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碰到太子李治,是她政治生涯的真正開始。這一碰,它不是一般的男女接觸,本身在歷史上就是一記轟雷。
那個時候,武則天的身份是皇帝唐太宗的才人,就是說她是唐太宗的女人,對于李治來說,她是庶母。當(dāng)時唐太宗正病得厲害,就讓太子李治到床前來陪他,就在這個時候,李治與武才人一見傾心。這個出場,在歷史上是很震動的一個場面。
有一種觀點認(rèn)為,武則天是有心機的人,因為她一直在尋找機會,這個今后的皇帝太子李治是一個機會,所以她會主動暗送秋波,以一種長姐似的關(guān)懷,把年輕的太子給俘虜了。還有一種觀點認(rèn)為,李治因為從小就死了媽,太宗這些年來治理國家也很忙,這個年輕的庶母居然那么地溫柔,使李治又有一種主動的行動。還有一點咱們也不能忽略,武則天長得還是很漂亮,是那個時代標(biāo)準(zhǔn)的美人。從郭沫若到胡戟這一些人都認(rèn)為,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像就是武則天的一個寫真,就是按照她的那個模樣做出來的。
武則天做過唐太宗的才人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后來在唐高宗立武則天做皇后的詔書中,就直面地回答這個問題:我承認(rèn)這個武皇后是先帝的才人,但是,是先帝賜給我的,并不是有什么“穢亂春宮”的問題。不管怎么說吧,這兩個人在唐太宗晚年的時候,就埋下了感情的種子。
唐太宗去世之后,按照唐朝的規(guī)定,武則天被派到了感業(yè)寺做尼姑。對于一般的宮廷女性來說,如果到了尼姑庵里面做尼姑,有可能就是青燈梵鐘,了此余生。武則天能這么甘心嗎?她知道,高宗在太宗去世滿周年的時候,一定會來行香。這給了她很大的信心,才能夠堅持下來。她在尼姑庵里寫詩,其中有一首收錄在《全唐詩》當(dāng)中,名字叫做《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就是說,這一年,我天天在哭,我在想高宗,你不相信我怎么想你嗎?我整個裙子是濕了又濕,濕了又濕,我都舍不得洗掉;為你流的眼淚,至今還鎖在我的箱子里啊。
永徽元年5月26日這一天,是唐太宗的周年忌日,按照唐朝的禮儀制度的規(guī)定,當(dāng)老皇帝去世一周年的時候,新皇帝要帶領(lǐng)群臣和后宮的嬪妃,一起去皇家的寺廟里面,給皇帝來行香祭祀。
在貞觀末年,武則天對李治的這種吸引,不是一般的吸引,否則身為帝王,后宮佳麗三千,他怎么可能想起一個關(guān)系不大的人,一年以后還想起她來呢?我想是武則天已經(jīng)對他吸引得太深了。所以才會有《唐會要》上面的一段記載,說“上因忌日行香見之,武氏泣,上亦潸然”。兩個人是面對面潸然淚下,那叫一個情意綿綿。對于武則天來說,這是唯一的一次機會了。武則天采取的措施是哭,一見面不說別的,我上來先把你的心給你哭碎了。
武則天太了解李治了,李治是歷史上著名的會哭的皇帝。所以這一哭,就會勾起他這一年多來,壓在心里的很多的情感,所以他再也逃不脫武則天布下的這種感情之網(wǎng)。武則天已經(jīng)是二十五六的年齡,已經(jīng)很成熟了,她對李治的把握是非常有信心的。
經(jīng)過這么一番激情的表演之后,李治沒有把武則天從感業(yè)寺里給帶走。在李治的心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名不正則言不順。武則天也有擔(dān)心??墒沁@一天很快就到來了,因為很快就有人從宮中給她送來一個消息,說皇后王氏讓你偷偷地把頭發(fā)先蓄起來。這就奇怪了,為什么不是李治下圣旨讓武則天開始蓄發(fā),而是王皇后找人送信讓她蓄發(fā)呢?高宗從感業(yè)寺回來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面,表現(xiàn)得悶悶不樂,整天若有所思,失魂落魄的樣子,高宗在皇后的追問下就說,還記得我們?nèi)ジ袠I(yè)寺,我們在那里碰到了武才人,我心里現(xiàn)在惦記著她,可是很難想辦法,要她回來,應(yīng)該怎么辦呢?可是他沒有想到皇后那么痛快,皇后說這個事兒你不要擔(dān)心了,我來給你辦理,我肯定把她給你接回來。
王皇后腦子是不是進(jìn)水了,把皇帝身邊這樣一個來路不明的所謂情人,接到自己身邊來,成為將來和自己爭寵的一個人?
