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從那棵要四個人才合抱得過來的樟樹枝葉的縫隙照下來,幾道渾圓的光柱在張二爺?shù)念^頂上晃蕩著。
若嶺鎮(zhèn)賣黃煙絲的張二爺溘然去世,汪莊鎮(zhèn)的李細狗得知消息后頓時哭成了個淚人。
東鄉(xiāng)自明正德七年建縣至今也就500年光景,而張家種煙、加工煙、在鎮(zhèn)上賣煙的歷史據(jù)稱比它還早40年??h志記載,撫州府委派到東鄉(xiāng)的首任縣長到任時,地方名紳就曾經(jīng)用若嶺張家的黃煙絲款待過他。
到張二爺這兒已是第8代了。張家人天天與煙打交道,卻個個身板硬朗、壽過八十。張二爺89歲故去的前一天,還在鎮(zhèn)上那棵樟樹下擺了煙攤。
張二爺家住鎮(zhèn)子的東側,離集市不遠,逢集的日子張二爺一大早便來到樹下,將他頭天晚上刨出的一大包色澤金黃、柔若游絲的黃煙絲和從山里挖來的長約一尺、一頭像倒扣的田螺、腦兒往上翹的竹子做的煙桿,端端正正地鋪在一張石桌上。若是夏天,他還要順便提桶取自他家那口上千年的古井的水放在煙攤旁邊讓人解渴。見有人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地喝著他提來的井水,張二爺笑瞇瞇的。
在不小的若嶺鎮(zhèn)沒有不認識張二爺?shù)?。幾十年來?zhèn)上住著的大人小孩都親昵地叫他張爺,都記得他高大魁梧的模樣,記得他銀白的頭發(fā)和同樣銀白的胡須,記得他額上的一個蠶豆大小的肉痣,記得他老是彌漫在臉上的和藹的微笑。
那天,汪莊鎮(zhèn)的李細狗又來找張二爺尋開心,到了樹下發(fā)現(xiàn)不見了張二爺,一打聽才知道他頭天晚上悄然離世了。告訴他這個消息的人有板有眼地說,張二爺是夜里10:30坐在家里那張楠木椅上抽著他的黃煙絲看電視里播放的京劇《龍鳳呈祥》時駕鶴西去的。臨終的那一刻,他那根跟隨他好多年的竹煙桿還含在他的嘴里。
李細狗直奔張二爺家,見到的還是這副模樣。張二爺端坐椅上,一手握著煙桿、一手的三個指頭捏著一團煙絲。
昨天還擺了煙攤呢,怎么就?李細狗一臉驚詫。旁人說,張二爺能在九九重陽這天這樣無病無痛回去算是修行到家了。
李細狗聽了一個勁地點頭。
從若嶺鎮(zhèn)回來的那天晚上,李細狗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張二爺?shù)囊羧菪γ惨恢痹谒难矍俺霈F(xiàn)。
太陽從那棵要四個人才合抱得過來的樟樹枝葉的縫隙照下來,幾道渾圓的光柱在張二爺?shù)念^頂上晃蕩著。
忙乎一陣后,張二爺煙癮上來了:只見他先掏出一根竹簽將煙桿那頭盛煙絲的窟窿掏干凈;爾后,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小撮黃煙絲用兩個指頭捻成小團子,往窟窿里一下一下地按緊了;再抽出那根用黃裱紙搓成的、上面燃著還未熄滅的火苗子的紙捻子吹口氣,湊到煙團邊。畢竟是快90歲的老爺子了,眼花手顫,常常要折騰幾次才能將煙點著。每吸一口,張二爺鼓一下腮幫,再做一次深呼吸。煙吸到八成,便騰出右腿,翹起鞋幫,將煙桿在上面輕輕地敲著,一次、兩次,直到煙蒂脫落。
有個陌生的煙客來了,張二爺一根柱子似的從石凳上豎了起來:兄弟莫急,你先嘗幾口。說完,掏出他的煙桿,將煙渣挑凈,按上一撮煙,用手在吸口上抹一把,爾后將還沒熄滅的火苗子連同煙桿一起畢恭畢敬地遞到煙客手里。
客人學著張二爺?shù)募軇萆酚薪槭碌匚饋?,頓覺神清氣爽。給我來半斤。煙客也做了一個深呼吸。老爺子,到味啊!我是王橋鎮(zhèn)的,趕十幾里地來這買你的黃煙絲,就沖著你的名兒,果然名不虛傳啊!
二爺一陣感動,稱過之后又添了一些。
來張二爺煙攤前溜達最多的是汪莊鎮(zhèn)嶺北村的李細狗,他比張二爺小十幾歲。李老漢一到煙攤,張二爺便起身相迎,并立刻摸出他的煙桿,裝上煙、抹了吸口、遞上火苗子。李老漢也不客套,不慌不忙地坐在另一方石凳上,蹺起二郎腿吧噠吧噠地吸起來,不一會,他腳下的煙渣密密麻麻鋪了一地。
見此情景,有人直言了。李公啊,煙不是栽在石頭上的,煙絲不是貓爪刨出來的。你這樣老揩張爺?shù)挠?,我們看了心里癢癢。
李細狗不緊不慢地把煙吸完,然后也學著張二爺?shù)臉幼釉谛瑤蜕锨昧藷熢?。你這人,閑著被尿憋的。我吸老哥的煙,關你什么事?說完,沖著張二爺扮鬼臉。張二爺這樣發(fā)話道:我虧欠他呢。他給了我比錢還貴重的東西。
30年前,張二爺去野竹嶺挖有腦頭的竹子做竹煙桿時,腳下突然躥出一條毒蛇,張爺一躲閃,一腳踩空跌入幾十米深的山谷,一條腿給扭了,疼得他在地上直打滾。天漸漸地黑了,二爺分明聽到了狼群的嚎叫。正絕望時,在山里打獵的李細狗發(fā)現(xiàn)了他。個頭比他矮一截的李細狗折騰了半夜才將張二爺背到家中。
事后,二爺每年都要去汪莊鎮(zhèn),給李細狗捎上半斤上等的黃煙絲。沒事的時候,李細狗也步行十幾里山路過來看張二爺。
聊得開心的時候,兩人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