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逢康(1936年10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山東肥城人。1959年9月畢業(yè)四川大學中文系。同年分配到北京新華社總社做編輯工作。文革期間一度在山西日報任文藝版編輯。從1975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并進行長篇傳記和小說的創(chuàng)作。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學術著作《郭沫若人格》《茅盾的小說藝術》《現(xiàn)代文學大師品評》,長篇傳記《榮氏財團》《感傷的行旅——郁達夫傳》《郁達夫之戀》《郁達夫評傳》《郁達夫正傳》《郭沫若和他的三位夫人》《郭沫若評傳》《胡適評傳》《胡適在北大》《游刃肝膽寫春秋——吳孟超傳》等,長篇小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友人·情人·路人》,中篇小說《被囚的普羅米修斯》《赴美華人錄像》,曾參與編輯《郭沫若全集》,并有《女神匯校本》問世。
郭沫若的人格是近年來爭論很大的熱門話題,《郭沫若人格》全面、歷史地分析了郭沫若的人格,既可作為郭沫若人格的面面觀,又是郭沫若人格的演變史。本書采用了敘述和評論相結合的手法,從文學活動、政治活動乃至個人感情經歷等多個方面,展示郭沫若波瀾起伏復雜曲折漫長壯麗的一生。他是現(xiàn)代中國文化界的一位學識淵博、才華卓著的學者、文學家、歷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是繼魯迅之后中國文化戰(zhàn)線上的又一面旗幟。對于這樣一位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巨人,無論在其生前還是身后,人們對之關注的程度都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