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肅風暴過后的駐京辦,有的悄然退隱,有的勉強支撐,更多的則醞釀著一場自身轉型。
《駐京辦主任》作者談駐京辦
“既貴為官員,又像個商人。”這是《駐京辦主任》一書作者王曉方對駐京辦主任的經典描述。
王曉方原來的身份是沈陽市常務副市長馬向東的秘書。幾年前,轟動一時的“慕馬案”后,王曉方離開官場,開始寫作。“我在政府機關工作的時候和駐外辦打過很多交道。當年,我曾經服務的領導在北京學習時,我一直陪他住在駐京辦。”采訪中,王曉方回避著“馬向東”這一名字。
《駐京辦主任》的寫作過程中,王曉方并沒有進行更多調查,“他們內部的情況我太熟悉了,根本不用再去了解。中國的駐京辦承擔著迎來送往、招商引資、搜集信息、‘跑部錢進’等任務。這里面所說的搜集信息主要指的是搜集一些小道消息,專門為領導服務。駐京辦的人都是神通廣大的,領導去了管吃管喝領著玩,還得幫領導找人要官。當然,這些都是舊有體制造成的。比如一個項目,各地區(qū)都在爭,那就得看誰的關系硬,叫喚的孩子有奶喝嘛?!?/p>
近年來出現的一些腐敗案件,也免不了將駐京辦官員卷入其中。
從“迎來送往”到“牽線搭橋、截訪維穩(wěn)”
武漢市政府駐京辦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副省級以上政府設立的,由國務院直接批準,并隸屬于國管局的駐京辦共54家,武漢駐京辦便是其中之一。
“各個駐京辦在職能上有不同的側重。比如新疆、西藏的駐京辦維穩(wěn)任務很重;山東在京的產業(yè)拓展是重點;河南的駐京辦就要極力打造河南形象,這些年他們一直是精神文明單位?!蔽錆h市政府駐京辦主任徐桂蘭告訴本刊記者,武漢市政府駐京辦2008年共完成經濟技術協作、引進資金、項目對接等6項。
“我們也是2008年11月才開始轉變思想的。”徐桂蘭稱,在此之前,其職能主要是接待和截訪,“從1999年開始,截訪任務就重了,雖然這個不屬于我們的職能,但要響應政府號召維護穩(wěn)定。2008年年底,我們考察后發(fā)現,不能滿足于接待、截訪這些基礎工作了,而是應該利用北京的優(yōu)勢,為武漢的經濟發(fā)展服務?!?/p>
舊有的接待職能也并非完全淡出。徐桂蘭稱,駐京辦極大地減輕了北京市和一些部委的接待任務,“比如我們那邊來一個省領導,如果沒有駐京辦,那只能由部里出一個同樣級別的領導來接待。全國那么多人來北京,他們怎么接待得過來啊?!?/p>
王曉方和吳茂盛兩位作家則一致認為,駐京辦轉型,應以香港駐京辦為樣本,“我們一再強調以人為本,可是這么多駐京辦有哪些是為當地老百姓服務的呢?為什么會這樣,因為給老百姓服務沒有政績和好處啊。香港不一樣,他們的駐京辦是為全體港人服務,而非僅僅為香港的官員服務的?!?/p>
撤與不撤之爭
駐京辦的撤與不撤,同樣是爭執(zhí)已久的一個話題。
“我的觀點是,各省駐京辦都要設,大多數地級市可以設,縣級駐京辦只留少數幾個就可以?!蓖踹M軍拿河北舉例子,“河北是上訪量最高的省份,有的老百姓趕個驢車就能進京上訪,這就得由我們駐京辦出面把人找到,再送回去。有人提出要撤駐京辦,撤的話這樣的事情誰來負責?”
“駐京辦應該全部撤銷,它的存在擾亂了國家資源的宏觀調控和分配?!睆偷┐髮W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于海則有不同的觀點,于海對《瞭望東方周刊》指出,駐京辦除了滋生腐敗,沒有什么太大用處,“駐京辦是計劃經濟的產物,那時駐京辦起到的主要是政策聯絡作用。上世紀80年代末,駐京辦越來越多了。1994年,中央的稅制改革后,駐京辦職能出現了一個大轉折?!?/p>
然而,撤銷駐京辦在王曉方看來并不現實,“這個東西撤銷不了,如果說哪天沒有駐京辦三個字了,那它肯定是改頭換面成其他部門了?!?/p>
至于駐京辦原有的招商引資等職能,于海認為,完全可以由一些民間專門的機構,如商會等去負責,“中央和地方可以有很多管道聯系,不一定非通過駐京辦。總之,這樣的官辦組織越少越好?!?/p>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