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水是人類發(fā)展月球探測項目以來最重要的課題之一。自2009年11月NASA實施“撞月”后,2009年12月1 3日,NASA負責“撞月”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安東尼·科拉普雷特宣布了令人振奮的消息:“真真切切,我們發(fā)現(xiàn)了水,不是一點兒,而是相當多?!薄綔y器在月球上擊起1.6千米高的塵埃,其中含有約113.6升的水——這意味著,人類未來有可能在月球上建立宇航基地。
人類登月距今已有40年,探月期間充滿了未知和艱辛,但積跬步成千里。當年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成就了人類的一大步,如今探測器的這一撞,也撞出了更大的希望。回顧人類探月歷程,其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也留下了不少歷史軼事。
月球“逃離”地球
地球和月球分別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但你知道嗎,月亮正在以極其緩慢的速度“逃離”地球——每年挪移3,8厘米?,F(xiàn)在,月球離地球有384401千米之遠,但在它成形初期,兩者之間的距離只有14000千米。
科學家們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呢?當年阿波羅登月時,曾在月球上設置了激光反射裝置。科學家通過統(tǒng)計激光折返于地球和月球所需的時間,就能高精度測算出兩者之間的距離照此“逃離”趨勢發(fā)展下去,當月球離我們越來越遠,其引力的減弱將削弱地球上的潮汐現(xiàn)象,我們也可能再難見到正宗的日全食——不過別擔心,這一過程也要經(jīng)歷數(shù)十億年。
老虎伍茲也辦不到
月球上有過的第一項體育運動是什么?答案是高爾夫球。1971年,“阿波羅14”號的宇航員阿蘭·謝潑德抵達月球弗拉莫羅高地,揮出了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桿。初次揮桿沒有成功后,謝潑德沒有氣餒,再次擊打那枚6號鐵質(zhì)高爾夫球,這一次,按謝潑德的形容,球“飛了好幾千米遠”——現(xiàn)實生活中,連高爾夫高手老虎伍茲也辦不到,相同球型,飛幾百米就不錯了。這不是謝潑德的水平高,因為月球引力僅是地球引力的1/6,而他還穿著笨重的太空服,行動不便,只是用單手揮桿而已。
月球紀念品
NASA“阿波羅”計劃的宇航員在執(zhí)行月球任務的340個工作時中,累計采集了約381千克重的月球巖石和碎片。但當這些樣品被帶回地球后,它們就分散到各種地方。尼克松執(zhí)政期間,將近有270塊月球巖石被當作禮物送
給了其他國家。2009年9月,荷蘭國家博物館中出現(xiàn)了一塊假樣品,引起美聯(lián)社關注,發(fā)起獨立調(diào)查跟蹤其余樣品的下落,結(jié)果意外發(fā)現(xiàn),大部分樣品都不翼而飛了。一位NASA歷史學家的解釋是:“NASA把樣品轉(zhuǎn)交給國務院分配處理,我們沒有任何關于何時把巖石樣品交給何人的記錄?!?/p>
“阿波羅”計劃的宇航員可以保留幾塊樣品作為登月的紀念品,但前提是不得用以賺錢牟利,只能代代相傳。如今,NASA剩余的樣品都裝在特氟隆材料的袋子中,保存于休斯敦約翰遜航天中心的儲氦鋼柜里。任何需要提取樣品的研究員都必須戴上3層手套防止污染。
探月,從烏龜開始
其實,第一個繞月的生物既不是人類也不是猩猩,而是一對烏龜。1968年9月15日,蘇聯(lián)成功發(fā)射“探測器一5”,上面載有烏龜、種子、細菌等,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完成環(huán)繞月球后再返回地球的飛行?!疤綔y器-5”返回后,動物探險家們被從印度洋里打撈上來,人們發(fā)現(xiàn),龜殼上沒有一點傷痕,只不過它們的體重都減少了10%,但是胃口沒什么影響。
月球上有海?
