔肉,令你垂涎三尺。
黃鱔之名貴,在于其時令性強。俗話說:“二月黃鱔三月蚌。”二月桃花水漲時,就是捕捉黃鱔的“黃金季節(jié)”。
黃鱔捉來了,先用清水“漂”,即把黃鱔放進盛滿清水的大盆里,將黃鱔身上那一層黏糊糊的黏液好好地漂洗一番,直到黏液全部洗掉為止。
接著開始處理黃鱔,把黃鱔從大盆里撈出來,揪住尾巴用力往石頭或其他硬物上一摔,先將它摔昏,再用一根鐵釘,將它的頭釘在一塊小木板上,肚皮朝上,左手抓住黃鱔的尾巴,右手用刀將黃鱔“開腸破肚”,掏出內(nèi)臟,剔掉骨頭。
現(xiàn)在就輪到“炒”了,把切好剁碎的黃鱔肉倒進鍋里,小火慢焙。待水汽焙干后,用鍋鏟輕輕鏟起,盛放在缽里,然后要用大火爆炒。待到鍋熱油沸,鍋里冒出了縷縷青煙時,將黃鱔肉倒進鍋里;等黃鱔肉被煎炸成了焦黃狀時,再用鍋鏟趁著鍋底,把肉翻過來煎,直到兩面煎炸成焦黃色為止;接著滴少許醋和酒,摘幾片蘇打葉放進鍋里,以除魚腥味,然后用鍋鏟上下左右翻動,使醋和酒完全滲透到魚肉中。隨后放上食鹽、醬油,撒點辣椒末、蔥蒜和生姜片,迅速翻炒幾下,倒入少許清水,小火燉一會兒。不一會兒,一股清香便撲鼻而來,饞得人直流口水,真想立馬夾一筷子嘗一嘗。不過,請別急,等到鍋里“咕嘟、咕嘟”地冒泡兒,再放上幾片橘子皮,撒點胡椒粉和花椒粉,滴上一些山胡椒油,香味就更濃郁了。黃鱔肉這才算烹調(diào)好了。
黃鱔肉,不僅味道鮮美可口,而且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是款待貴賓的美味佳肴。據(jù)民間藥書記載:鱔可健胃,抗過敏性鼻炎,能松弛氣管平滑肌,有收縮血管及興奮大腦皮層等功效。
朋友,如果你想吃脆生生、香噴噴的黃鱔肉,就請到苗鄉(xiāng)土寨來做客。陽春二月,青蛙呱呱一叫,正是吃黃鱔肉的好時候;待到秧苗返青,布谷鳥一啼,黃鱔肉就吃不成了。
■
本文開頭由湘西的旖旎風(fēng)光引出脆生生、香噴噴的黃鱔肉,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然后依次介紹黃鱔的捕捉時令、漂洗、處理和焙炒過程。在介紹黃鱔的焙炒時,也是按照先后順序有條理地進行說明。文中還引述民間藥書說明黃鱔“不僅味道鮮美可口,而且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最后照應(yīng)開頭,首尾呼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