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公振,江蘇東臺人,我國著名的愛國報人、新聞學者和新聞教育學者。戈公振先生參與報紙編輯工作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當時他參加了《東臺日報》的編輯工作,擔任圖畫編輯。1913年,戈公振進入有正書局,第二年調(diào)到《時報》編輯部工作,從校對、助編、編輯一直升任到總編輯,在《時報》工作了15年之久,期間對報紙做了很多革新工作,并創(chuàng)辦了多種副刊,還首創(chuàng)了《圖畫時報》。1928年,戈公振從歐美考察回國后旋即加入《申報》,并于1930年創(chuàng)辦了《申報星期畫刊》,后又與鄒韜奮一起籌劃出版《生活日報》(因故未果)。在報紙編輯工作之外,戈公振潛心研究新聞學理論及新聞學史,先后寫下了《新聞學撮要》(編寫于1924年,于1925年由上海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初版)、《中國報學史》(作于1925-1926年,1927年由商務印書館初版)、《世界報業(yè)考察記》(1928年開始撰寫,在一·二八淞滬戰(zhàn)爭中毀于戰(zhàn)火,因此未能出版)、《新聞學》(作于1931年,于1940年由商務印書館初版)等著作。豐富的報紙編輯經(jīng)驗與對新聞學理論和新聞史的深刻思考,使得他對新聞編輯有了更深的認識,這在《中國報學史》等著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應該指出的是,雖然戈公振先生并沒有專門對新聞編輯思想進行系統(tǒng)論述,但這些散見于《中國報學史》等著作中的編輯思想?yún)s猶如散落的珍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對戈公振編輯思想的檢視,不僅是對他在新聞學上所作貢獻的追憶與肯定,而且對于現(xiàn)代新聞編輯也不失借鑒參考之意義。
一 戈公振的新聞編輯思想
(一)編輯思想的核心——救國與啟民
“救國與啟民”是戈公振先生新聞編輯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倡導辦報的根本宗旨。戈公振指出:“如果辦報而無一定宗旨與特色,則人云亦云,是非不辨,不但難使閱者起信仰之心,亦且失卻報紙之功效與意義。”報紙應該樹立什么樣的宗旨呢?他在對民國勃興時期的報紙進行總結(jié)時就這樣說道:“當時之執(zhí)筆者,念國家之阽危,懔然有棟折榱崩之懼,其憂傷之情,自然流露于字里行間。故其感人也最深,而發(fā)生影響也亦最速。其可得而稱者,一為報紙以捐款而創(chuàng)辦,非以謀利為目的;一為報紙有鮮明之主張,能聚精會神以赴之。斯二者,乃報紙之正軌,而近日所不多覯者也。”。在他看來,報紙能夠發(fā)生重大影響的根本原因在于報紙編輯能夠以振興國家和推動社會發(fā)展為己任,而不以謀利為目的,這才是“報紙之正軌”。又說:“軍事擾攘,歲無寧日,吾人欲挽此危局,非先造成強有力之輿論不可。報紙既為代表民意之機關(guān),應摒除己見,公開討論,俾導民眾之動作,入于同一軌道?!?/p>
要實現(xiàn)“救國”的目標,“啟民”是前提。具有現(xiàn)代意識的高素質(zhì)的國民才能夠使國家和社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而報紙則能夠塑造這樣的國民。對此,戈公振先生指出我國慣有的“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消極思想阻礙了國家社會的發(fā)展,“實為我民族積弱之由來”。然而,在報紙的鼓吹之下,人民已經(jīng)開始覺醒,“今則知自己以外,尚有社會,尚有國家,去真正醒覺之期不遠矣”。由此出發(fā),戈公振先生認為報紙編輯一定要充分重視受眾的接受心理,以啟迪和教化受眾為目的。