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藝平(1956年— ) 女,著名報人,《南方周末》原主編。
1982年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同年進入南方日報社,90年代初任《南方農(nóng)村報》主編。
1995年秋,江藝平被任命為社委,由于社委會分工的緣故,與左方等人一起為《南方周末》工作。1996年,左方退休后,江藝平接任《南方周末》主編。
《南方周末》1984年創(chuàng)刊,首任主編左方。不幾年《南方周末》就“一紙風行”。而在江藝平時代《南方周末》的影響達到頂峰。“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總有一種力量讓你淚流滿面”《南方周末》上的這兩句話,打動過多少人的心。
2000年1月,江藝平卸任《南方周末》主編一職。2006年11月,擔任南方日報社副總編輯。2008年12月3日被調(diào)離《南方都市報》,主管《南方農(nóng)村報》和南方新聞研究所?,F(xiàn)系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編輯委員會副總編輯。
多年前,張劼在《江藝平 南方周末 人性關懷》中講述到:
提起《南方周末》,我們更多想到的是江藝平時代。是時,《南方周末》的影響達到頂峰。
江藝平不喜歡張揚。但在她負責《南方周末》期間,卻極度地張揚著關愛和平等,張揚著正義和尊嚴,挖掘著一個民族的良知。
平等心態(tài)。江藝平無疑是最優(yōu)秀的中國市民之一。在她看來,平等不僅僅體現(xiàn)在那些所謂的大事上,它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知識女性?!敖蠋煹男蜗螅拖?0年代知識女性那種,氣質(zhì)獨特?!币粋€媒體的同行這樣評價江藝平。
江藝平回憶自己的大學生活說,自己那時“說得少,聽得多”,但和同學一樣,讀書“特別瘋狂”……其實她后來一直是“說得少,聽得多”,不同的是做的也多。當初她是帶著好奇去看禁片,后來她做報紙時試著去闖新的路子,則決不是因為好奇。但二者都需要勇氣,一個弱女子的勇氣。有人對江藝平這代人進行分析:這些人,跟他們的前幾代人不一樣,也跟中國后來的幾代人迥然有別。在他們身上,你總是毫不費力就可發(fā)現(xiàn)一種非常特異的標志,讓人一眼看去就能夠感覺到。他們最愛使用“我們”而很少說到“我怎樣怎樣”。
在中國,沒有任何一份周報的影響力能與《南方周末》比肩,《南方周末》創(chuàng)辦之初發(fā)行量只有7000份,但它后來卻成為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綜合性周報,有數(shù)字說它單周發(fā)行曾達到130萬份。
對于《南方周末》的成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說它有敢于說真話的勇氣;有人說它是惟一堅持下來的周報;有人說它的市場化步伐走得比較早……不管怎么說,《南方周末》用比較體面的待遇和清晰的新聞理想來吸引著成熟的新聞人,然后給大家比較寬松的空間,使記者和編輯能夠自由地發(fā)揮,這是《南方周末》成為一個上品的關鍵。
普通女人。有人說,強勢的女人表現(xiàn)在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能堅持、能擔當自己,不依賴外在的東西,能自我把握。經(jīng)濟獨立當然是一個前提;但如果經(jīng)濟上不寬裕甚至比較貧苦的時候,還能做到精神自主,那就是強中之強了,說明她不會被經(jīng)濟捆住,不在其中迷失,在內(nèi)在價值和外在價值之間能夠保持平衡,這很不容易?!赌戏街苣吩骶幗嚻綗o疑就是一個強勢女人……她確實是出于對自己的把握,很自然,很原則。她把理念、工作、生活這三個方面安排得很和諧,這讓人非常欣賞。
在南方報業(yè)大樓12樓那間比較隱蔽的房間里,江藝平以她清晰的新聞理想,開創(chuàng)了一個讀報時代。江藝平的同事說:“《南方周末》引領讀報潮流的一個時代即將終結了,這沒有什么可以值得慶幸和悲哀的,但是我們成熟了,這才是最重要的。無論如何,我尊重江藝平和那個屬于她的讀報時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