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佳人!導演!制片!只看見一堆華美的服飾在富麗堂皇的大廳飄來飄去,幾聲寒暄,幾句祝福,觥籌交錯之后,一場盛大的慶功宴落下帷幕。這是今年不停地出現在影迷面前的一幅電影殺青的慶功宴場景。
其實,連影迷自己也弄不清楚,從什么時候開始,中國的電影出現了如此繁盛的場面,從最初的露天電影,到后來的電視,再到如今的影城,故事還是那樣老套,但花費在看電影上的錢就是越來越多。
這些無形的消費,讓電影的投資領域變得異?;钴S,如今我們看到,凡是有點錢的人,都想在電影上一展拳腳。華誼兄弟的上市更是刺痛了這個行業(yè)的競爭。很多演員,范冰冰、胡軍等,就開始了邊干演員,邊干導演的生涯。就連郭臺銘這樣的商界大腕,也在2D09年對外宣稱,要投資100部電影。
對電影市場來說,這些火熱的投資究竟是“狼來了”,還是“錢來了”,到如今還是沒有分曉。但是人們清晰地看到,《集結號》1.8億元票房,賺了;《瘋狂的石頭》2300萬元票房,賺了;《滿城盡帶黃金甲》2億元票房,賺了。還有《天下無賊》、《瘋狂的賽車》、《斗?!返入娪?,—上映,都賺了。
除此之外,話題女王李湘投資電影,300萬元變成5000萬元;好萊塢電影業(yè)的頭號“說客”,美國電影協(xié)會主席丹·格里克曼稀有地現身2009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李冰冰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等消息,更是把電影業(yè)的投資檔擠得滿滿當當。對手多了,如何出牌,才能保持達人風范,成為今年電影界的熱門話題。
達人闖關
中國的電影市場不比國外,熟悉電影投資領域的達人們都知道,雖然趙本山的小品在說“不差錢”,可中國電影最大的窘況就是“太差錢”,相比從前一部電影幾十萬元的投資,現在一部投資IOOO萬元的電影在業(yè)內看來只是小菜一碟。于是想在電影投資上小試牛刀的達人們,無一不為錢傷腦筋。
錢解決了,中國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達人們必須面對,就是中國可以利用的放映影屏只有3000個左右,也就意味著你的電影很可能排不進檔期,成為無法放映的存貨,那樣的話,就無從談起票房。
但是,困難再多,也難以抵擋電影投資周期短、回報高的誘惑,所以,聰明的達人必須學會闖關,融資關和營銷關是達人們投資電影必須挑戰(zhàn)的兩道關口。
第一關:融資
中國最早的電影都是國家投資給群眾娛樂,談不上融資。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電影投資者必須要自己想辦法籌錢才能完成電影的拍攝和制作。
目前的中國市場,對于穩(wěn)賺的電影,一般財大氣粗的投資者都喜歡獨資完成,哪怕是困難重重,也不會尋找合伙,像中影投資的《梅蘭芳》和《瘋狂的賽車》,就是典型的案例。一般這類電影的投資,一年至一年半肯定能收回成本。一旦上映,可以說是財源滾滾,所以獨資是聰明的選擇。
如果在投資過程中,資金吃緊,最好的選擇莫過于求助于金融機構。2006年,華誼兄弟聯(lián)手香港寰亞投資《集結號》,因為資金緊張,于是以版權抵押,王中軍和王中磊以個人名義擔保,從銀行貸款完成了《集結號》的拍攝。開了電影銀行融資的先例,之后,這樣的融資手法在電影投資中屢試不爽。
金融機構的參與,提高了電影的盈利空間,只要是被市場認可的影片,后期的收益基本上都能翻倍。
但是,收益雖然高了,這樣做的風險也比較大,整個電影的成敗都要一家承擔。如果電影沒有取得預期的票房,那么高額的投資就打了水漂。對于想要獲得高利潤,又不愿承擔太高風險的電影投資達人來說,獨資有一種模式是最好的選擇。
那就是選擇迂回的投資,這種投資只是概念上的獨資,并不是真的獨資。就好像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拍攝的《功夫》,在中國他們需要合作伙伴,于是就有了華誼兄弟5%的份額。這個5%是凈得的收益,可以說是最實惠的投資。
還有一種是合伙最好能選擇政府,它們入圍多是為了宣傳,不會從電影的實際收益中分走太多的利潤,還能為電影的拍攝提供很多便利,因此,政府的加入對電影投資來說,是最便宜的伙伴。
雖說獨資經營電影,可以獲得高額的回報,但是面對日益膨脹的電影投資費用,錢包小的投資達人就無法完成投資。200萬元和2000萬元的差距,使得達人想要拍一部有影響力的電影,就不得不尋找合作伙伴。
就拿吳宇森的《赤壁》來說,8000萬美元的投資,無論是哪家影視公司,獨資看上去都是困難重重,于是才有了影片結束后,長長的片尾。不過對于高投資的影片,沒有絕對的市場信心,合伙是分擔風險的最佳方式。
一旦影片擱淺,所有和影片扯上關系的人都得跳水,人多,就不容易淹死。否則就會出現李湘為了拍電影拍賣房產的事。
不過在這里要提的是,說服合伙必須要有王家衛(wèi)的口才,王家衛(wèi)的新片《一代宗師》就是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說服了鞏俐和章子怡的加入。如果達人們一旦練成了王家衛(wèi)的這種口才,相信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第二關:營銷
如今,只會埋頭苦干的電影投資達人在每年有400多萬部電影上映的市場下,做不好營銷,很多工作就等于是浪費。
