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影響英文閱讀理解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語言因素及非語言因素。本文主要從非語言因素方面談文化因素對閱讀造成的影響,說明外國文化知識的缺失將影響到閱讀的效果。
關(guān)鍵詞: 英文閱讀理解文化因素影響
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語言是載體,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不了解西方的歷史文化、風(fēng)土人情,以為憑借自己引以為傲的詞匯量就可以讀懂英文是達(dá)不到高質(zhì)量的閱讀效果的。影響英文閱讀理解的因素有語言因素及非語言因素,語言因素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等,非語言因素包括社會文化背景知識、跨學(xué)科知識、閱讀速度、閱讀習(xí)慣、閱讀心理、閱讀技巧等,其中社會文化背景知識是影響閱讀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中英“文化”一詞的含義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文化”的釋義為:①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xué)、藝術(shù)、教育、科學(xué)等。②考古學(xué)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diǎn)為轉(zhuǎn)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③指運(yùn)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劉潤清教授在《再談?wù)Z言與文化的關(guān)系》一文中,把“文化”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百科知識構(gòu)成(體現(xiàn)在“學(xué)文化”、“文化水平低”等表述中),一部分由一個民族或社會的習(xí)俗習(xí)慣構(gòu)成(表現(xiàn)在“跨文化交際”、“中國文化”、“西方文化”等說法中),筆者表示認(rèn)同。
《朗文當(dāng)代英語辭典》(英文版)中對“culture”的釋義為:①the ideas,beliefs,and customs that are shared and accepted by people in a society.②the attitudes and beliefs about something that are shared by a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 or in a particular organization.③activities that are related to art,music,literature etc.④a society that existed at a particular time in history.⑤the practice of growing crops.⑥the process of growing bacteria for scientific use,or the bacteria produced by this.由此可見,對于“文化”這一概念,西方更強(qiáng)調(diào)的是信念及風(fēng)俗習(xí)慣,即劉潤清教授對“文化”一詞的解釋中第二部分的內(nèi)容。
二、影響英文閱讀理解的幾點(diǎn)文化因素
1.《圣經(jīng)》
《圣經(jīng)》被基督教奉為經(jīng)典,講述了許多具有宗教色彩的神話和有關(guān)猶太人的傳說故事、法典、宗教教規(guī)及部分的史實(shí)等。它反映了古人的喜怒哀樂、乞求與理想?!妒ソ?jīng)》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一個源頭,是英語語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對英語語言的影響極其深厚,沒有任何一部書像《圣經(jīng)》這樣深刻地影響了西方人的思想與生活。例如“old Adam”源自《圣經(jīng)·舊約·士師記》第2、3章。上帝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的第一個男人,取名為亞當(dāng)(Adam),后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園。現(xiàn)用“old Adam”來指“本性的罪惡”。又如:
(1)I didn’t bother to tell Amy about the good news;She’s such a doubting Thomas,she probably wouldn’t have believed me anyway.
如果英語學(xué)習(xí)者不知道“doubting Thomas”(懷疑的托馬斯)的來源,單憑上下文也許能猜測出大概意思,但是如果了解《圣經(jīng)》故事,卻能體會到另一份閱讀的喜悅?!癲oubting Thomas”源自《圣經(jīng)·新約·約翰福音》第20章。該篇講到耶穌復(fù)活后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十二門徒之一的托馬斯沒有親眼見到,聲稱除非看到耶穌手上的釘痕,用手探入他的肋旁,否則不信他已復(fù)活。后來人們用“doubting Thomas”指那些不肯輕易相信別人的人。
(2)He will raise Cain when he hears his son has been expelled from school.
當(dāng)他聽到兒子被學(xué)校開除的消息時,他會怎么樣呢?把Cain這個人舉起來嗎?其實(shí)不然,在《圣經(jīng)》中,Cain(該隱)的脾氣極其暴躁,故用“raise Cain”形容“激起怒火”“大發(fā)脾氣”之意。
(3)They are like David and Jonathan.
“David and Jonathan”指不能分開的朋友、完美的友誼。典出《圣經(jīng)·撒母耳記下》第一章第二十六節(jié)。
2.神話
英文中常常引用古希臘和羅馬的神話故事。由于英漢民族文化背景不同,一些故事對于歐美人來說很容易理解,而對于英語學(xué)習(xí)者,則不知其含義,成為影響閱讀理解的攔路虎。例如:
(1)They have,by this very act,opened a Pandora’s box.