他在對民國成立以后的報紙進行總結(jié)時就這樣評價道:“即就報界自身而言,亦知經(jīng)濟獨立之重要,而積極改良營業(yè)方法;知注意社會心理,而積極改善編輯方法?!睆木庉嬎枷氲慕嵌瓤矗旯裢ㄟ^此段述評鮮明地表達了一個觀點,即報紙的編輯必須考慮讀者的社會心理。只有積極準確地搜集、分析和判斷讀者的社會心理,才能夠確定合適的報紙編輯方針。同時,也只有研究不同受眾的不同心理,才能選擇編輯不同的內(nèi)容,從而為特定受眾所接受,而這就是戈公振先生所強調(diào)的報紙?zhí)厣?。他借西人之語對當時報紙的同質(zhì)化現(xiàn)象進行了批評,“試觀各報新聞,十之七八類同,編制亦無大異,閱過一報,則他報即一無可閱”,并進而提出“每一報要有他的特色,免得各報新聞千篇一律,看了甲報不必再看乙報,我以為一地報紙也要分道揚鑣,各尋出路”
需要注意的是戈公振先生強調(diào)研究讀者的社會心理,但并不主張毫無原則地迎合讀者的獵奇心態(tài),因為他的編輯思想的核心是“救國”與“啟民”。因此,他重視研究讀者接受心理是要利用報紙?zhí)岣咚麄兊乃刭|(zhì),而不是迎合、刺激他們的低級趣味。所以,他對于當時報紙為庸俗消息所充斥的現(xiàn)象進行了批判,指出“今日之報紙,唯搜求不近人情之新奇事物,以博無知讀者之一笑,其幼稚誠不堪言矣”。
作為戈公振先生編輯思想的核心,“救國與啟民”不僅體現(xiàn)為他對辦報宗旨和強調(diào)研究受眾心理的相關(guān)論述,而且也滲透在他對報紙新聞、評論、廣告等具體編輯工作論述中。
(二)新聞、評論、廣告統(tǒng)籌考慮的大編輯觀念
在編輯思想上,戈公振提倡一種“大編輯觀念”,認為報紙編輯不僅要考慮到新聞的編排,而且還要考慮到新聞、評論、廣告的編排達成和諧一致,同時還應該在新聞、評論和廣告的編輯中體現(xiàn)出整個報紙的編輯方針。將三者統(tǒng)一起來進行考慮的目的,在于引起讀者對于報紙的濃厚興趣。對此,戈公振借美國名記者韋廉之的話說:“‘新聞、評論及廣告各欄,務求能引起閱者最濃厚之興味’。愿我國報業(yè)其注意之”。戈公振先生正是立足于這樣的編輯思想,對新聞、評論、圖畫、廣告等的編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1.新聞編輯
在戈公振看來,報紙的根本要素在于新聞。他提出:“故報紙之原質(zhì),真可謂為新聞。”又說“報紙以報告新聞為原則”。因此,他對于新聞的編輯尤為重視。為掌握當時報界新聞編輯的現(xiàn)狀,戈公振分別選擇了京、津、滬、粵、漢5個地區(qū)的報紙,在進行新聞篇幅和內(nèi)容的比較分析后得出結(jié)論,“我國報紙所載之新聞,苘以充篇幅而已。敘一事也,常首尾不具,前后矛盾,同一事也,而一日散見二三處,無系統(tǒng),無組織,浮詞滿紙,不得要領(lǐng)。”在他看來,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訪員不研究記事之法,以抄錄為范圍”,二是編輯不負責,“后者由于編輯不為讀者著想,以省事實為要訣”。對此,他感嘆道:“報紙材料少,固不足以饜讀者之望;有材料而不善編輯,直如衣錦夜行,在報館尤為極大之損失?!痹鯓硬拍芨纳菩侣劸庉嬆?戈公振先生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論析。
首先,要做好新聞選擇,而選擇新聞的標準有三:第一個標準是新聞的真實性。戈公振指出:“身為記者,于此應先下一番研究工夫,以徐待事實之證明,若根據(jù)捕風捉影之談,人云亦云,漫為鼓吹相攻擊,其不為通人所齒冷也幾希。”第二個標準是新聞的時新性。他借用日本新聞學家本山戶有的話說:“新聞貴在新鮮,有如蔬菜魚肉之不可陳腐。”第三個標準是新聞價值。戈公振將新聞價值與“救國與啟民”相結(jié)合,認為能夠推動國家社會發(fā)展、提升人民科學文化素質(zhì)的事實就具有新聞價值。他以當時的考古發(fā)現(xiàn)等為例從反面進行了論述?!坝秩缍鼗褪抑l(fā)現(xiàn),實為研究我國古代藝術(shù)之絕好材料,在理我國報紙應大拓篇幅,以發(fā)揮我先民之優(yōu)越,其價值與埃及王陵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試問我國報紙對于此種事業(yè)之成績?nèi)绾?,能不捫心自愧?”在外交方面,“我國報紙向不注意國際間事,外交常識可謂絕無。每遇交涉,則手忙腳亂,恒不能導民眾人于有利之途。上者為外人宣傳而不自覺,下者則以受外人津貼為得計。言念及此,不寒而栗矣”。由此可見,戈公振先生是用“啟民”、“救國”等作為標準來衡量新聞價值大小的。