在解釋月球演化的學說中,最成功的一個是“巖漿海假說”。它認為月球形成早期曾擁有一個深達數(shù)百千米的熔融表層。在這片巖漿海中,輕的物質(zhì)上升,重的物質(zhì)下沉。有趣的是,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月球上大多數(shù)的巖漿海都在朝著地球的一面,那時因為在地月距離還很近的時候,兩者之間的重力相互作用強烈,巖漿從月球內(nèi)部溢出時,地球引力就立刻將其牢固吸引。
月球比地球和平
1967年,美國和蘇聯(lián)聯(lián)合起草了《外太空條約》,條約規(guī)定:沒有國家對于任何天體(包括月球)擁有所有權,嚴格禁止在太空部署和使用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禁止在外星體(包括月球)上建立軍事基地。后來,陸續(xù)有97個國家加入該條約。
月球極端氣候
如今,地球“極端氣候變化”是一個熱詞,但比起月球表面的溫差,簡直小巫見大巫。月球表面最低溫度在一116℃,在太陽照射下,溫度可升至104℃。由于月球沒有大氣層,所以不能像地球一樣在夜間保存部分白天的溫度。但是如果在月球表面深挖1米,你會發(fā)現(xiàn),里面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5℃左右。
“平客·弗洛伊德”錯了
著名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最為成功的專輯名為《月亮的陰面》,但是他們錯了,月球沒有黑暗的一面。由于軌道上的月球總是以同一面向著地球,所以它的一部分總是處于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但其實那一面也是“亮”的。
永恒的足跡
月球上沒有大氣,意味著月球沒有風,沒有天氣,也意味人類歷史活動的痕跡依舊留存在月表。為了證明這一點,NASA月球勘察衛(wèi)星在2009年7月發(fā)回了6個阿波羅登月點中5個地點活動痕跡的照片。
1971年,“阿波羅14”號的宇航員埃德加·米切爾、阿蘭·謝潑德把阿波羅月球表面實驗包裹、采樣設備以及小推車留在了月球上。月球勘察衛(wèi)星發(fā)回的照片清晰地顯示了宇航員在不同飛行器之間行走留下的腳印,以后拍攝的照片可能會比現(xiàn)在的分辨率提高二三倍。NAsA月球勘察衛(wèi)星的首席調(diào)查專家馬克·洛賓遜說:“很高興看到月球上的這些硬件,它們在等待我們的回訪?!?/p>
(張小寧 插畫)
鏈接
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與我們地球形影不離,它如鉤如盤,常引得人們浮想聯(lián)翩……“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边@是千古傳唱的唐代李商隱的佳句。如果“廣寒宮”中真有嫦娥仙子,那上面亙古不變?nèi)f籟無聲的孤寂世界,的確要讓她追悔莫及。
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大學者畢達哥拉斯一直堅定不移地相信,宇宙是和諧完美的,他一直認為:“我確信月亮上有大地,那里一定居住著像地球人類那樣的生物。月球人十分優(yōu)秀,它們的歷史甚至要比地球上人類的歷史古老15倍?!焙髞硖K格拉底一個得意弟子色諾芬也說:“在月球的洼地上有著海洋和土地,與地球一樣,那里一定也居住著月亮人?!笨傊?,那時許多人都相信,月亮是另一個生命樂園。
公元2世紀時,一位希臘作家在《真實的歷史》一書中也說:一場強大無比的巨大風暴把航行于海洋中的一條船吹到了月亮上,水手們在月亮上遇到了奇特的月亮人,他們友好相處,后來被卷入到月亮人與太陽人的爭斗……
到17世紀,伽利略在望遠鏡中看到的月亮是一個“大花臉”,不過,那里的確有著高高的山川,平原盆地,還有巨大的“海洋”(伽利略當時認為月海與地球大海是一樣的),與地球相似的土地上,當然也一定會有人居住。所以盡管他幾個月觀測下來并未發(fā)現(xiàn)月亮人的任何蛛絲馬跡,可他還是癡心不改,常常通宵達旦地待在望遠鏡前,以期有朝一日能目睹“月面居民”的豐采。
直到18世紀時,有著眾多發(fā)現(xiàn)的英國大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仍然對此深信不疑,他甚至認為不僅是月面上住著人,在他84歲臨終之時,一位神甫來到他的床前,以為這位大天文學家要懺悔什么,可老人說的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沒能見到月球的背面……赫歇爾甚至還認為,太陽中也會有居民,它們生活在溫度不高的太陽黑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