Pandora原是希臘神話傳說中從天宮下凡的人類第一個女性,Pandora’s box之意表面上看來是貴重之物,但骨子里卻是禍害,其含義為“萬惡之源”。
(2)Brian could have been a rich man today had it hot been for his gambling,his Achilles’ heel.
Achilles’ heel(阿基里斯之踵)典出希臘神阿基里斯的傳說,古希臘神話中的阿基里斯是海神之子,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傳說他的母親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槍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親捏著他的腳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腳踵是最脆弱的地方、一個致命之處。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布萊恩不是因他的致命弱點(diǎn)——賭博的話,他今天一定是個大富翁了”。
(3)“It is true that the enemy won the battle,but theirs is but a Pyrrhic victory,”said the General.
皮洛士(Pyrrhus)是古希臘伊庇魯斯國王,曾率兵至意大利與羅馬交戰(zhàn),付出慘重代價,打敗羅馬軍隊(duì),由此即以“皮洛士式的勝利”一詞來借喻慘重的代價。此句意為“將軍說:‘?dāng)橙舜_實(shí)贏得了戰(zhàn)斗,但他們的勝利只是皮洛士的勝利?!?。
3.習(xí)俗
由于受地域和歷史的影響,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xí)慣方面都有所不同,這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習(xí)俗。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包羅萬象,各種習(xí)俗不僅體現(xiàn)在人們的日常對話中,還體現(xiàn)在各種文章當(dāng)中,因此,了解英美習(xí)俗是閱讀成敗的關(guān)鍵。
(1)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
星期五為英國的發(fā)薪日。如果學(xué)習(xí)者不了解這一習(xí)俗,就不會明白英國人為什么要在這一天上街去大吃大喝。
(2)The young girl thumbed her way to the passing cars.
意為“那個年輕的姑娘站在路邊不停地向來往的汽車擺動著豎起的拇指”。thumbed her way“為英語手勢語,意為“要搭便車”,在漢語中沒有這種手勢語,漢語中豎起大拇指表示“好”,可見,各國習(xí)俗差異之大。
(3)While it may seem to be painting the lily,I should like to add somewhat to Mr.Alistair Cooke’s excellent article.
在西方人眼里,百合花是高貴、貞潔、美麗的象征,故為百合花上色自然是做徒勞無益之事。此句意為“我想給阿利斯太爾·庫克先生的杰作稍加幾筆,盡管這也許是為百合花上色”。
4.迷信
迷信(superstition)并非只存在于東方國家。東方人有傳統(tǒng)的迷信思想,在西方社會文化中也存在很多迷信的說法,這些說法可以說是英美文化的特色之一。了解這些對學(xué)習(xí)者理解西方風(fēng)土人情和社會文化有很大幫助,對把握篇章內(nèi)容的完整性和銜接性也有很大幫助。
(1)I haven’t been in bed with the flu all these years,touch wood!
“touch wood”或“knock on wood”按字面的意思就是“摸摸木頭”“敲敲木頭”,這個短語的起源和迷信有關(guān)聯(lián)。人們認(rèn)為每株樹都有善良的精靈棲息,假如你說了些自滿、自我慶幸或希冀過分的話,應(yīng)馬上摸摸樹木,求樹靈保佑。
(2)Break a leg in your test today!
今天都有考試了,為什么希望考試的人摔斷腿呢?這就是不了解西方文化造成的誤解。這句話在西方國家也是有迷信色彩的。原來古時外國人認(rèn)為講話時有邪靈在旁偷聽,演員上臺前祝他“好運(yùn)”反會招來不吉利的事情,于是叫演員“摔斷一條腿”,原因是祈求倒楣事,好運(yùn)反而會降臨。這種說法通常是對要上臺表演的人說的,是希望演員演出成功的形象說法,現(xiàn)在語義范圍逐漸擴(kuò)大,可用于祝福某人面試、考試的成功等。
(3)I saw a black cat cross my road this morning.
