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生活,生活費高得嚇人,特別是在巴黎。家里帶的錢永遠是杯水車薪,只有自己再想點辦法,靠以前在學(xué)校學(xué)習(xí)的小技法——畫頭像來增加收入。因此,我也認(rèn)識了一些常年在巴黎靠畫頭像為生的人。
VELO是阿爾巴尼亞人。其實他的本名不叫VELO,應(yīng)該是VELOTEET,但為了好記,也為了有幽默感,他讓大家叫他“VELO”,在法語里面就是“自行車”的意思。往遠了說就是:自行車是交通工具,是為大眾服務(wù)的。他當(dāng)然愿意為大家服務(wù),所以叫他VELO沒錯。
早年的VELO是從阿爾巴尼亞偷渡到意大利的,應(yīng)該是在意大利有了身份之后再到法國來的??措娨暲锍S幸獯罄侣剤蟮?,說阿爾巴尼亞人怎樣怎樣一船一船地偷渡到那里,我估計VELO也是用的這種方式。他告訴我,上岸后警察讓他們?nèi)渴峙e起,面靠墻蹲在墻邊,誰表現(xiàn)不好就會被踢。他就被踢了。唉,往事不堪回首啊!如今有了正經(jīng)的法國公民身份,說起這些來輕描淡寫,事情卻是終生難忘。畫起頭像后,他在經(jīng)濟上有了一些好轉(zhuǎn),可是還要負擔(dān)在阿爾巴尼亞的父母和祖父母。40歲的VELO有一對90多歲的祖父母,并且依然健碩地在阿爾巴尼亞的鄉(xiāng)下干農(nóng)活。當(dāng)然,他還要負擔(dān)在法國離了異的前妻和兩個女兒的生活。
雖然有這么多的生活壓力,VELO還是很樂觀地過著日子。遇到我之后,他還添了一個愛好:學(xué)中文。
VELO買了學(xué)習(xí)教材——法中對照的基礎(chǔ)中文,法國人編的。內(nèi)容大概就是:你今天干了什么?她多大了?家住北京嗎?我還沒有吃晚飯,等等。VELO覺得這樣不太實用,想請我教他一些實際生活中常用的,當(dāng)然最好是畫頭像時招呼客人能用的上的句子。
我們學(xué)習(xí)的第一句是:我是中國人?!笆恰笔蔷砩嗉铀穆?。這舌頭好卷,聲調(diào)可不好把握。外國人學(xué)中文,最難過的一關(guān)就是聲調(diào)。于是,VELO的這句話變成了:“窩死中鍋人”,聽的人很困惑。我想了想,把“中國”先去掉,改成“我是好人”。VELO學(xué)習(xí)勁頭很大,也很勤奮,一個人默默地練著,看見一個像中國人的亞洲面孔就說“我死嚎人”。還有一次,一個中國游客從他跟前走過,是位50歲上下的阿姨。他一激動,忘了說“好”字,變成了“我死人”。好端端地嚇了人家一跳。
語調(diào)控制好點以后,學(xué)習(xí)進入第二個階段:學(xué)長一點的句子。有一句話是“小姐,你好漂亮,畫一張嗎?”這句話VELO學(xué)得很快,特別是“漂亮”兩個字,音發(fā)得非常準(zhǔn)確。每當(dāng)他問路過的中國人要不要畫像時,即使得到別人的搖頭,他也很高興,因為中國人都聽懂了他的中文。
可對含蓄的我國人來說,直接夸漂亮還是有點別扭,再加上這招VELO對誰都用——40多歲的應(yīng)該叫“女士”,可他也沖著別人說“小姐,你好漂亮,畫一張嗎?”,別人反而覺得他不正經(jīng)。于是我們再改良。
這次我們把法語常說的“你畫不畫像,為什么不?”直接譯了過來。那幾天游客很少,我們每天收入都不多,大家很著急。有人開玩笑說,再畫不上就吊死算了。VELO問我那是什么意思,我給他翻譯了一下。
結(jié)果,VELO苦練的那句話就變成了:你畫不畫像,不畫我就去上吊。他苦守著這句話,希望能有作用。機會終于來了。有一天,一位留學(xué)生模樣的女孩子走了過來,他沖著人家就喊:“你畫不畫像,不畫我就去上吊!”被他這么一叫,女孩兒吃了一驚,懷疑地說:“不至于吧,你?!边@時,她的男朋友走上前來,拍著VELO的肩膀說:“想開點,兄弟,沒有什么過不去的。”