其次,在具體新聞編排上,戈公振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他認為,新聞編排不應該雜亂無章,支離破碎,而是應該在總的編輯思想的統(tǒng)領(lǐng)之下進行整合、優(yōu)化,突出重點信息。戈公振對當時的5種報紙(上海《申報》、北京《晨報》、天津《益世報》、漢口《中西報》、廣州《七十二行商報》)進行了新聞編排分析后,對《晨報》的編輯進行了肯定:“以上五報,以《晨報》紙張最少,而其編制獨精。蓋專電具有題目,且與新聞合登,重要者排列在前,不問其為京內(nèi)京外之事也”,同時對其他的報紙編輯提出了批評,“其他紙張愈多者,分欄亦愈多,支離破碎,毫無活氣?!?/p>
2.評論編輯
戈公振先生雖然將報紙的原質(zhì)定位于“新聞”,但同時也指出評論也是報紙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說:“報紙雖以揭載新聞為主,然評論為意見之表示,亦未可輕視。”戈公振對于報紙評論的重視,來源于他“救國與啟民”的編輯思想。在他看來,報紙承擔著向?qū)瘛⒏纳普?、抒發(fā)意見的重要功能,而這些功能主要是通過評論來加以體現(xiàn)的。所以,報紙的評論功能應該強化。他在《中國報學史》里就認為,報紙輿論功能的弱化是導致袁世凱封建復辟的重要誘因。他說:“若當袁氏蓄意破壞共和之時,各報即一致舉發(fā),則籌安會中人或不敢為國體問題之嘗試……雖日其故甚多,而輿論之軟弱無力,不可謂非一種誘因。”所以,他強調(diào)“報紙……在組織復雜的社會中,更成為流通消息,交換意志的唯一樞紐。所以要實行民治政體,全在報紙能負起責任去做”。
對于我國報紙在評論方面的缺陷,戈公振認為原因之一在于我國報紙評論“多以編輯兼之,精神不能貫注,則敷衍塞責,亦固其所?!辈⑶野凳練W美大報社通過所設立的“論說記者團”來強化報紙評論的方法或許值得借鑒。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戈公振先生認為報紙應該為普通民眾提供發(fā)表評論的空間,而不是只重視那些“名人”和“要人”的意見。他呼吁道:“深愿主筆政者,今后能移易其眼光,開豁其胸襟,子平民以發(fā)抒意見之機會?!边@樣才能夠讓公共意見得到表達,并通過意見的自由表達和辯論而尋求到“救國”之真理。
3.圖畫編輯
戈公振先生非常重視圖畫在報紙編輯中的重要地位,并對圖畫的編輯進行了相關(guān)論述。
首先,他認為圖畫對于人們認識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并借用了“圖畫為無音之新聞”的說法?!拔牧x有深淺,而圖畫則盡人可閱;記事有真?zhèn)?,而圖畫則赤裸裸表出。蓋圖畫先于文字,為人類天然愛好之物。雖村夫稚子,亦能引起興趣而加以粗淺之品評。英國名記者北巖氏謂圖畫為無音之新聞,最能吸引讀者而推廣一報之銷路,誠至論也?!边@一觀點在當時中國民眾文化水平很低的語境之下,對于提升報紙的傳播效果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他認為在報紙上刊載圖畫對于信息傳播和接受、外在的美觀等而言也非常重要?!敖本冻繄蟆芬喟l(fā)行《星期畫報》,注意時事與藝術(shù),皆取材嚴謹,足以引起國民之美感?!?/p>
再次,對于圖畫的具體編排等也作了分析。一是圖畫要生動,“吾意畫報之精彩,第一在印刷清晰,圖畫則必取生動者。一片之優(yōu)點何在,須能表而出之?!倍且帕杏兄拢芭帕兄畢⒉钣兄?,又其次焉者也”,三是要使圖畫的色彩濃淡分明,為達此目的,可采用制鋅版等方法。