一位男生有幸邀請到自己心儀的女生共進(jìn)晚餐,可付賬時發(fā)現(xiàn)自己忘記帶錢包了,尷尬之余說自己路上碰到黑貓了,是不是覺得莫名其妙呢?原來歐美人認(rèn)為黑貓都是陪伴著巫師左右的,服侍七年后它自己也將變成惡魔,所以看見黑貓或黑貓從身邊走過都被認(rèn)為是壞運(yùn)氣。
5.地理
在閱讀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地名,如果該地名在文章中表示的是地點(diǎn),那不會影響閱讀者對句意的理解,但是一個地名往往就是一個故事,當(dāng)它們富含寓意的時候是最難理解的。更糟糕的是查字典也不一定查得出它的含義。
(1)Christ,to hear some of those sailors’ myths,you’d think bloody Fort Knox was on every ship that sailed.
“Christ”(諾克斯堡)是美國的一個軍事保留地,是美國黃金倉庫的所在地。了解這一地方才能了解說話者的寓意。此句意為“要是聽信有些水手的胡說八道,你會以為每條出海的船上都有該死的諾克斯堡”。
(2)The man who waters his grass after a good rain is carrying coals to Newcastle.
“Newcastle”(紐卡斯?fàn)?是英國著名的煤都,帶煤到紐卡斯?fàn)柸?,如同試圖把酒賣給法國人,把和服賣給日本人一樣,真是多此一舉。
(3)Being careless,the national football team met their Waterloo in this match.
Waterloo(滑鐵盧),比利時的一個城鎮(zhèn)。常用于指一連串勝利之后的慘敗。源出拿破侖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慘敗于惠靈頓將軍和布柳徹將軍手下。
6.習(xí)語
習(xí)語是民族語言的精華,是語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富有很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由于文化的差異和環(huán)境的限制,某些英語喻體形象會使英語學(xué)習(xí)者感到茫然,甚至?xí)鹫`解。比如pig headed指的是“頑固的”而不是“豬腦,蠢笨的”;show one’s colors并不是“給某人點(diǎn)顏色”而是“原形畢露”;Child’s play可不是“兒戲”,它的意思是“something very easy to do,something not very important”(非常容易做的事情,不大重要的事情);“Dog eats dog.”是憑動物本身的力量戰(zhàn)勝對手,激烈競爭,進(jìn)行一場“fair play”,它并不是漢語語意中的貶義的勾心斗角,更不是壞人之間的內(nèi)訌殘殺??梢婇喿x時碰到習(xí)語切不可望文生義。讓我們來看看幾個例句:
(1)I advise you to tell your father what happened and face the music.
“我建議他把發(fā)生的事情告訴你父親”。并且“面對音樂”?當(dāng)你看到這里時,不禁會納悶,是“面壁”嗎?還是“對牛彈琴”呢?其實(shí)“face the music”指的是勇敢地面對事實(shí)。
(2)“Oh! Tell us about her. Auntie,” cried Imogen.“ I can just remember her.She’s the skeleton in the family cupboard,isn’t she?”
“她是咱們家衣櫥里的骷髏”,據(jù)說,這個習(xí)語指的是那些有錢人家謀殺了一個人,把骸骨暗藏在壁櫥中,不讓外人知道。后來這個短語用來指不可或不愿外揚(yáng)的家丑,這里是形容那個人丑得見不得人。
(3)He kissed the hare’s foot.
“他吻了兔子的腳”。在閱讀中突然插入這句話,你是否丈二摸不著頭腦呢?本意是“他遲到了”。
三、結(jié)語
語言作為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一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現(xiàn)象。如果學(xué)習(xí)者不熟悉一國的風(fēng)土人情和文化歷史背景,單純學(xué)習(xí)文字而不了解其內(nèi)涵及意義,閱讀起來就會茫然,從而影響閱讀質(zhì)量。
參考文獻(xiàn):
[1]劉潤清.劉潤清英語教育自選集[M].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7.12.
[2]張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謨禹.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11.
[3]任紅艷.淺談影響英語閱讀中的跨文化意識構(gòu)建的因素[J].科技咨詢導(dǎo)報,2007,No.08.
[4]王大云,馬志新,葉啟明.英漢雙解英語習(xí)語詞典[M].經(jīng)濟(jì)管理出版社,198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