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年間梁武帝尊奉佛教,全國大肆興建寺院廟宇,學佛參禪的人不計其數。在諸多寺院中以金山寺尤為著名,每年上至皇帝宰相,下至販夫走卒都來拜佛聽經,進貢香火。但這佛門圣地一夜之間卻發(fā)生了一件慘案,金山寺的主持方丈弘法大師暴死在禪房中。之所以說暴死,是因為弘法平日身體康健、毫無宿疾,而且正當盛年,突然就這么莫名其妙地身亡。
太守李焉接報大驚,在自己管轄境內竟然發(fā)生了這種事,要讓皇帝知道了,不但官職難保,恐怕連一家老小的性命都得搭上。唯一補救的機會就是查明真相,給朝廷一個交代。可是仵作和大夫檢查尸體的結論卻是死因不明,因為尸體全身上下一點傷痕都沒有,也不像是中毒。一些僧侶和差役便議論這是惡鬼作祟,勾走了方丈的魂魄。李焉硬著頭皮把惡鬼索命的猜測上報朝廷,又讓全寺一百零八名高僧念了七七四十九天金剛伏魔咒,驅除邪氣。幸好梁武帝迷信,倒沒有怎么追究,只命將弘法風光大葬了事。
不料事情還沒有了結,一個月后,剛接替弘法任寺院方丈的弘明又死在了禪房里。死法和弘法一模一樣。李焉又驚又怒,派出幾百名州兵團團圍住金山寺,不讓一個僧人走脫,又對平日服侍方丈飲食起居的小沙彌逐一審問,依舊一無所獲。李焉縱然滿腹疑竇,也無法可施,只好派三十名衙差日夜守護第三任方丈弘智,不讓任何人單獨接近弘智,弘智每天的飲食也先經過檢查,確保無毒后才讓弘智食用。
李焉心想這樣即使有人想謀害方丈也無從下手了吧?除非這個世上真有可以隱形的鬼神。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再發(fā)生了,弘智方丈也死了。他死的時候禪房外被三十個衙差圍成鐵桶一般。
金山寺三月內連死三名僧人,而且都是地位最崇高的主持方丈,令梁武帝大為震怒,他立刻將李焉削職查辦,任命手下最精明的親信、戶部侍郎蔡京為欽差大臣,限期兩個月破案。蔡京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來寺中長老詢問:“三位橫死的方丈生前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比如起居習慣、嗜好、隨身物件等等……”
幾位長老略一思索,紛紛搖頭答道:“去世的三位師兄性格不同,弘法性格沉靜,閑時喜歡靜坐研讀經文;弘明則大方爽朗,愛與弟子一起登山涉水,觀賞風物;弘智則亦動亦靜,靜時寫詩作畫,但若碰上貴賓光臨敝寺,多數由他招待,只因弘智有口才、人緣好?!?/p>
“那隨身物件呢?三位方丈逝世時,身上有什么物件是相同的?”
一老僧皺眉答道:“若說相同的物件,那就只有念珠和袈裟了。本寺方丈所用念珠和袈裟自前朝開始便代代相傳,相當于方丈的信物。三位師兄去世時,身上都穿戴著同樣一串念珠、同樣一件袈裟?!?/p>
蔡京點了點頭,又問:“那歷任方丈是由前一任指定呢,還是共同推舉?”
“本來是由前任指定,但三位師兄都是突然逝世,所以新任方丈由眾僧推舉,根據德操、輩分、修為來推薦評定。”
蔡京將三人用過的念珠和袈裟仔細檢查了一遍,還是留下了三十名衙差保護第四任方丈弘生,打道回府了。
地方官員都以為欽差大臣一定會大刀闊斧、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徹查這件奇案,全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聽候調遣。誰知蔡京此后每天只是大張筵席,吃喝玩樂,好像并沒有把查案放在心上。眼看離皇帝定下的期限越來越近,蔡京還是鎮(zhèn)定自若,下面的人都為他捏了一把冷汗??墒钦f來也怪,弘生接任方丈以后一直平安無事。那些以為金山寺鬧鬼的信徒不再擔心,又陸陸續(xù)續(xù)地進山拜佛了。
一日蔡京正在與百官飲宴,眾人正喝到興致高昂的時候,蔡京突然收起笑容,大喝道:“帶犯人!”
