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總結人生當中所受到心靈的創(chuàng)傷時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深刻的刨傷都來源于自己最親近的人,例如愛人。為什么最愛的人傷你最深,這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相處的時間最長、互相了解的程度最深,也是我們最在乎和重視的人,于是來自于愛人的傷害總是最能夠觸及到我們的痛處。
傷害孕育于愛的緣起時
愛是一種緣分,由于有了深刻的情感和生活中緊密的接觸,從愛的那一刻開始,大部分生活中的男男女女也開始為各種傷害打造基礎。愛與傷害就像是一對拆解不開的孿生兒。
小采覺得自己婚前和婚后的待遇簡直有著天差地別,結婚前男朋友總是把自己捧在手心里,而結婚后,自己簡直就是整個家里地位最低下的人。每次與其他家人有了什么不愉快,丈夫總是不站在自己這一邊,回家后找丈夫理論,丈夫的說法確卻是“因為你是我老婆啊”。于是小梁也對老公不客氣起來,遇到不滿意的事情,就毫不掩飾地說出來,并不像以前那樣還顧著丈夫的面子。這么一來,兩人吵架的頻率明顯高了許多。一天,夫妻二人對坐著,想是否兩人的感情不如從前了,其實也是也不是,婚后兩人都覺得更加熟悉和信任對方了,可是正是因為這種距離的拉近,互相的傷害卻越來越多了。似乎越和我們親近的人,我們傷害起來越不會有負罪感,因為我們知道對方會原諒我們,包容我們,但是這并不代表傷害就不存在了。
避免愛的傷害
愛人之間的互相傷害,大多都是出于愛,但是不論是什么樣的傷害都不會讓愛變得更多,它只會一再地挑戰(zhàn)對方的忍耐極限。
放棄 型號傷害“反正都已經結婚了”
心理活動 即使是結婚的前一天新郎還是小心翼翼地,因為第二天可能上演落跑新娘的戲碼,但是如果已經結婚了,那就不需要小心對待了,那樣太見外也太累了。
傷人真相其實來自于伴侶的傷害更讓人心痛。幸福的婚姻建筑在平等的愛的基礎上,也就是說他在愛著你的同時,你也同樣地愛著他,但是如果一方總是不停地傷害另一方,會讓受傷的人覺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這樣的愛缺少了一種互動的關系,因此在自尊心上也會受到傷害,對于婚姻和感情也會產生動搖和不信任。
療傷法則你的任何行為和語言在另外半的眼里看來都有著暗示和意義,所以千萬別因為他是你的老公或者她是你的妻子,就大呼小叫,任何關系都需要小心維護,時間越長,越容易出問題,夫妻是一輩子的事情,更要好好維護。
無意 型傷害:“我并不是有心傷害你的”
心理活動丈夫或者妻子認為如果自己不是有心傷害對方的,那么就沒什么大不了,解釋清楚過后,對方就會完全釋然。
傷人真相兩個人住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那么無心傷害對方的可能性就越多,無心并不能成為永遠的借口。這種無心的傷害常常都是因為外界環(huán)境不受自己控制,例如,丈夫在妻子懷孕時接到調令要去外地工作,這讓妻子有種被忽略的感受,雖然也知道并不是出自于丈夫的本意,但是仍然會在自己獨自面對困難時埋怨丈夫。
療傷法則其實就算是無心帶來的傷害,也應該真誠地道歉,并且用心彌補傷害,讓對方覺得你以后會在這方面多加注意,不會讓無心的傷害變成你們生活中的習慣。要知道,雖然你是無心的,但是受到傷害的他/她更加無辜。
故意 型傷害:“別以為我有多在乎你”
心理活動 有時候你越是對一個人好,他越是覺得自己可以任性妄為,所以偶爾需要讓他知道自己并沒有那么愛他。
傷人真相許多人為了不讓自己在婚姻中處于弱勢地位,就認為不能讓對方覺得自己離不開他,那么偶爾傷害他,可能會達到這種效果。但是你確定自己能夠毫厘不差地把握好分寸,傷害了對方卻讓對方更愛你嗎7即使短時間內這么看起來是奏效,長久來看,對方處于某些原因暫時忍氣吞聲了,但在未來卻有可能來次不可挽救的大爆發(fā)。
療傷法則平等和尊重是夫妻相處的重要法則,如果你想要表現(xiàn)出“不在平”對方,那么很有可能是因為你感受到了對方不在乎你,所以想要達到某種平等的狀態(tài),但是這樣平等是十分消極的。滿足對方的需要,和表達出自己對對方的需要難道不比相互冷落來的好嗎?
期待 型傷害:“你看看人家”
心理活動 如果我事事都太滿意,那么他/她有可能覺自己做的已經足夠了,不再需要為婚姻而做更多的努力了。
傷人真相,其實這些都是源自于期望,等到父母離去,兒女長大,能夠跟自己廝守一生的自然是伴侶,因此我們對于另一半的期望總是特別多,無論是在物質還是感情上,一旦這些期望并沒有被達到,我們有可能做出一些傷害對方的事情。有可能是跟身邊的人做比較,有可能是表現(xiàn)出嫌棄,總的來說是想要對方表現(xiàn)得更好,但是事實上這么做會讓人感到你對他/她的感情是講條件的,不是真愛。
療傷法則婚姻中碰到不滿意對方的地方可以激勵,讓對方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而有些地方需要去包容對方,畢竟沒有完人,要明白對方是一個有著判斷能力的成年人,他/她不需要事事都被自己的伴侶評判和管教。
發(fā)泄 型傷害:“你能清凈會兒嗎”
心理活動 今天心情實在不好,希望他/她能夠體諒,如果對方真的生氣了,那我到時候再解釋也不遲。
傷人真相 我們在成家之前總是對著父母耍耍小性子,發(fā)發(fā)脾氣,因為我們知道父母是最疼愛我們,最能夠包容我們的人,所以難免有些肆無忌憚。結婚過后,生活當中最親密的人就變成了丈夫或者妻子,這種行為也就很自然地轉嫁到了伴侶身上,有時候這么做也無傷大雅,可是誰能保證對方的心情就一定比我們好呢?如果對方也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想著從對方身上尋求安慰,于是原來的發(fā)發(fā)小脾氣就有可能變成了吵架。
療傷法則如果遇到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問題,可以找伴侶傾訴,向他/她發(fā)牢騷,得到他/她的支持和幫助。讓他們一開始就明白你不開心了,但不是因為他們,并且希望從他們那里得到安慰,抒發(fā)一下自己的壞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