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費翔在舞臺上深情地唱:“故鄉(xiāng)的云……”而今想起仍是意猶未盡。故鄉(xiāng)有云,云游于天,天下是地,地上覆著一片一望無際的蓊郁的綠,蒼翠欲滴—那是茶樹。
生在富足年代的孩子已不清楚采摘那細密的茶葉需要揮灑多少汗水,而鐘情于各種飲料的少年亦分不清白茶、龍井與鐵觀音。說來慚愧,縱使故鄉(xiāng)房前屋后都是漫山遍野的茶樹,我也不能分辨出究竟是什么品種的茶。大概只是山野間的土茶吧。
但我卻記得用這種土茶葉泡出來的一種茶—故鄉(xiāng)的烘豆茶。
廉價的茶葉,廉價的烘豆,廉價的陳皮,幾乎都是自家出產(chǎn)的東西,用開水沖泡后卻是難以忘懷的美好滋味,更是逢年過節(jié)待客最常見的飲品。
小時候,過年總是纏著姆媽要烘豆茶喝。姆媽總是笑著用圍裙擦擦手,從罐子里倒出幾顆干癟的烘豆,與茶葉、陳皮和些許佐料一起撒入杯子里,密密地鋪滿了杯底,開水一沖,各種物什在水中漂浮起來,又悠悠地沉入杯底。
我便興高采烈又小心翼翼地捧著那一杯茶,仿佛捧著仙露瓊漿一般,拖著步子走到屋前曬谷的平地上,坐上小竹椅曬太陽,喝茶,聽親戚們嘮嗑家里的瑣事。
觀察剛泡開的茶葉是極有趣的。茶葉會在滾水中逐漸舒展開,葉尖微微蜷曲,緩緩地、安靜地在水中飄落,仿佛是優(yōu)雅到了極點的女子,一舉一動都盡態(tài)極妍,清貴溫柔。隨著茶葉浮起又沉入水底,朦朧的白霧裊娜升起,陳皮與茶葉在水中青黃交錯,茶香隨著水氣翻卷而上,間或還會有些許茶葉懸浮在杯中,隨著水輕輕顫動。長輩們說,若是茶葉梗豎著懸浮在水中,便是好運的兆頭,只可惜懸浮的見過不少,卻始終沒有見過豎直在水中的。
烘豆茶是極香的,雖不若空谷幽蘭,也不如龍涎檀香,只是一種帶著鄉(xiāng)野氣息的清香,卻柔柔得仿佛午后溫暖的陽光。想必是因為這茶,終究不如龍井、白茶,登不了大雅之堂,故不免小家子氣。但這又何妨呢?不過是鄉(xiāng)野人家,閑來隨手創(chuàng)意的在解渴外追求了那么一點滋味的茶。于是,那茶的香氣和味道也帶著褪不去的鄉(xiāng)野氣息,家的氣息,溫馨而美好。以至于每次喝茶都要認真嗅幾下,即使嗅不出什么大名堂,聞聞陳皮清爽的味道也是極好的。
茶中的烘豆一直是伴隨幼年的美味。在水中浸泡過的青豆洗去了過分的咸,原本脆生的青豆浸水后膨脹了不少,咬起來帶著點綿軟的嚼勁,還夾雜著陳皮和諸多佐料的清香。想來當初的玻璃杯又細又長,喝多少茶,才能吃到多少豆。那時候卻是野蠻地用筷子,甚至是用手把豆子一顆顆摳出來吃掉,再一口氣飲完茶水。有時候還會非常厚顏無恥地跑去妹妹那里爭著吃她杯中的烘豆,又或者趁姆媽不注意,偷偷跑到廚房里吃幾顆沒有泡開的干癟的青豆。
如此想來,當初愛極的茶,也不過是愛吃其中的烘豆,愛聞那杯中的香氣,愛看那水中的茶葉,而不是愛喝茶水。我畢竟不是愛喝茶的人,茶水于我,其實只是為了沖出那味、那香與那形的佐料罷了。
在茶飲料風行的現(xiàn)下,不知不覺間這種低廉的茶已逐漸消失在我的生活中。超市里永遠都是封在塑料瓶中的淡綠的茶飲料,家中的柜子里永遠都是包裝細致的安吉白茶,甚至連逢年待客都換成了莊重的綠茶。而這些都是我不屑于,并且不樂于去喝的。我只是開始懷念,懷念那茶水氤氳的清香,懷念那烘豆脆生生的口感,懷念那茶葉微微蜷曲的姿態(tài),懷念那一杯黃綠交錯、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茶。
那只因為,那一杯茶,每一滴茶水每一片茶葉,都在沉默中訴說著兩個相同的詞。
童年。
故鄉(xiāng)。
(指導教師:趙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