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是一個喜歡黑白顏色的女子,卻起了“綠”這樣的網(wǎng)名。
不為別的,只是十年前買的第一只小紫砂壺叫做“綠鴿子”。多年后,玩久了,明知道那算不上什么好壺,不過叨念著最初的心喜,還是一路用將下來。壺是越來越多,她也淘得越來越精,杯杯盞盞自不用說,早在木架上層層疊疊,單是茶寵就養(yǎng)得風(fēng)生水起,隨手拎起一樣就嘩嘩數(shù)得出無數(shù)典故。
那只雙獅戲球的茶寵是茶葉市場還沒開業(yè)、路面還鋪著毛石時。綠在一家早開的宜興紫砂店里淘來的。主人自己養(yǎng)在茶盤上有一些時日,那雙獅的卷曲的鬃毛刻劃得絲絲入扣,兩眼炯炯有神,邊上落著款。店主人是一位宜興老先生,他本不想賣,說是自己養(yǎng)著的,綠磨了半天才從他手里奪“獅”而歸。晚上綠拍了照片貼在收藏論壇上炫“寶”,有人跟貼告訴她:這叫“太師少師”,“師”“獅”通音,是滿門入朝得官之意。雙獅抱的繡球上印滿銅錢紋,不用說就是招財?shù)暮谜最^了。后來。茶葉市場上出了很多一模一樣的“太師少師”,不過沒那個款式,獅的眼睛也不如這一對的神采飛揚。
“茶寵一定宜精不宜多。”綠說,有些做工太粗糙或者是模具壓出來的紫砂物件,就像流水線上出來似的,成千成百,一模一樣,那還有什么意思?
一直想弄個小青蛙茶寵的綠看著滿店鋪的青蛙沒下手也是這個原因?!安荒芗保糜芯壓??!苯K于讓她等來了機會。茶博會的時候,一位宜興的陶手帶了一系列手工的茶寵擺件,其中就有兩只趴在石頭上的蛙兒。做工很精細(xì),蛙兒欲躍先伏的那份張弛把握得恰到好處。小蛙兒趴的石頭也不像一般的模具蛙那般圓滑,而是凹凸有致,宛如塊真頑石。綠和同去的朋友一起侃價,每人樂顛顛地抱回了一只。
說到石頭,綠的茶臺上還有幾個特殊的寵兒,不是紫砂的,而就是純純粹粹的石頭。別小看了這些石寵,得來還真費了很多功夫。有的是她上山下坎時隨時留意腳下得的,有的是朋友從千里之外的山頭河灘帶回來的。
一枚五六厘米大小的心型砂石,中間凹凹的盛得下一小灣水。綠早忘了是在哪個地方撿回來的,是在怒江峽谷的石灘上?還是“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江邊?走的地方太多,帶回的石頭也太多,只有這枚,獨獨像極了空落的心。斜放在茶盤邊上。有時拿來擱一擱茶針,茶湯出來也總忘不了澆澆它,熟普洱的湯最容易滲進去,時間一長。砂石透著微酡的紅暈。有一次,好“攝”的綠還放了一朵海棠花在“心”口上,拍下來煞是好看。沒想到一天清晨,這石頭無緣無故地裂成了兩半。思來想去,砂石本就粗糲,一天天浸泡在茶里,內(nèi)里更酥松了,裂也是早晚的事。綠沒有去粘合它,“裂了就裂吧”,但她卻不舍得扔掉,把它們好好擱在陽臺上,只是不能再用來擱茶針了。
這算是一個傷了心的茶寵吧?
“玩茶愛寵,其實寵的是自己的戀戀癡心?!蓖笊现榇坏木G捻起一只紫泥石瓢,微微傾搖一下壺身,然后利落出湯,一臉的淡然癡迷。
薦稿 張庭
編輯 拜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