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
當我坐在電腦前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老板正好從辦公室的窗前走過,我倆目光對視,他朝我笑了笑,陽光下,頭上的白發(fā)日漸明顯,遠處車間,機器轟鳴。
應該說,老板是他們那一輩人的典型代表,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對家庭,對事業(yè),認真負責。上世紀70年代,十幾歲初中沒讀完就被工廠送到上海去學開卡車,3年后成為我們這個小縣城最早的一批專業(yè)駕駛員,在近30年的駕駛生涯中,幾乎沒出過什么事故,開了十幾年的汽車保養(yǎng)得和新的一樣,這是他最為自豪的。所以,每次看到我把廠里的汽車碰得坑坑洼洼時,他總會拿自己的經(jīng)歷來教育我,什么開車一定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專心致志,滴酒不沾之類的。
而我老是一臉的笑嘻嘻,和他爭辯道:您開車多少年了?而且當年你們是整整3年才能學成拿證的,載重20噸的卡車都能閉著眼睛過單邊橋,現(xiàn)在我們的駕校速成班3個月不到就拿證上路了,完全沒有可比性。而且現(xiàn)在還有保險公司嘛,您那時候沒有吧?
去年初,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3年的我,不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上海擁堵的交通上和常年連窗戶都開不了的寫字樓里,總覺得人生應該做一些更加實在的事。于是就回到了家鄉(xiāng),回到了這家開辦9年的工廠。
隱忍的老板
工廠主要業(yè)務是金屬加工件的出口,市場集中在歐美和日本,如果說金融危機對很多行業(yè)造成了一定沖擊,那對我們簡直就是摧毀。因為伴隨著金融危機而來的就是歐盟的貿(mào)易保護,反傾銷稅的征收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使得全行業(yè)幾乎都陷入了停頓。對于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yè),要產(chǎn)品升級,要開發(fā)國內(nèi)市場,要降低成本,但這些都異常艱難,企業(yè)的轉型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于是,老板對我的期望就更強烈了,他總想我能盡快干出一點成績來,而需要學習和適應的東西太多了,有時候大家難免著急和煩躁。記得有一天早上7點我就到廠里,打開電腦開始處理客人的郵件,老板就走過來教育我應該怎么怎么樣。
其實這些話剛才就說過幾遍了,我也知道該怎么做,但現(xiàn)在他還在不停地說,忽然就覺得很煩,用力拍了桌子,大聲說道:不就那么大事兒嘛,你到底想讓我怎么樣做才滿意!
老板一下子愣住了,然后喃喃地說:你,你這樣不對。我好像也一下子清醒過來了,試圖道歉,但他已經(jīng)出去,回到他自己的辦公室了,找知道,他怕被其他員工看到我們爭吵,這樣影響不好。
我要被開除了?當然沒有,否則我就不能坐在這里寫文章了。老板是我的父親。
在上世紀末,父親工作了近30年的工廠忽然宣布要破產(chǎn)拍賣,幾乎所有工人都要下崗。這個打擊簡直是致命的,消息宣布后每天晚上他們都去長江邊散步,走在橋上,看著奔流不息的江水,父親很絕望。他說他干了半輩子駕駛員,除了開卡車什么都不會做,上有老下有小,都想一下子跳進江里,這樣就簡單了。
后來等我問起的時候,父親總是說,人哪,都是被逼出來的。生活打擊了你,你不能再自己打擊自己。第二年春天,父親租下一間破舊的廠房,冬天漏風,夏天漏雨,二手的設備,下崗的工友。不懂產(chǎn)品的老板,充滿未知的市場。希望在,夢就在,44歲,從頭再來。
唯親情不變
那天中午回家吃飯,母親告訴我,他眼睛通紅,很明顯是哭過。父親是很強勢的人,絕不輕易低頭,用母親的話說,如果不強硬,一個沒有背景的下崗工人辦工廠,早就被人欺負死了,根本不可能把企業(yè)發(fā)展到今天的規(guī)模。的確,在我印象中,除了爺爺奶奶去世,他就沒哭過。
晚上回到家,在母親的調(diào)解下,我們互相做了檢討,父親說他太啰唆,我說我不應該發(fā)火。父親長嘆了一口氣說,其實父親和兒子之間,沒有什么不能原諒的,我和你媽永遠是最真心的,這一點你不要有任何懷疑。只是我們覺得你還年輕,為人處世,經(jīng)營生意還有很多不足,所以總想多說幾句。將來,你有你自己的生活,路要靠你自己走,我們不可能陪你走太遠的。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要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才行,我也沒有別的意思。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危機和困難永遠是暫時的,從長遠的角度看,下坡路和上坡路其實是同一條路,不同的僅僅是心中的感覺。我還很年輕,無所謂成功和失敗。
但父親認為,最重要的永遠是你的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習慣,對于管理一個企業(yè)來說,這是不會改變的。他總希望把所有的經(jīng)驗都傳授給我,他過去走了很多彎路,希望我可以少走。
仔細想,這次金融危機真的很嚴重嗎?在歷史長河中,類似的事情一次次發(fā)生,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無新事。
我想,用不了幾年,不僅是我們,全世界人對此的印象都會模糊,因為人類就是如此健忘,記憶就是如此不可靠。就像當牛市到來的時候,大家還會一樣瘋狂,以至于忘光了熊市的憂傷。
無論2009年有多么特別,在歷史的長河中,其實都一樣。人生如此,世事如斯,起起落落,有得有失。唯有和親人相處的時光,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才是值得我們永久銘記的。
選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2009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