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jié),筆者奔向大山深處,來到了長白山脈威虎嶺下。穿過茂密的叢林,走過崎嶇的山路,眼前一亮:一座現(xiàn)代化別墅映入眼簾。如果沒有軍旗招展,“扎根哨所”的大幅標語,你不會想到這是位于大山深處的哨所。在這里,筆者不僅親身感受到了哨所官兵身處大山、心系大山、愛崗敬業(yè)的精神風貌,更為哨所官兵與自然、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音符所感染?,F(xiàn)采擷其中的幾個“片段”,以饗讀者。
潺潺小溪一涼亭
幾年前,哨所周圍還是一片積水的荒灘,雨季泄不了山洪,旱季潤澤不了大地。為了改善環(huán)境,幾代哨所官兵下灘挖泥清淤,上山打石筑堤,因勢開渠引水,光穿壞的膠鞋就裝了一籮筐,鐵鍬、鎬頭用壞了幾十把……憑著“燕子壘窩”的精神,精心筑建了呈階梯狀的小溪瀑布群,利用廢料建造了典雅的涼亭,搭建了別致的鐵拱橋……
如今來到哨所,恍如世外桃源的感覺。目及之處,有山間噴泉、有小橋流水、有亭臺樓閣、有山花爛漫。好似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又像一首雋永的田園詩……
曾經(jīng)多次來過哨所的將軍說:“以前哨所的條件我知道,現(xiàn)在建的這么好,確實體現(xiàn)了黨委一班人把‘官兵至上、基層第一’落實到了實際行動上。”
落戶哨所的小白鴿
哨所的美,不僅美在環(huán)境,也美在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8年前的一個嚴冬,雪沒命地下,白毛風刮得直響。一天晚飯時,哨兵發(fā)現(xiàn)一對野鴿子在哨所飛來轉(zhuǎn)去。兩個小家伙肯定是餓壞了。大家拿來饅頭渣、米飯粒喂它們,剛開始野鴿還有些害怕,躲來躲去,待戰(zhàn)士們走后就饑不擇食地啄了起來。一連幾天,每到“飯點”它們都不請自來。就這樣,這對患難“夫妻”蹭吃蹭喝了一冬天,再也不愿意走了。后來,哨兵干脆在房前給它們安了個窩,可能是厭倦了飄泊的生活,它們開始在這里繁衍生息,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家庭成員也逐漸多了起來,現(xiàn)在已發(fā)展到50多只。
木雕也懂戰(zhàn)士的心
在“哨所根雕室”,50多件根雕作品,最令哨兵感到自豪。
哨長鄒吉旺介紹說,每到周末,哨所戰(zhàn)士都會鉆進山林挖野菜、撿蘑菇豐富餐桌。一次,一個戰(zhàn)士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塊似形非形的朽木,后經(jīng)大家簡單地刀刻、打磨修整一番,竟化腐朽為神奇,成了一件工藝品。此后,哨所戰(zhàn)士就掀起了根雕熱,還拜了駐地的老藝人為師。巡邏路上,大家常把一些好看的樹根帶回來,閑暇之余就“鼓搗鼓搗”。就這樣,一件件根雕作品由粗到細,越做越精,越積越多?,F(xiàn)在,來哨所的人,最先注意的是根雕,看得最久的也是根雕,對這些出自握槍的手、充滿藝術(shù)氣息、被賦予靈性的作品嘖嘖稱嘆。
哨所官兵說,根雕是有生命的,它飽含了每個戰(zhàn)士的親情、友情、報國情……情同手足的“狗”戰(zhàn)友
在哨所,至今還流傳著“義犬救主”的感人故事。
三年前,安徽籍戰(zhàn)士龔永洪帶著軍犬“戰(zhàn)鷹”巡邏,遇到了暴風雪。走著走著,他腳下一滑,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他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正躺在倉庫衛(wèi)生所里。原來,龔永洪不小心掉進了雪窩子,頭磕在了一個樹樁上,當時昏了過去。“戰(zhàn)鷹”好似懂主人的心思,馬上跑回哨所,咬著哨長的衣服就往外拽……當戰(zhàn)友們奔到雪窩子時,龔永洪已經(jīng)臉色青紫,晚來一會后果不堪設想?!笆悄憔攘宋摇?,康復的龔永洪抱著“戰(zhàn)鷹”,眼淚撲撲地直往下掉,還特意和“戰(zhàn)鷹”照了張合影珍藏起來。直到現(xiàn)在,大家講起“戰(zhàn)鷹”的故事,還唏噓不已,顯得異常的興奮和激動。
石刻永留戰(zhàn)士的情
在哨所,還有一個必須去的地方,那就是“銘志碑林”。
說起碑林,還有一段歷史。1993年底,哨長劉洪濤就要退伍了。臨走的前幾天。他偷偷地跑到山上,在一塊大石頭上深深地刻下了—個“家”字,把它安放在哨位旁。從此后,每茬老兵臨走時,都舉行一個特殊的告別儀式,那就是把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刻在石頭上,珍藏在大山里。10多年來,這一獨特的做法雷打不動,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哨所的官兵……
走近碑林,放眼望去,山石形態(tài)各異,有大有小,或立或倒,錯落有致地掩映在青山碧水之中。10多年來,走了50多個兵,也就有了50多塊石頭。每一個石刻都是戰(zhàn)士奉獻的足跡,每一句感言悟語都是官兵的鏗鏘誓言。
倉庫孫永富政委對筆者講,這碑林已成為倉庫和駐地學校的教育基地,每年都要組織大家到這里搞活動,激勵大家秉承傳統(tǒng)愛崗奉獻,深山哨所續(xù)寫輝煌……
詩寓情,詩言志。幾天的朝夕相處,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一思一念,已成為永遠揮之不去的記憶。采訪結(jié)束的時候,筆者作了一首小詩,以此奉獻給那些扎根山溝、獻身邊防的戰(zhàn)友們:
哨兵是山中的一棵小草。
挺直腰桿沖出地面是他的風骨;
哨兵是山中的一朵小花,
放開眼界盡情開放是他的風范;
哨兵是山間的一條小溪,
邁開步伐奔涌向前是他的性格,
哨兵是一座責任的豐碑,
無怨、無悔、無愧是他永恒不變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