眾官相顧錯愕的時候,捕快已經押著一個僧人進來了,眾人一看這僧人更是驚訝,原來這僧人竟是金山寺的方丈弘生大師。
原來蔡京到任的第一天便已將案情理出了頭緒:兇手用同樣的手法連續(xù)害死三任方丈,顯然不是出于私人恩怨。金山寺方丈地位尊崇,可以調動大量金錢人力,這才是兇手的目標。因為新一任方丈由眾僧推舉產生,所以兇手一定是寺中一位德操、修為、輩分俱高的僧人。弘智在嚴密的保護下仍然被害,而被害的三人性格、習慣、愛好和居所又各不相同,那么兇手殺人過程必然是通過受害者身上的物件來實施。三人被害時唯一的相同點就是都穿戴著方丈所用的念珠和袈裟。蔡京檢查念珠時發(fā)現幾顆珠子上有針刺一般的小孔,那時便已斷定殺人的兇器便是這串念珠。只是還不知道真兇是誰,便故意縱情酒筵,讓兇手放松警惕,暗中卻派人混入金山寺,監(jiān)視幾名輩分高、最有可能成為方丈的僧人。
弘生繼任后一直平安無事,嫌疑便已越來越重,只是蔡京一直沒有證據,不能貿然緝拿。弘生老奸巨猾,殺害三個師兄時為了讓自己完全沒有嫌疑,指派大徒弟圓覺動手。圓覺將弘法的念珠偷偷掉包,換成了一串由雞母珠做成的念珠。雞母珠是一種劇毒植物的種子,外殼較硬,不易損壞。但是一旦被刮傷或損壞,便會釋放出劇毒氣味,人只要嗅上一點就會中毒而死。弘法被害那個晚上,圓覺在弘法禪房附近放出一些名叫刺蚺的小蟲,刺蚺晝伏夜出、喜吸食雞母珠的汁液,尖針一樣的口器能輕易刺破雞母珠堅硬的外殼。刺蚺聞到雞母珠的味道,飛入禪房刺破弘法身上的雞母珠,放出珠內的毒氣毒死了弘法。被刺破的雞母珠排光了毒氣,變成一顆普通的珠子。刺蚺總是雌雄一對生活,圓覺殺人時只放出雄蟲,雄蟲吸完雞母珠的汁液,又飛回圓覺處與母蟲相聚。因為雞母珠產自天竺,在中原極為少見,所以驗尸的大夫無法辨識毒性。
弘法死后,這串殺人念珠便傳到下一任方丈手里,成為神不知鬼不覺的行兇利器。除了弘生,沒有繼任者知道念珠含有劇毒,只要雞母珠沒有被刺蚺全部刺破吸食,圓覺便能用它一直害人。
弘生坐穩(wěn)了方丈的寶座,見蔡京耽于飲宴、疏于查案,便想趁機殺了圓覺滅口,永絕后患。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正當弘生準備暗害圓覺的時候,被蔡京逮個正著。
圓覺死里逃生,幡然悔悟,將一切如實招供。眾官這才明白這件殺人奇案的來龍去脈。一名官員忍不住問蔡京:“大人,若是違了皇上的期限或者弘生沒有指派圓覺、而是一人作惡,這件懸案豈不是永遠不能水落石出?”
蔡京哈哈大笑:“這就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像弘生這樣的人,為了當上方丈,迫不及待地連續(xù)殺人,就算沒有圓覺,事后他也一定急于銷毀罪證。再說誰愿意整天戴著一串劇毒念珠???說到憂心如焚,他比我還厲害??!”
哄堂大笑聲中,弘生無力地垂下了腦袋。
(責編:惠子chlh2008@126.com)