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說,我們不懂茶,我們更喜歡咖啡。熱情的咖啡,喝下去,血液流動,激情蓬勃。我也是年輕人,年輕人喜愛咖啡,我也喜愛;年輕人不喜愛茶,我卻喜愛更甚,且喜愛得那么有道理。
以這樣的方式開頭,類似自言自語,心慢慢地靜下來,我想要給自己泡一杯茶了。
那是一個渾身碧綠的茶葉罐,清幽雅致。輕輕地擰開罐蓋,里面是銀白色的錫紙,拆開,露出鵝黃暖色的嫩芽兒。雖只是普通的綠茶,但與那名貴的龍井一樣,來自向陽的山坡,蒙著天地的恩澤,帶著茶農(nóng)溫存的體溫,使勁地嗅,也是能嗅出幾分清香的。此時的她們,蜷曲著身子,一撮一撮地擠在一起,用秀氣、羞澀的大眼睛怯怯地看著你,不聲不響。我們青澀的青春大概也是這樣吧,長在柔軟的枝條上,無憂無慮地吸收著日月精華,當有一天終于可以在枝上驕傲地挺拔著身子的時候,就面臨了被采摘被選擇的命運。這罐中的茶葉,就是被生活選擇了的。
有人說,每一個人的內心都藏著一個茶壺,壺心里放著的是你我心靈中一片純凈如玉的茶葉。我小心地取出那散發(fā)著淡淡幽香的茶葉,放入那平凡無奇的茶壺中,然后注入沸水。水和茶相遇了。于是,茶葉尖在水嘩嘩的歌聲后恣意地舒展,緩緩在杯中沉浮,力圖找到自己最佳的定位?;我换?,傾倒,外在的浮華,讓這輕輕的一倒帶走了,留下的是一底春綠。然后再續(xù)水,香氣便隨著杯中精靈的跳躍而愈發(fā)濃郁,彌漫開去,隨著冬天午后的陽光慢慢地滲透進心靈的每一個角落。也許就是因為每個人都在盡力地融入生活,生活的芳香才會沁人心脾。
香氣撲鼻,猛吸一口,不知天地何處,于是迫不及待地啜起來,不料茶太燙,吃不得。靜待片刻,啜第二口,感覺茶水從舌尖緩緩地流過舌面到了舌根,有點苦澀。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幼時酷暑天,寄養(yǎng)在外婆家的我瘋得滿頭大汗,捧起舅舅的茶罐便喝。舅舅總是笑瞇瞇地看著我,然后問:“丫頭,不怕苦嗎?”這一提醒,不得了,滿嘴苦澀。許多年下來,舅舅的茶罐里總是近乎半杯都是茶葉,而我喝著喝著,居然習慣了,到后來,還喝出那濃郁的苦澀后面有股隱隱的甘甜味。當然,再好的茶葉也就三泡,再甜的茶水也會越喝越淡,直到最后,水是水來茶是茶,還原為它們本來的面目。人生也如此吧,濃時苦不堪言,品味不出它的好壞,等到了淡而無味時,也就失去了品味之心,只有那由苦轉甜的過程才讓人念念不忘。所以說,茶要入心,重在品的過程;人生要有味,重在活的精彩。
工作了,發(fā)現(xiàn)茶對于忙碌的生活總是很奢侈,少有像此時這般手捧一杯熱茶,獨自倚靠著古樸的老校門,饒有興致地望著被弁山漸漸浸沒的霞光。不在乎偶爾經(jīng)過的老師同學詫異的眼光和善意的詢問,只是微笑以對;有時寒意不經(jīng)意襲來,但心始終是溫暖的。
就這樣,一個下午,一個人,與一杯茶,以及滿山的陽光空氣,安靜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