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運平(1962年9月— ),人民日報社寧夏分社社長。
祖籍湖南,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中央黨校法學理論專業(yè)研究生。1985年8月到人民日報社工作,先后任人民日報國內(nèi)政治部編輯、記者、主編、主任記者、法制采編室副主任、辦公室主任,曾兩次被派遣到人民日報香港記者站任常駐記者6年,后任人民日報寧夏記者站站長。曾有50多篇報道作品獲全國性的新聞獎項,如2005年《百姓心中的豐碑——追記公安局長的楷模任長霞》獲第十五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老百姓都說,他還活著——追記“模范檢察官”、原貴州省人民檢察院銅仁分院副檢察長廖興國》獲全國檢察機關金鼎新聞獎特等獎等。
徐運平回憶說,“采訪任長霞的30多位記者沒有一個不流淚的,沒有一個采訪對象不流淚的,我也一樣。這個眼淚當然是為任長霞而流,更是為她的事跡而流。他的同事戴鵬每次出去采訪都帶手紙,不時的擦眼鏡片,總是看不清楚的感覺。在寫作過程中,也在流,每修改一次眼睛都濕潤了。記得在賓館采寫完以后,第一個讀者是一位服務員,服務員看完以后一句話也沒有說,也掉眼淚了……任長霞的事跡后來還拍成電視劇和電影,兩年多來,還同樣令人感動。主要因為她執(zhí)法為民,替老百姓辦實事。在任長霞的報道里有一個突破,也是感人的一個細節(jié),就是任長霞在逮捕一個犯罪嫌疑人王曉偉時,囚車緩緩的開動,犯罪嫌疑人的侄女抱著他三歲的兒子,在囚車后面追,哭喊著“爸爸,爸爸”。這時,任長霞叫警察給犯罪嫌疑人打開手銬讓他父子再見上一面,等犯罪嫌疑人再次被押上車以后,任長霞走過去,雙手輕撫著那個孩子的臉,從衣兜里摸出100元錢,遞給一位鄰居說:“給孩子買點吃的,以后孩子有啥困難就去公安局找我,我叫任長霞,”說完扭頭就走了。這體現(xiàn)了執(zhí)法者現(xiàn)代執(zhí)法理念即人性化執(zhí)法。像這樣的細節(jié)怎么能夠不催人淚下呢?”
“任長霞的事跡是真實的,河南登封市14萬群眾自發(fā)為她送行,是任何人組織不了,這足以說明這一點。任長霞并不是殉職以后才成為典型的,她以前就是全國優(yōu)秀公安局長、三八紅旗手,早就是一個典型人物,特別是她犧牲前還來過人民網(wǎng)強國論壇與網(wǎng)友進行在線交流,人民網(wǎng)很多人都見過她,平易近人,很有個性,給人民網(wǎng)留下很好的印象。另外一點,任長霞之所以成為英雄、成為典型,并不是因為她死得如何壯麗,主要是因為她在登封任職三年公安局長期間,為千千萬萬老百姓辦實事,辦了上千個案子。特別一些長年積案,給老百姓一方平安,她抹亮了嵩岳的一片藍天……來源于真實,來源于記者的內(nèi)心感動。”
“任長霞是一個人物,這次為任長霞這個人物流淚。這些年自己平時也采訪了很多典型人物,特別是法制方面的人物,采訪任長霞可以說是最令我刻骨銘心的,讓我感到心里很震撼??梢哉f是受到靈魂的洗禮?!?/p>
徐運平認為,寫好文章的技巧一是用感情去寫,“感人者先動乎情”,要想感動讀者首先感動自己。二是在人物通訊里一定要善于發(fā)掘典型的細節(jié)和個性化語言。這在任長霞報道里體現(xiàn)的很充分,很多感人細節(jié)都催人淚下。三是真實性,特別是寫人物不能把它寫成兩腳離地的“神”高不可攀。追求“高、大、全”這樣的人物沒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比如他們在寫任長霞的時候,既寫她剛的一面,也寫出她柔的一面,也寫她的弱點。比如說她是優(yōu)秀的公安局長,但她未必是一個優(yōu)秀的女兒、妻子、和母親。她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女人。其中還有一個細節(jié)可以說一下,在任長霞局長辦公室的洗面臺上發(fā)現(xiàn),她的玉照下也有不少女人化妝用的必需品,一瓶忘記擰蓋的化妝品仍散發(fā)著淡淡的芳香。這一細節(jié)寫了任長霞柔的一面,增加了人物的個性化,這樣的人物可親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