4.廣告編輯
戈公振對廣告的重視主要緣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將廣告看成報紙擺脫政治勢力操控而獨立的重要手段,二是他將廣告看成是推動商業(yè)發(fā)展、傳承文化的重要力量。他指出最初報人想以銷數(shù)的收入來抵消一切支出,但是結(jié)果卻是負債累累,到后來發(fā)現(xiàn)廣告是一條重要的獲利渠道,“于是經(jīng)濟才能得了獨立的基礎,報館遂立于穩(wěn)固的地位?!敝挥薪?jīng)濟獨立了,報紙才能獨立,言論才能獨立。所以,廣告對于報紙不可或缺。
廣告雖然重要,但是在刊登廣告時卻不能與報紙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相違背。他通過對歐美報紙的考察梳理得到一個結(jié)論:“廣告雖為商人所登載,亦由商人自負其責,然一經(jīng)報紙宣布,遂影響于社會。故歐美報紙之登載廣告,其慎重與新聞等。凡有害于風俗人心者,皆在拒絕之列。”戈公振進一步指出,廣告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推銷商品賺取利潤,而且還承擔著傳承進步文化觀念、向?qū)竦纳鐣熑??!皬V告為商業(yè)發(fā)展之史乘,亦即文化進步之記錄……故廣告不僅為工商界推銷出品之一種手段,實負有宣傳文化與教育群眾之使命也?!庇纱耍旯駥Ξ敃r報業(yè)廣告中的亂象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他說:“然就上列各表觀察,則外貨居十之六七,國貨僅十之二三;而就國人廣告論人,除書籍外,大半為奢侈品及藥品,其中且有不道德與不忠實之廣告。此不但為我國實業(yè)界之大憂,亦廣告界之大恥也?!?/p>
在報紙廣告的編排上,戈公振認為一個主要弊端是廣告編輯雜亂無章,不能夠有效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所以,他提出廣告應該“排列務求美觀,印刷務求清晰,地位務求明顯,俾易人讀者眼簾”;同時他還指出,外報所采用的分類廣告的形式值得我國報紙廣告編輯借鑒?!皬V告編輯雜亂無章,不若外報將同性質(zhì)者匯列一處,使讀者易于尋覓”。
雖然戈公振對新聞、評論、廣告編輯等各有論述,但是作為其編輯思想核心的“救國與啟民”卻始終是貫穿這些論述的一條紅線。正因為如此,在戈公振的編輯思想中,新聞、評論、廣告等的編輯工作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調(diào),從而為“救國與啟民”的核心編輯思想服務,這正是他提倡的“大編輯”觀念的具體表現(xiàn)。
二 戈公振新聞編輯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通過梳理和檢視,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戈公振先生的新聞編輯思想形成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但是它對于現(xiàn)代新聞編輯而言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們試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
(一)新聞編輯既要重視受眾的接受心理,又不能完全迎合受眾
