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國家檔案局局長、中央檔案館館長楊冬權同志提出,要“建立確保檔案安全保密的檔案安全體系”。這樣,原來提出的“建立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和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系”兩個體系建設,就拓展成為“三個體系建設”,這是檔案系統(tǒng)在檔案體系建設認識方面的升華和提高。
在社會開放程度日漸提高和北京汛期即將到來的時候,提高檔案安全意識和加強安全建設就尤其具有現(xiàn)實意義。本期圍繞這一主題,策劃了相關稿件。北京市檔案局舉辦了災害預防專題培訓班;“業(yè)務研究”欄目里,《構建檔案管理防災抗災機制初探》從機制的角度探討了檔案管理防災抗災的措施,《從全程管理的視角看檔案展覽過程中的檔案保護》則分析了在提供檔案利用即展覽時應該注意的問題;而且歷史也常常是我們的良好借鑒,因此,在“京城茶座”欄目,我們也特意刊登了王銘珍先生的《北京城門失火案瑣談》,從歷史的角度回顧了北京城門失火防火措施。此外,《從博物館失竊看檔案館的安全》也從一個普通檔案人的眼中,談了自己對檔案館安全的認識。在“每期一辯”欄目,大家更是七嘴八舌地談了自己對檔案安全體系的看法。
確保檔案和檔案館安全至關重要,開放和利用檔案服務社會同樣是我們的目標。“專題報道”欄目探討了開放利用檔案的相關問題;“潮頭風采”欄目還通過一個個具體事例,揭示了檔案在服務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方面的作用。
今年,炎熱的夏天姍姍來遲,但并不妨礙我們檔案系統(tǒng)的合作熱情。北京市檔案局(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檔案局(館)在北京市檔案館聯(lián)合舉辦了“新疆民俗風情圖片展”。本期刊登了這一內(nèi)容,既展現(xiàn)了新疆地區(qū)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時又反映了新疆各族人民相互尊重、安定祥和的生活畫面,再現(xiàn)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的美好和諧。
建設世界城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北京悠久的歷史,蘊藏了深厚的文化沉淀。北京市檔案館和京城18個區(qū)縣檔案館的檔案就是這一文化的載體和反映。在介紹了通州、大興、懷柔等區(qū)縣檔案館珍藏后,本期又向讀者展示了東城區(qū)、房山區(qū)檔案館館藏瑰寶,一張張圖片,反映了城區(qū)翻天覆地的變化,使人們更加珍惜今天、熱愛生活。
歷史總是發(fā)展的,文明總是進步的。我們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開拓者的艱辛和努力。我們的腳步也正是從前人的探索中,堅實地邁向未來。王度廬開創(chuàng)了武俠小說的“悲劇俠情時代”,俞振庭推進了戲院方面的男女平等。這期的“京城茶座”文章,不僅讓大家品味了北京文化,還讓大家感知了這兩名開拓者的貢獻。
安全、建設、繼承、發(fā)展,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夏天一樣火熱的激情,推動檔案系統(tǒng)的“三個體系”建設,促進首都“世界城市”建設,迎接北京市檔案事業(yè)發(fā)展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