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均益(1963年9月20日-),央視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
甘肅省蘭州市人。1980年至1984年 蘭州大學外語系,英國語言與文學專業(yè)。1984年至1993年 新華通訊社國際新聞編輯部,任編輯、記者。1989年至1991年 新華社駐埃及中東總分社,任駐外記者。1993年至今先后擔任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記者和主持人,《焦點訪談》主持人、記者、制片人,《國際觀察》、《高端訪問》、《環(huán)球視線》節(jié)目主持人等。
作為新華社駐中東分社記者,積極參與了海灣戰(zhàn)爭的報道,是國內主流媒體首批赴戰(zhàn)地采訪的記者之一。同時,對阿以矛盾、巴以沖突進行了多角度、全面、深刻的報道,是國內、國際新聞報道中對中東問題有深刻研究、獨特見解的記者之一。
水均益說,“來干電視前,說實話,從來也沒想到能當一個像樣的主持人。之所以能到現在這個樣子,我自己有時候戲稱:是一種“鴉片作用”。干得好點,就想干得更好;干得更好,就想干得最好。說好聽點,這里最主要的就是一種不斷向上的追求,至于為什么,我也說不清?!彼用酥醒腚娨暸_后,在伊拉克危機、波黑戰(zhàn)爭、阿富汗反恐戰(zhàn)爭期間,多次赴戰(zhàn)地采訪報道,是國內著名的戰(zhàn)地記者。
在人物采訪方面,采訪對象大多是具有世界級影響的人物,是國內專訪國際政要、世界商界巨賈和知名人士的采訪“專業(yè)戶”。到2009年5月為止,水均益已經成功地做過200多次這樣的重要專訪,其中包括安南、加利、普京、布萊爾、希拉克、卡特、克林頓、施羅德、施密特、普羅迪、巴羅佐、盧武鉉、金大中、阿卜杜拉、穆沙拉夫、卡爾扎伊、李光耀、佩雷斯、阿拉法特、阿巴斯、查韋斯、穆巴拉克、薩馬蘭奇、比爾·蓋茨、默多克、科波菲爾等人。多年來,在國際新聞報道和人物專訪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國內著名的國際新聞主持人。
水均益曾多次獲得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全國“十佳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及主持人“金話筒”獎,屢次受到中直機關和中央電視臺的嘉獎;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9月入選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主持人專業(yè)委員會評選的“中國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25年25人”。
有人很形象地做了個對比,“有一種男人,他走到你身邊,往那兒一站,凜然正氣,你突然就緊張起來,頭腦缺氧,手腳冰涼。另一種男人,他走到你身邊,往那兒一站,什么話也不說,只沖你笑笑,你頓時就覺得溫暖起來。前者是水均益,后者是崔永元。”但事實上,水均益是一個很“靈光”的人,是個很會和人打交道的記者。當有人問水均益“怎樣當一名合格記者”時,他頗有感觸地說:“十幾年下來,我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一名記者首先要是一個善于待人接物的活泛人。用南方人的話說,就是要‘靈光’。作為一名記者,如果不會和人打交道,不會說話,不會辦事,不會察言觀色,不會結交朋友,那這個記者恐怕麻煩就大了?!?/p>
水均益說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理想主義者、加實用主義者再加現實主義者。他做節(jié)目近乎追求完美,一個報道、主持下來,哪怕有一點小毛病就會很窩火,喋喋不休地說,覺得很窩囊。他也追求理想主義的東西,比如很渴望中央電視臺讓我在戰(zhàn)爭爆發(fā)和進程中一直在現場記錄,在巴勒斯坦飯店用鏡頭迎接美軍的到來,但這只是一種理想。有時他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現實不是一個糟糕的詞,只是人有的時候只有一個選擇,再選就意味著你要惹禍了,或者說可能會壞掉全局,這個時候他也能很快地調整自己來適應現實。
水均益說他最欣賞的主持人就是他自己,“雖然現在我還不是最棒的,但我有成為最棒的潛力,而且我也有成為最棒的野心和追求。我相信我會的,我也相信我不會讓很多支持我的朋友和觀眾失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