在當代傳媒環(huán)境中,由于商業(yè)利潤等原因的刺激,“受眾”越來越成為各種媒體競相爭奪的對象。受眾在傳播流程中地位的提高十分值得肯定,也標志著我國傳播理念的巨大提升。然而令人憂慮的是,近年來某些媒體以滿足受眾需要為名大肆傳播各種低俗甚至暴力和色情等信息,這就走到了毫無原則地迎合部分受眾的低級趣味的極端。由此回顧戈公振先生在20世紀20年代就提出來的新聞編輯既要重視受眾的接受心理又不能完全迎合受眾的論述,我們不得不慨然感嘆。要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傳媒界的“低俗化”現(xiàn)象,除加強外部管制外,傳媒樹立起“教化民眾、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創(chuàng)辦理念至為重要,這剛好也是戈公振編輯思想的核心所在。
(二)報紙要實現(xiàn)差異化發(fā)展
戈公振強調(diào),報紙應該在接受群體方面做好定位,通過研究他們的接受心理,為他們編輯出版符合他們需要的報紙,這亦即他所說的報紙要辦出特色。他特別指出:“我以為一地報紙也要分道揚鑣,各尋出路……”這一編輯思想在當代也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于報紙而言尤其如此。如今報紙同質(zhì)化現(xiàn)象非常嚴重,尤其是在一個城市里所出版的《早報》、《晚報》等同質(zhì)化程度很高。這就造成受眾覺得報紙雖多,但是一份足矣的感慨。因此,近年來“差異化發(fā)展”成為傳媒改革發(fā)展的一個趨勢。但是總體看來,戈公振先生所提出的這一問題,至今仍然是制約我國媒介發(fā)展的一個及需破解的難題。
(三)廣告編輯不僅要重視經(jīng)濟效益,而且也要承擔社會責任
如前文所述,戈公振認為廣告對于報紙的生存和言論獨立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報紙在編輯刊登廣告的時候應該承擔傳承文化、教育國民之職責,而不應該登載那些不道德、不忠實的廣告。當今傳媒對廣告的重視無以復加,但相當多的媒體都只注重廣告所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而不問廣告是否道德、是否忠實。相當多的地市級電視臺、廣播電臺大量播放性藥廣告而無視其具有的欺騙性和不道德性,甚至不少省級電視臺也播出了不少諸如“北京新興醫(yī)院”的送子神話等不實廣告。這些廣告雖然為各媒體帶來的不菲的經(jīng)濟收入,但卻極為嚴重地損害了社會公眾的利益,并最終會影響到媒介本身。這些情況無疑是媒體社會責任缺失所帶來的惡果。所以,回顧戈公振先生的廣告編輯思想,對于當下媒介的廣告刊播行為無疑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意義。
(四)應該為普通民眾提供發(fā)表言論的空間
戈公振先生所強調(diào)報紙應該“子平民發(fā)抒意見之機會”的觀點,對于當代新聞編輯而言也具有重要意義??焖侔l(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為普通民眾抒發(fā)意見提供了平臺,由此而形成的網(wǎng)絡輿論已經(jīng)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對于揭露“周老虎事件”真相,推動“最牛釘子戶事件”等的妥善解決,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網(wǎng)絡輿論的強大影響,讓我們充分認識到普通民眾發(fā)表意見的巨大能量。因此,媒體應該更為充分地為普通民眾提供發(fā)表言論的空間。就當前實際情況看,除網(wǎng)絡等新媒體為普通民眾提供了較為充足的發(fā)言空間之外,報紙、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為普通民眾所提供的發(fā)言空間仍然嫌少。因此,為普通民眾提供更多的發(fā)表言論的空間,依然是傳統(tǒng)媒體需要思考的問題,而戈公振的相關(guān)思想對此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啟迪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