回憶電影市場,不難發(fā)現,許多后期賣座的電影在開拍前就已經開始利用媒體做起了宣傳。什么主角之爭,戲份之爭,沒掏一分錢,媒體的八卦精神便讓這部影片悄悄走紅。例如《梅蘭芳》,黎明的爭議讓大家都知道,現在有一部《梅蘭芳》在拍攝中。
其實在這里,最有意思的事件是電視劇《紅樓夢》的選角,電視上前段時間幾乎每天都在播放《紅樓夢》幾個主角之爭,全中國基本上都知道了《紅樓夢》要重拍,即使是抱著對原《紅樓夢》的感情,這部電視劇上映后也一定會有不錯的收視率。
新《紅樓夢》的選角事件對電影的宣傳來說,其實是相當值得借鑒的?,F在隨著傳媒的發(fā)展,電影的宣傳除了制造一點娛樂事件,還有就是鋪天蓋地的廣告,大街上漂亮的海報基本上都是電影的宣傳。
當然,這一塊就需要我們上面談到的投資達人過融資關掙來的錢。目前的市場,基本上一部影片的宣傳費用都占到影片的5%以上,千萬元的宣傳也是正常的。沒有宣傳的電影,上檔之后,就很難再打開市場,因此電影的緋聞也必須從電影劇本誕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停地爆出。
電影一旦上檔,后期的收益其實也有很多,細心的營銷達人都會發(fā)現,比起票房,電影的衍生傳播和衍生品帶來的收益有時候可以直逼票房。
這里最典型的就是《喜洋洋和灰太狼》,自《喜洋洋和灰太狼》劇場版成功播放之后,喜洋洋和灰太狼的衍生產品,諸如文具、食品、玩具等銷售額就明顯地提高了好幾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如今喜洋洋和灰太狼的衍生產品收益已經趕超了它的票房收益,而且這種收益是可持續(xù)的,同一部電影能看10遍的很少,但同樣的玩具能買10個的很多。
對于一些小制作的電影,在票房上和衍生品上也許上升的空間都不大。那么,傳播途徑的轉變就是他們生存的另一種營銷。電視劇《逆水寒》在電視上沒有獲得熱播,但是在網絡上卻很熱。對電影來說,是一樣的道理,選擇租賃的形式將電影在網絡或者移動傳媒上播放,是小制作電影生存的技巧。
另外,名人效應一定要做足功課?!兑沟辍肪褪且徊啃∫?guī)模投資電影,它雖然規(guī)模小,但李小璐、徐崢的名人效應讓這部電影還是獲得了不錯的票房,看完之后,它的喜劇元素被散播開來,第一波的觀眾就成了它的宣傳者。所以說,無論是多小的電影,千萬要找個名人入伙,否則緋聞的炒作就變成了空話。
除此之外,據華誼兄弟的王中磊透露,華語電影雖然在海外市場很難被接納,但近些年,在日本和韓國市場,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尤其是日本市場。他說,中國片是日本市場上所占份額僅次于美國片和法國片的第三大外語片:這也給了營銷達人一個啟示,滿足內需之后,也要適當地出去走走。
達人告白
在這里,還有兩個訣竅是電影投資達人一定要知道的。我們都知道好萊塢的電影好看,夢工廠的動畫好看,為什么,那是因為品牌效應,就像《冰河世紀Ⅲ》,一出來就引起了熱烈追捧,因為它是夢工廠的動畫。
近些年,總結賣座的電影我們也不難看出,好導演、大制作就是票房。
告白一:鐘情名導
張藝謀、馮小剛,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從電影投資達人的角度來說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張藝謀一部《紅高粱》走紅之后,近些年由其執(zhí)導的幾部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英雄》、《十面埋伏》都賺夠了票房,沒有一部出現意外。馮小剛更是,在業(yè)內,電影投資達人基本上都達成了一種共識,投資馮小剛就是投資了票房。
馮導的魅力就在于他執(zhí)導的電影花費5000萬基本上就是上限,可是票房最少都能超過1億元?!斗钦\勿擾》馮小剛就是5000萬元封頂,票房2.5億元?!讹L聲》只用了4000萬元,票房如今要破3億元。
所以投資名導最輕松,這成為了電影投資達人投資電影的殺手锏。
告白二:愛上大制作
如今,在3D的噱頭下,電影的制作也越來越多元化。老的電影如今拿出來和新的電影放在一起,無論從哪里都能明顯感受到新電影帶來的視覺、聽覺震撼。
《滿城盡帶黃金甲》里菊花和宮女的排場,讓看過的人基本上只記住了菊花和宮女,而不記得故事的發(fā)展。但是這樣的排場,觀眾愿意買單,因為在生活中這種排場根本看不到,即使他們認為故事的本身并沒有多大看頭。
好萊塢的電影好賣,主要也是因為其大制作,大場面。每一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都能讓觀眾的心跟著一起糾結。
除此之外,好電影在取景上非常顯示其優(yōu)勢,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看景,進行了一場假想中的旅游。
但是,大制作也意味著大投入,對于資產并不雄厚的達人來說。想要大制作、小投入就得在劇本的選擇和細節(jié)上下功夫。比如電影景色的選取,高山、峽谷、密林,遠距離的效果看起來都非常有震撼力。另外,高科技的應用,聲效的處理等等,也能給小制作的電影帶去大制作的感受。
效仿電影巨頭的拍攝和制作方式,有時候對電影達人來說,其實是一條成功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