VELO不氣餒,只要有機會就用,得到的回答有:“嗬,還會說中文啊。”“呵呵,真逗,我不信,你吊給我看看?!碑?dāng)然他沒有聽懂那些回答,都當(dāng)大家在夸他。
不僅僅只是練習(xí)口語,我們還練習(xí)書寫。我讓他寫一些普通的中國字,還要念出來,這樣可以增加對詞匯的記憶。有一句話是:我是法國人,我的家在巴黎,我的職業(yè)是畫家。這句話對他來說有點難。VELO練習(xí)的時候,有位中國游客從他面前走過,看見一個外國人在嘟嘟囔囔地說著漢語,就饒有興趣地走過來,抄著手聽了一會,沒聽懂。這位北方來的游客搖著頭京味十足地對VELO說:你可真夠費勁兒的。練著吧,我走了。VELO問我他說什么,我說他夸你用功呢。
之后,我們又增加了聽力練習(xí):就是我在復(fù)讀機上把法語譯成漢語。具體來講是這樣子的:une photo,照片-照片-照片-……漢語重復(fù)多次,為的是加深印象。錄好后,我拿給VELO,他放在身邊隨時聽著,增加語言環(huán)境。結(jié)果他沖著人就說:une photo,就是照片-照片-照片-……人家告訴他說一遍就夠了,要不有點留聲機放滑片的意思。
熱愛中國語言的VELO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還愛上了中國餐飲。我們畫像的地方是蓬皮杜博物館,不遠處就有個中國餐館,是巴黎最有名的中餐外賣店,里面有鮮肉大包,0.5歐一個,很實惠,味道還不錯。我有時會買兩個嘗嘗。有一次,我忘記吃了,放在包里,下午VELO看見了,問我:這是什么?我說,你嘗嘗吧。嘗過后的VELO從此開始對鮮肉大包無法忘懷。這之后,在吃飯的時間他老問我:你買包子嗎?我告訴他,我們也不是老吃那東西,比包子更好吃的東西多了去了??伤麚u搖頭說:包子已經(jīng)很好吃了。周末,VELO帶著女兒來,強烈要求我?guī)麄內(nèi)ブ袊宛^買包子。在餐館里,VELO對服務(wù)員開玩笑:你看出我是中國人了嗎?我愛吃包子!沒想到他面前有位絕世高手。這位法國老大爺看著他,用純正的漢語講:中國人我倒是沒看出來,好吃我倒是看出來了。
有對話就有交流。學(xué)了一些中文的VELO有了新的收獲,交了一些會講漢語的朋友:有的是法國華裔移民的子女,有的是留學(xué)生,還有那些或越南或老撾或柬埔寨的華裔后代,會說一點點漢語,不比VELO學(xué)到的多多少。生活中,VELO的中文也有了很大進步。一次,我的一個朋友來畫像的街頭找我,碰巧我剛剛離開。VELO趕忙不失時機地鞏固他的中文學(xué)習(xí):她才走,我有她的電話號碼,你要嗎?驚得我那朋友半天回不過勁兒來:兩個月前,他們還只能用法語聊天!
以后的VELO更愛講中文了,跟我都是能不說法語的地方就不說,用漢語代替。
暑假要過完的一天,來了一位國內(nèi)的女教師,是跟團來的。女教師愛好藝術(shù),想在巴黎畫張頭像做紀(jì)念。她找了VELO來畫。VELO見到是中國人,更是來了精神,一直和教師說漢語——一個暑期的練習(xí),他能和中國人勉強交流了。女教師也很激動,出于教師的本能,她一直鼓勵VELO,說他說得真好,不僅是畫家,還是中國通。VELO被表揚得臉紅紅的。末了,女教師還要求和VELO合影,場面其樂融融。最后,女教師問:“誰教的你中文?”VELO笑著指著我說:“是她,我是她的學(xué)生。”
頓時,我也覺得臉上有了光彩。
(請本文作者與我刊編輯部聯(lián)系,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