王皇后有她現(xiàn)實的目的,當(dāng)時在宮中有一個蕭淑妃,明顯地比皇后更得高宗的寵,更根本的一個原因,王皇后這些年以來沒有為李治生下個一男半女,而蕭淑妃為高宗生下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李素節(jié)。素節(jié)生下來不久,高宗就立他為雍王。按照慣例雍王這個封號,一般是不封給嬪妃所生的兒子的,除了太子之外,雍王是諸王當(dāng)中地位最高的。所以那個時候皇后感到自己的地位有些威脅了,正好又碰上高宗這一段時間悶悶不樂,所以皇后就想到了一招她自認(rèn)為的妙棋,就是想辦法讓高宗把武則天接進(jìn)宮來,這樣就能夠讓高宗的心思轉(zhuǎn)移到這個成天日思夜想的女人身上來,把蕭淑妃忘到一邊去。
對李治來說當(dāng)然是喜出望外,正中下懷。在王皇后的安排下,大概在永徽元年的年底,或者永徽二年年初的時候,武則天就秘密回到了宮中,而且就在前后,武則天已經(jīng)為李治懷上了身孕。這一年武則天剛好28歲,她的人生被分成兩個十四年,第一個十四年是進(jìn)到了唐太宗的后宮,后十四年的時間,等待著再次回到皇宮。王皇后和武則天真的叫各懷心事,結(jié)果是陰差陽錯,一拍即合。
武則天剛進(jìn)宮的這段時間,看史書上記載,經(jīng)常說她“卑辭屈體”,見到皇后一定會打招呼,一定是特別地客氣,非常地恭敬。所以正是因為這樣,她很快就贏得了皇后,也贏得了皇帝對她的歡心,很快武則天就有了自己的合法的身份了,被唐高宗封為昭儀。而且武則天為高宗懷了身孕,這個事情對武則天的命運來說,是更加地關(guān)鍵。
對于高宗李治來說,那一段在太宗病榻前面的私情非常深,跟太宗給他賜的婚,娶的蕭淑妃是不太一樣的,更重要的,武則天的經(jīng)歷那是歷盡滄桑,而且在尼姑庵里面呆了一年多,修煉氣質(zhì),那種豐富的情感閱歷會很快地戰(zhàn)勝蕭淑妃,捕捉住高宗的。這也再次證明高宗有戀母情結(jié),武則天看來是后宮當(dāng)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嬪妃,可是恰恰因為武則天成熟,蕭淑妃青澀,所以蕭淑妃敗下陣來。蕭淑妃還敗在一個問題上,皇后是支持武則天的。
這個時候的武則天,基本上已經(jīng)傲視群芳了,在后宮當(dāng)中,她是王皇后之下,所有人之上。王皇后這個人恐怕不太聰明。但是也不能說王皇后一點沒有考慮,她應(yīng)該說分析過武則天的背景和可能帶來的危險,但是她認(rèn)為武則天不太可能。在當(dāng)時那個政治環(huán)境下,能夠取代皇后的這些人,都是出自貴族家庭,武則天的門第不夠。再說,武則天有一個嚴(yán)重的問題,你曾經(jīng)是先皇的才人,你有一個歷史的包袱在那里,高宗能夠把這個改變嗎?所以王皇后不太擔(dān)心武則天會繼續(xù)往前走,威脅到自己。
但是王皇后也不想想,武則天是在李治做太子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勾引李治了,這么樣一個人,她怎么就不警惕一點呢,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干得出來的,你如果是按照常理來替武則天安排她今后的道路,那一定是大錯特錯了。
王皇后沒有警惕,其他人也同樣沒有警惕嗎?不,當(dāng)時的輔佐班子,包括長孫無忌、褚遂良,包括皇后的舅舅柳氏,還有宰相韓瑗、來際這一批人都是站在皇后這一邊的,是維護(hù)皇后所代表的關(guān)隴貴族集團(tuán)利益的這么一個政權(quán)班底,這個班底當(dāng)?shù)弥鋭t天懷有身孕的時候,這些人開始警惕起來了。永徽三年的七月份,也就是武則天肚子里的孩子還有不到半年時間就要出生的時候,他們就把高宗的長子陳王李忠匆匆忙忙地立為太子,防止將來武則天或者蕭淑妃爭奪皇后的位置。
因為外朝大臣的攔截,不可能深入到皇帝的內(nèi)宮去,所以武則天在這一段時間里面,在感情上,把高宗拉得越來越近。那段時間連連地為高宗在生孩子,永徽三年的十月,武則天為高宗生下了長子李弘。實際上自從武則天入宮以后,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她為唐高宗生下四男二女,占唐高宗所有十二個子女當(dāng)中的一半,而且自從武則天入宮以后,唐高宗沒有再和任何嬪妃有過生育的記錄,可見武則天在后宮的專寵到了壟斷的地步。
(摘自《文化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